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6-08

由 力 韩 冰

大连市口腔医院口腔科,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龋齿患者7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行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平均治疗的时间、无疼痛率、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微创去腐技术;龋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025-02

[作者简介] 由力(1980-),男,辽宁大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龋病与牙体牙髓病治疗。

龋病即为蛀牙、虫牙,该病在口腔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多发,多因细菌侵蚀所致,对其的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病情的进展,最终丧失牙齿[1]。当前,临床上传统治疗龋齿的方法创伤较大,预后欠佳,且还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微创去腐技术因其微创、疼痛较轻等优势而被逐渐用来治疗龋齿[2]。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龋齿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就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收治的龋齿患者7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5;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38±2.63)岁;病程在4~17个月,平均病程为(9±1.32)个月;研究组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1:14;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37±2.71)岁;病程在5~19个月,平均病程为(10±1.56)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高速牙钻治疗,首先通过高速车针将龋洞坏死的组织磨除,事先准备好洞型并进行预防扩展,用尖锐探针深入到龋洞直刺牙本质,待感觉无反弹且听到搔刮的声音或触及到皮革样的硬度后,对其进行冲洗,直至无多余的凝胶为止。

研究组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龋洞进行常规隔湿处理,并在龋洞的表面涂伢典凝胶软化龋洞中坏死的组织,涂抹过程中,需确保龋洞及其坏腐区域均被涂满;同时,根据龋洞的区域、位置和大小选择去腐的工具和尺寸,然后轻柔地将龋坏组织刮除;刮除到后期后,可用棉签去除龋洞中的残渣,对于清除不彻底的部位,需重新涂抹伢典凝胶,进行二次清洗直至腐坏的区域全部清除为止;清理结束后,应用尖锐探针直刺牙本质无反弹且有搔刮的声音时,对龋洞进行冲洗,干燥龋洞后用聚竣酸锌水门汀垫底,同时,应用光固化磁化树脂进行填充及抛光。

1.3 评定标准

(1)疼痛评定标准: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的时间,并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其中,治疗期间,无任何不适感且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为无疼痛;治疗时稍有疼痛,但可忍受,能继续完成治疗为轻微疼痛;治疗时有剧烈疼痛感,无法坚持治疗为剧烈疼痛。

(2)疗效评定标准:从临床治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判定治疗的效果:治疗时无明显疼痛感,治疗后牙齿无疼痛感,且龋洞内的填充物未松动现象为临床治愈;治疗时疼痛感轻微,治疗后龋齿状况有所好转,对填充物稍有不适,但无松动现象为有效;治疗时,疼痛感较明显,治疗后龋齿周围有未清除的坏腐区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有效)/组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采用例数/百分比[(n/%)];计量资料检验用t值,计数资料检验用χ2;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治疗时间情况比较

研究组平均治疗的时间为(6.31±1.05) min;对照组平均治疗的时间为(13.64±2.31) 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68,P<0.05)。

2.2 两组疼痛程度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无痛率为83.33%,对照组无痛率为5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57,P<0.05),见表1。

2.3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9.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9,P<0.05),见表2。

3 讨论

龋齿是一种细菌性的疾病,是口腔科中的常见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划分为前龋、中龋、深龋、根龋以及猛性龋等[3]。龋齿的发病率较高,且分布较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4-5]。传统治疗龋齿的方法主要是高速牙钻术,该种治疗方法去腐的效果好;但在钻牙的过程中,疼痛感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疼痛而终止或放弃治疗,最终导致病情的延误,加重病情,影响到生活的质量[6]。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和转变,微创去腐技术也逐渐被用于治疗龋齿,该技术主要是借助于活性凝胶将龋洞内坏死的组织进行清除,而活性凝胶属于碱性物质,其中的氨基酸、次氯酸钠、染色剂和增稠剂等成分,能够选择性的软化牙本质,并与龋洞中的酸性物质中和,且还不会对牙体周围的组织造成损伤[7-8]。

与传统的高速牙钻术相比,微创去腐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微创去腐技术属于微创,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快捷;该研究中,应用微创去腐技术资料龋齿的研究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治疗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微创去腐技术的选择性更好,能够准确、彻底的将坏死的组织清除,不会对正常、健康的牙体造成损伤。该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的无疼痛率83.33%,与对照组52.7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

综上所述,微创去腐技术微创、操作简便,将其用于龋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且复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潘汝森.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152-153.

[2] 张建玮.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9):150-151.

[3] 汪骏.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4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8(16):100.

[4] 郭海山.评价微创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去腐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134.

[5] 汪骏.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4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1(16):100-101.

[6] 吕洁.龋齿行经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3):87-88.

[7] 杜铁荣.微创去腐法对龋齿的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10):16.

[8] 刘敬学.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34):256-257.

[9] 王盾,李朵.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7):143-144.

(收稿日期:2014-11-0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