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2022-06-08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督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者实施针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症状和疼痛程度,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治疗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因腰椎间盘变性、髓核组织突出、纤维环破裂最终刺激压迫神经导致的一系列症状[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为自身的退行性病变,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椎间盘会发生老化,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导致患者腰椎纤维环出现破裂,导致患者髓核和软骨板向外突出,压迫和刺激软骨板外的神经,最终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病患者常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和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高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临床对于该病的常见治疗措施为针灸治疗和督灸治疗,为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对比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53.32±2.78)岁。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53~60岁,平均年龄(56.35±2.1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②年龄在40~60岁的患者。③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④临床资料完善患者。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②具有言语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研究患者。③具有针灸牵引禁忌证患者。④癌症患者。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督灸治疗。指导患者裸背俯卧于治疗床(沁络牌,贵港沁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捏按患者需督灸部位3 min;在选定的治疗部位覆盖一层白色无菌纱布,沿腰部将加热后厚度约2 cm的生姜泥铺在医用无菌纱布上,使生姜泥整个覆盖于治疗范围;碾压平整牢固后点燃督灸盒内艾草段,将督灸盒置于腰背部,待艾草段燃尽后取下督灸盒,并用热毛巾擦拭施灸部位。督灸过程中时刻询问患者感受,避免出现烫伤。

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取足三里、大肠俞、阳陵泉、环跳、悬钟穴和肾俞作为行针穴位,对行针穴位进行酒精消毒,选取一次性无菌医用针灸针(顺和牌,苏州市华伦医药用品有限公司,型号:袋针,苏械注准20162200141),利用正确的行针手法将针灸针快速刺入上述穴位,刺入深度为0.5寸左右,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1疗程(10 d)后观察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显效:腰腿疼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角度大于70°。有效:腰腿疼痛症状改善,可进行适当活动。无效:腰腿疼痛症状不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症状改善情况分为腰骶痛评分、腿痛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VAS评分作为评分标准,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分数越低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①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是因腰椎间盘病变或外伤引起的腰部、腿部麻木或疼痛的症状,还可引起股神经疼痛,疼痛症状从下腰部放射至臀部和腿部,在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症状会相对加剧。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会阴部和肛门部感觉异常和排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尽早治疗[3,4]。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措施为针灸治疗和督灸治疗。督灸是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治疗措施,患者督灸后的部位4~6 h后会慢慢发泡,次日放出水泡内的液体,直至灸痂脱落,其水泡清浊程度可直接反映患者的机体状态,尽量以皮肤发红、不起水泡为度。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结构的阳脉之海,艾灸可以帮助患者温阳散寒,因督脉上有各个脏腑的反应点,对患者进行督灸可补充全身脏腑和经络的阳气,督灸治疗还可帮助患者补充督脉气血,缓解疾病症状,恢复阴阳平衡。

针灸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和深度对指定穴位行针,并运用捻转提插的手法对行针穴位进行一定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5]。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内络属于脏腑,外络属于肢节,若经络不通,则会造成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患者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针灸可利用相应的针刺手法帮助患者恢复气血运行。中医认为,虽然疾病发生的机理各不相同,但是总体的发病原因均归为阴阳失衡,阴阳是指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内容包括阴阳相互对立、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消长和阴阳相互转变。针灸可帮助患者通过经络调整阴阳属性,恢复阴阳平衡。根据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缓解疼痛,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琴.针刺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性坐骨神经痛随机对照试验[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 赵永.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8,32(7):1016-1018.

[3] 赵红义,贾伟.九针围刺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疼痛点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9,41(12):2672-2674.

[4] 陈杰.恩再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9,22(12):130-131.

[5] 于崇岗,崔中平.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9,41(3):185-187.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