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分析

2022-06-08

舒新友

珠海市红旗医院药剂科,广东珠海 519090

[摘要] 目的 分析丁胺卡那霉素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最后分析此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 结果 给药后0.5 h,丁胺卡那霉素血清药物浓度达峰值,保持逐渐降低趋势,血药浓度在0.5 h最高,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VC、t l/2 (h)、A U C等药代动力学指标略,C L则稍下降,变化幅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UN、Cr、Cc、β2-MG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痰菌均转阴性。结论 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肾功能水平,提供最佳的丁胺卡那霉素方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丁胺卡那霉素;临床用药;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076-02

[作者简介] 舒新友(1979.2-),男,江西余干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西药或医院药学方向。

丁胺卡那霉素与其它氨基糖贰类抗生素对比,除毒性较低,具备较强的杀菌力,致病菌对其耐药现象出现率很低为其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革兰氏阴性杆菌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中发挥主体作用。为了防止丁胺卡那霉素对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国内临床治疗中大多采取低剂量一日多次经静脉给药,但是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仍比较高。相关文献报道[1],加大丁胺卡那霉素给药剂量,使给药间隔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了分析丁胺卡那霉素临床合理用药,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对收治的60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实施丁胺卡那霉素大剂量一次给药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1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5±5.66)岁。体重在53~58 kg之间,平均体重为(55.24±2.67) kg。疾病类型:肺炎患者41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9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肾功能衰竭等症状,治疗前2 周无氨基糖贰类抗生素治疗现象。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按10 mg/kg计算剂量,采取微量注射器抽取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生理盐水10 mL,按照计算滴速,给予患者经静脉快速滴注给药,时间为30 min。每间隔24 h 给药1次,疗程一共8 d。每次给药量在515.55~865.33 mg之间,平均给药量为(604.44±20.25)mg。疗程总剂量在3 635.44~6 036.44 mg之间,疗程总剂量平均为(4 645.66±173.55)mg。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使用其它抗生素。

1.2.2 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检测 在首、末次给药完成后的0.5、0.4、8.0、24 h分别经静脉穿刺取血1.5 mL,送至临床药理实验室采取TDX 药物浓度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丁胺卡那霉素浓度,并采取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分别对中央室分布容积(Vc)、药物半衰期 (tl/2 )、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 )等指标进行计算。

1.2.3 肾功能检测 在首次给药前和末次给药后的24 h分别对尿标本和静脉血进行记录和采集,分析送检血肌配(Cr )、尿素氮(BUN)、尿日微球蛋白甲(β2-MG)、24 h内生肌醉清除率(C er )等。

1.2.4 临床观察 在治疗前后,患者分别作痰细菌培养,并进行摄胸片,观察体温变化,对患者主观症状、肌力、听力等情况形成全方位观察。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疗程始末血清丁胺卡那霉素浓度

在给药后0.5 h,丁胺卡那霉素血清药物浓度达峰值,保持逐渐降低趋势,血药浓度在0.5 h最高,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4 h时浓度值均未超过1.40 mg/L,同时点比较, 疗程结束时各时点血药浓度水平较疗程开始时略有升高,每日剂量与药物浓度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对比治疗前后人体药代动力学指标

治疗后的VC、t l / 2 (h)、A U C等药代动力学指标略,C L 则稍下降, 变化幅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

治疗前后的血Bu 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U N、C r 、Cc 、β2-MG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在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体温异常等症状基本消失。在治疗开始前痰中检出5例奈瑟氏球菌、2例肺炎克雷白杆菌、1例溶血性链球菌 ,治疗后痰菌均转阴性。X 线摄片所示肺部炎症阴影完全吸收患者56例,大部分吸收患者4例。患者均无出现听力及肌力下降等药物中毒现象。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大多都是将丁胺卡那霉素每日剂量分次12 h给药,在药间隔期内减少血药浓度,避免出现少药物毒性反应等。相关文献表明[2-4],丁胺卡那霉素对绿脓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显示出了比较显著的杀菌效果,其抗菌后效应与其血药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在血药浓度峰值与致病菌MIC 90 的比值达到10的状态下,其疗效最显著[5]。氨基糖贰类抗生素与病菌接触后,在短时间内会产生高度耐药菌株,并会随着药物脱离接触时间的延长而降低[6]。在治疗开始前大剂量给药,同时使给药间隔时间延长,有利于致病菌的彻底清除,多数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7]。该研究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治疗后痰菌均转阴性,临床治愈率比较高。

目前,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治疗的常用剂量为40 mg/d[8],研究表明,在给药后血药浓度峰值以及AUC 亦达到较高数值水平。但是,24 h时的浓度值均未超过1.40 mg/L,同时点比较, 疗程结束时各时点血药浓度水平较疗程开始略有升高,每日剂量与药物浓度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临床中采取的给药方法对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无明显干扰,导致体内药物蓄积。

相关文献表明[9-10],肾脏毒性损伤的判断标准一般为血Cr 较基础值水平升高44.2 umol/L,本研究中的患者个体血Cr以及BUN的升高并不明显,其中治疗后B U N、Cr、Cc、β2-MG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在治疗开始前痰中检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奈瑟氏球菌共8例,治疗后痰菌均转阴性。X 线摄片所示肺部炎症阴影完全吸收患者56例,大部分吸收患者4例。研究表明,给予肾功能正常患者使用10 mg/(kg·d)的丁胺卡那霉素一次给药方法,患者均耐受,有较为显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无明显药物性肾功能损伤,避免出现耳、神经肌肉接头毒性反应等。综上所述,在胺卡那霉素临床用药中,增强用药的合理性,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费鲜明, 周永列, 邱莲女, 等. 丁胺卡那霉素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J]. 浙江检验医学, 2010, 2(9): 3-8.

[2] 苗雅. 卷曲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在耐药结核治疗中的对比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4(11): 200-201.

[3] 李跃东, 付贵峰. 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疗效[J].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0(16):1786-1788.

[4] 冯国平. 病毒唑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 2011, 27(22): 5675-5676.

[5] 唐跃华, 黄淑君.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硫霉素耐药及泛耐药趋势的监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20(13): 2187-2188.

[6] 刘丽丽, 时爱华, 杨铁成. 复方利多卡因和丁胺卡那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肛周脓肿的作用分析[J]. 青岛医药卫生, 2013, 45(2): 124-125.

[7] 时爱华, 刘东业, 闵丽娜, 等. 肛门周围脓肿术后配用复方利多卡因和丁胺卡那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 30(3): 332-333.

[8] 黄小媛, 曾华, 汤勇才, 等. 丁胺卡那霉素对抗凝剂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血小板的解离作用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5): 714-715.

[9] 苗雅, 聂桂英. 卷曲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在老年耐药结核治疗中的对比观察[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2, 33(6): S5-S7.

(收稿日期:2014-07-1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