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比较

2022-06-08

杨学成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041

[摘要] 目的 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 选取100例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非ST段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段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心肌梗死;ST段抬高;临床特征;非ST段抬高

[中图分类号] R54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074-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心脏疾病,常由于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肌坏死,多见于老年患者,在发作时常伴有胸骨后持续疼痛[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明显延长,AMI发生率也随之显著提升。在我国近些年来,AMI的发生率上升较明显,每年新发50万人以上,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又一大疾病[2]。根据心电图的不同,急性心肌梗死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两种类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100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和诊断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1)ST段抬高:①心电图检查结果相连的两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②持续30 min以上时间胸痛,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③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cTNT)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明显升高。(2)非ST段抬高:①持续胸痛不低于30 min,符合心肌梗死胸痛特征;②cTNI、cTNT异常升高,为正常值的两倍以上;③ST-T衍变时间段,不超过1 d。A组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33~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5.1)岁。B组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4.8)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入院当日每6 h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第2天开始1次/d检查,如有特殊情况如胸痛等发作时,及时进行检查。同时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心肌酶等指标的检查,第1天同样每6 h进行1次检查,第2天开始1次/d。在入院10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患者血管病变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A组患者单支、3支病变率较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支及无异常情况的发生率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验室检查情况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现,CK-MB、cTNT的水平,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基础病情况

两组患者基础病比较发现,糖尿病、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患者,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失常的患者B组远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我国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中,人口老年化逐渐加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日益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中的一种,其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而引起的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心肌的节律性运动维持着人体的血液流动,而心肌坏死过多,会对整个人体血液的流动造成影响,产生严重的后果。多数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各种诱因导致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从而堵塞血管,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4]。在临床上,心肌梗死由于心电图的不同被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研究显示[5],两种类型的发病机制均为斑块脱落使冠状动脉血管堵塞而引起,但两种类型的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却有差异。

在李守凯等[6]人的研究中发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以后,血栓主要以纤维蛋白为主,大量纤维蛋白的聚集导致冠状动脉闭塞,使心肌持续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损伤,引发各种疾病。在临床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ST段明显抬高。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任利辉等人的报道里也有描述[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后主要以血小板聚集为主,属于白色血栓,大量血小板聚集引起冠状动脉的闭塞,使心肌持续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损伤,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临床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以ST段无明显抬高为主要特点。但仅仅靠心电图来区分两种类型的心肌梗死不够明显,也不够严谨,如何区别两种类型的心肌梗死成为重要问题。

Antman EM等[8]人曾对两种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生化指标等方面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比,发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很大区别。首先其发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多数患有糖尿病,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却无这种状况的发生。该研究表3中显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础病中,糖尿病患者占43.75%,将近1/2,远高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28.85%,P<0.05。与上述研究相符。而在Antman EM等[8]的研究中还发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常为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数为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CK-MB、cTNT等指标远远超过正常值,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水平。在该研究中,表1和表2可见,A组患者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率为45.83%,远高于B组患者的23.08%;B组患者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率为44.23%,远高于A组患者的20.83%,P<0.05。而cTNT、CK-MB水平,B组患者也远高于A组患者,P<0.05。该研究结果与Antman EM等[8]的研究相一致。

综上所述,该研究对于非ST段心肌梗死患者与ST段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值得更进一步展开临床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平辉,王军.急性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385-3386.

[2]王军,隋欣桐,孙英贤,等.急性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42-44.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07中国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1.

[4]张桂仙.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9):145-146.

[5]Cannon CP,Weintraub WS,Demopoulos LA,et al.Comparison of early invasive and conservative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oronary syndromes treated with the glycoproteinⅡb/Ⅲa inhibitor tirofiban[J].N Engl J Med,2001,344(25):1879-871.

[6]李守凯,张爱萍,段玉柱,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83-4784.

[7]任利辉,叶慧明,曹世长,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的长期死亡率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673-4675.

[8]Antman EM,Anbe DT,Armstrong PW,et al.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4,44(3):671-7191.

(收稿日期:2014-08-07)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