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临床探析

2022-06-08

祖红旭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的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47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探讨。 结果 该研究中,38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出院,8例死亡,治疗有效率83.05%;其中休克是造成重度、特重度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吸入性损伤、脓毒症及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临床治疗重度、特重度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致死因素主要包括休克、吸入性损伤、脓毒症及器官功能衰竭,治疗关键在于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同时及早采取烧伤治疗措施,实施早期创面治疗以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重度;特重度烧伤;呼吸道烧伤;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04-02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研究显示,对于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早期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出现明显改善[1]。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0年8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7例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提供可靠的证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的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47例,32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61岁,平均年龄为(31.5±11.7)岁,其中包括31例重度烧伤,16例特重度烧伤,所哟患者均符合临床吸入性烧伤诊断标准。入院检查结果表明,本次研究中包括22例热蒸汽烧伤,13例热液烧伤及12例热金属烧伤,烧伤面积分布为30%~77%,平均43.5%。

1.2 治疗方法

1.2.1 全身治疗 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其补液、低血容量纠正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烧伤面积进行输液比例计算。对于出现休克症状的患者,在抗休克期间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对输液成分和速度进行调整。

1.2.2 创面处理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重度烧伤患者,降低全身性感染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实施早期切痂,并进行削痂植皮。该研究中,采用湿润烧伤膏对患者创面进行治疗,并实施MEBT治疗方案,以实现生理性愈合。

1.2.3 呼吸道烧伤治疗 临床研究证明,呼吸道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并及时清除坏死、脱落的黏膜组织,避免发生肺部感染。该研究中,47例患者均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湿润烧伤膏及MEBT对创面进行治疗,减少体液蒸发,减轻再灌注损伤,同时给予患者氧自由基清除药物,以降低组织细胞受到的氧自由基的侵害。同时,给予患者高渗液以改善组织细胞水肿症状。其中13例患者为中度呼吸道烧伤,入院6 h内行气管插管,34例为轻度呼吸道烧伤,实施综合治疗,具体如下:①呼吸道清洗:呼吸道烧伤患者由于呼吸道粘膜受到严重损害,易发生炎症,导致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呼吸道粘膜受损,易引起粘膜脱落、坏死,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应及时进行吸痰并对坏死组织进行清理。该次研究中,给予患者8万U硫酸庆大霉素混合10 mL 0.9%生理盐水、5 mg地塞米松进行呼吸道清洗,每2 h一次,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②吸氧:由于患者的呼吸道发生损伤,易造成机体出现程度不同的缺氧症状,给予患者6 L/min鼻管给氧,浓度控制在40%左右;③保持呼吸道湿润:研究显示,正常情况下空气湿度远低于人体肺泡湿度,患者发生呼吸道烧伤后,由于无法有效对空气进行加湿,易造成呼吸道干燥,因此给予患者药物雾化吸入,并根据患者呼吸道烧伤创面的细菌培养结果对药物种类进行调整。若患者存在严重呼吸道水肿症状,可给予其地塞米松磷酸钠及α-糜蛋白酶注射液,并适当对地塞米松磷酸钠剂量进行调整,以使痰液稀释,改善气道湿度,便于患者排痰以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1.2.4 变换体位 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由于存在剧烈疼痛或取平卧位,多存在有效通气量减少现象,因此应对患者的体位进行适当调整,鼓励患者咳嗽帮助排痰。

1.2.5 支气管痉挛预防 给予患者0.125 mg氨苯碱注射液+20 mL 25%葡萄糖液进行静脉滴注,每隔12 h一次,促使患者呼吸平稳,避免发生支气管痉挛引起呼吸困难。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47例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39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并出院,8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死亡原因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次研究中,休克为患者致死的首要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入院时间较晚,烧伤面积较大且在入院前未实施有效补液治疗。

3 讨论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具有较高的临床致死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显示,对于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其早期治疗方案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探讨如何有效的对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治疗具有显著地临床意义[2-3]。

研究显示,该类患者早期由于存在缺氧现象,机体长生大量氧自由基,促进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内皮素的分泌,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机体大量渗出液体,造成患者循环血容量不足,因此患者多伴随有低血容量休克表现[4]。该次研究,47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休克症状,因此及早实施烧伤性休克治疗是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调查显示,烧伤性休克是临床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该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补液和低血容量纠正治疗以对休克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同时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液体复苏进行调整,并适当给予患者鼻管给氧以帮助患者度过休克期,结果表明,42例患者的休克症状均顺利缓解,其中5例患者由于入院时间较晚,且入院前未得到有效的补液治疗,同时由于患者烧伤面积较大其低血容量休克症状较为严重,抢救失败死于烧伤性休克。其中,休克致死率为62.5%,远高于其他致死原因,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全身严重烧伤,导致体液大量丧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该次研究建议,对于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应及早给予患者补液治疗,缓解休克症状,为临床抢救赢得时间。

由于人体面颈部存在较为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烧伤后易出现水肿对气道造成压迫,特别是在烧伤6 h后,患者处于渗出期,气道压迫的发生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合并呼吸道烧伤,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存在炎症和局部渗出,易发生气道黏膜水肿引起呼吸不畅。若此时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道黏膜坏死脱落,则会造成气道阻塞,影响通气功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因此,对于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其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该次研究包括13例中度呼吸道烧伤及34例轻度呼吸道烧伤,其中中度呼吸道烧伤患者于入院6 h内实施气管插管,轻度呼吸道烧伤患者行综合性治疗措施,通过给予患者呼吸道清洁、吸氧及呼吸道湿化治疗,患者的通气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者由于未及时实施气管插管引起严重组织缺氧死于吸入性损伤。因此本次研究建议,对于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应对患者的呼吸、心跳及脉搏状况进行严密观察,必要时应及时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改善通气情况。同时对于未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按时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避免发生呼吸道阻塞。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予患者药物雾化吸入时,应根据患者呼吸道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对抗生素种类进行调整。研究显示,烧伤患者创面多为多菌种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7]。该次研究中,采用静脉滴注氨基苷类抗生素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患者进行全身性抗感染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细菌学复查结果对用药进行调整。研究显示,多数烧伤患者在实施创面修复之前,均伴随有程度不同的体温升高现象,建议在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及早停药,避免待患者恢复正常体温后停药造成机体菌群失调或引发二重感染[8]。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重度、特重度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同时及早采取烧伤治疗措施,实施早期创面治疗以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玉. 暴露疗法治疗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新体会[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 7(3Z): 283-284.

[2] 丛威. 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3): 120.

[3] 古春伟,季娣,赵计国. 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度呼吸道烧伤40例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09, 6(22): 63-64.

[4] 赵淑婷,钟晓旻. 营养平衡护理方法成功救治特重度烧伤婴儿60例[J]. 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11): 142-144.

[5] 周滇,侯祚琼,章宏伟,等. 特重度烧伤合并腹腔内高压对呼吸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2): 81-84.

[6] 曲应伟. 32例老年人重度特重度烧伤的救治经验[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5): 115-116.

[7] 吴海霞,顾在秋,黄崇根,等. 特重度烧伤后期并发高钙血症五例[J]. 中华烧伤杂志,2011, 27(5): 391.

[8] 毕所峰,韩焱福,牛广新,等. 孪生异体皮肤移植治愈特重度烧伤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 5(6): 59-60.

(收稿日期:2014-05-1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