缔冠期刊网

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6-08

朱 冰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 抗生素的更新换代提高了细菌耐药性,细菌适应了抗生素,根据患者感染部位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抗生素尤为重要。该院根据近年来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经验分析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救治中的临床疗效,由此证实了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提高了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救治中的应用难度,需谨慎辨别患者受感染部位的诱因,选择针对性治疗的抗生素对患者感染部位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抗生素;急诊外伤救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0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191-02

[作者简介] 朱冰(1970.2-),男,安徽马鞍山人,在职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外科。

急诊外伤有别于临床一般性外伤,因而使用抗生素具有特殊性。该院根据多年来急诊外伤救治中应用抗生素的经验与治疗效果展开探讨,分析抗生素的应用特点及注意事项等,研究抗生素在急诊外科救治中应如何根据患者感染部位选择适应的类型,现报道如下。

1 分析急诊外科患者伤口病原菌的特点

患者病症特点有别于一般损伤,该损伤具有开放性,据观察,患者伤口处有污染物附着,如砂砾、布屑及泥土等,伤口已出现细菌感染,临床诊断患者伤口,确证伤口感染起初主要以厌氧性梭行芽孢杆菌为主。患者伤口处皮肤、肌肉组织的供氧与血液循环能力均无过大影响,虽然制约了厌氧细菌在伤口处滋生与繁殖,但为需氧细菌提供获利条件,进而大量繁殖[1]。通常,患者受伤3~5 d,伤口处因需氧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上口出现化脓,从而受感染,增加细菌量,此阶段伤口主要受化脓性球菌侵害,伤口化脓速度随球菌繁殖数量增加而加快。当伤口已持续2~3周,腐败性杆菌的出现将与化脓性球菌形成混合式伤口感染,提高伤口受细菌侵害的程度。据有关文献报道[2],患者感染后期,伤口处细菌主要以大肠杆菌为主,大肠杆菌属于急诊外伤诊断中较为常见的细菌。据急诊外科证实,细菌因其滋生与繁殖受季节变化与温度有关,因而不同季节,伤口感染的细菌表现不同,如夏季尤以肠道细菌为主,冬季尤以葡萄球菌为主。

因近年来抗生素的更新速率较快,且细菌耐药性增强,从而加大了急症外伤治疗的难度,因此,为正确选择抗生素的种类,获取预期治疗效果,需做好两点:①正确判断患者伤口细菌种类。②全面了解伤口处细菌滋生与繁殖的特点。

2 辨别急诊外伤感染的诱因

据临床诊断经验,急诊外伤以一般损伤为主,其伤口感染受3方面因素共同影响,①伤口感染时间。②受伤后机体状况。③伤口自身因素。

伤口感染时间:患者受伤后,伤口一旦出现细菌污染,通常于受污染持续8 h后,伤口处细菌开始大量滋生与繁殖并制造毒素,毒素于较短时间内侵入受伤组织,从而加速伤口感染进度[3]。另外,伤口处如有局部皮肤、肌肉组织因血液循环不正常可提高细菌侵害机率,往往在受伤5 h以内出现感染。

受伤后机体状况:患者因受伤,情绪较为不稳定,生理功能紊乱,使血容量出现不足,免疫力开始下降,此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大大提高伤口处细菌滋生与繁殖的速率[4]。

伤口自身因素:伤口处诸多因素均能加速感染进度,例如因伤口处血管出现栓塞,皮肤、肌肉组织开始水肿,且因伤口处附着污染物,加重水肿程度。再如,伤口处包扎过紧,致使皮肤、肌肉组织血液循环受阻,降低伤口处抵制细菌污染的能力,从而提高细菌感染[5]。此外,因伤口处血液循环已受阻,失活皮肤、肌肉组织成为利于细菌滋生与繁殖的极佳环境,致使细菌大量滋生、繁殖,伤口因而出现感染[6]。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外伤治疗中,120例患者因伤口包扎过紧而出现感染有37例,究其原因,伤口处失活皮肤、肌肉组织未及时彻底清除是罪魁祸首,导致伤口感染。因此,可见伤口初诊及清创处理是急诊外伤治疗中首要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3 抗生素应用中的选择性

3.1 分析使用原则

急诊外伤治疗,需根据患者伤口处病原菌的种类具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宜的抗生素实施治疗,这是急诊外伤使用抗生素的核心原则[7]。通常于离体状况下测定患者伤口处细菌种类与敏感度,受离体条件限制致使未能彻底测定患者体内对细菌毒素的敏感程度,因而加大抗生素临床应用的难度。其中,幼儿与中老年人患者的治疗往往属于抗生素难应用人群,因幼儿与中老年人体内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于其他年龄层次人较低,加之体内血浆清蛋白水平低,从而导致机体结合药物能力相对薄弱。临床治疗中,即使根据幼儿、中老年人自身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抗生素也将难以获取预期治疗效果,这与患者机体结合药物能力具有直接关联。因此,可见抗生素使用需尤为谨慎,具有针对性应用是避免损害其他脏器的有力手段。

3.2 分析患者具体情况

抗生素的使用以患者具体情况为前提,使用前谨慎判断患者伤口处病原菌种类,同时根据患者是局部感染或周身感染确定抗生素类型,尽可能获取预期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如患者属于周身感染,通常选择杀菌型抗生素应对,该类型抗生素具有显著控制感染的特点,应用效果极佳[8]。该院急诊外科常采取支持性治疗,加强患者全身同步治疗以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使药物充分挥发效力,提高药物效率。

3.3 选择因感染部位不同而不同

急诊外伤感染常表现为3种类型,①体外细菌感染。②体内细菌毒素感染。③邻近受伤部位体表细菌残存。治疗需针对不同感染状况选择不同抗生素,经对感染部位的致病菌进行测定后,具有选择性的应用抗生素可提高彻底治疗的机率,对患者治疗具有临床意义[9]。例如,若患者感染部位为腿、腹腔,则感染处多为厌氧菌、肠道菌;若患者感染部位为局部皮肤或皮下肌肉组织,则极有可能为链球菌与葡萄球菌,均属于常驻菌,常滋生于皮肤内。

3.4 辨别病原菌类型

通常取患者受伤部位的污染物、血液及伤口分泌物进行检验,判断病原菌种类,从而为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尽可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10]。通常,于检测结果尚未出来前根据患者受伤处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为下一步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奠定基础。经检测辨别伤口处病原菌种类,若病原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需判断伤口处分泌物的性质与固有形状结合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宜的抗生素,达到治疗目的[11]。再如,伤口感染以绿脓杆菌为主,伤口分泌物常会导致敷药染为绿色,致使患者伤口出现渗液,夜色为绿色,正确辨别伤口处病原菌,选之适宜抗生素。

综上所述,目前,抗生素的种类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呈现于多元化,拓宽了急诊外伤抗生素的应用空间,但也是提高伤口病原菌耐药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急诊外科应用抗生素需做到两点:①针对性。②适宜性。将两点合理的相结合,根据患者感染部位具有针对性的选取与之相适应的抗生素,是获取预期治疗效果的最佳手段[12]。该院结合急诊外伤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旨在倡导各医院急诊外科使用抗生素时秉承针对性与适应性,为患者伤口治疗提高高效性及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黄明.急诊外伤患者伤口病原菌的特点分析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2(10):102-103.

[2] 秦立.对急诊外伤大肠杆菌的分析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5(14):147-148.

[3] 陈维力.对急诊外科伤口受感染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5(12):145-146.

[4] 徐腾达,覃丽媛.临床治疗中抗生素使用原则[J].中国现代医学,2010, 12(10):147-148.

[5] 肖伟.探讨抗生素的应用[J].中国中医远程教育,2010,8(14):125-126.

[6] 李卫华.对抗生素使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2010,3(12):120-121.

[7] 周涛.探讨抗生素在外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5(13):10106.

[8] 陈抒怡.抗生素在急诊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2010,6(1):101-102.

[9] 范小鸥.120例急诊外科患者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5(10):128-129.

[10] Page Cp, Bohnen JMA, Fletcher JR. et al.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for surgicalwounds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care[J].Arch Surg 2010,5(14):107-108.

[11] Kaiser AB.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in surgery[J].N Engl JMed,2010,5(17):108-109.

[12] CainzosMA,Antibiotic.prophylaxis[J].NewHorizons.2010,6(12):123-124.

(收稿日期:2014-03-2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