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医学创新的重要方法及创业现状论文(共2篇)

2022-06-08

  导读:随着现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的专业知识也都开始广泛的运用起来,中医学就是这么一门非常受欢迎的学科,对于中医学的毕业生来说,想要撰写相关的论文,不参考一些相关的文献怎么可以呢?本论文分类为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中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疾病分类:中医学认识疾病的重要方法


  钟玮泽①郭华①


  摘要:分类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纵观古今中医界,疾病分类的思想广泛存在,表明古今医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疾病的规律。不同种类的疾病所需治疗方法存在着明显差别,医者在临床中若将不同的疾病相混淆极可能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古今医家都试图构建出完善的疾病分类框架。分类的思想亦有助于理解辨证论治概念的实质。中医界过往多从本质的角度解释辨证论治,然而中医学中不可检验的概念无法被认为是疾病本质的真实反映。中医学之辨证论治实际上是辨类论治。


  关键词:中医学,疾病分类,辨证论治


  自然现象千变万化,然而人类思维的概括性使得人能够从万变的现象之中发现共性或规律,彭聃龄著《普通心理学》指出:“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性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1]概念是思维对事物进行概括后的产物,当中有实体概念,如“人”、“国家”、“食物”等;亦有属性概念,如“聪明”、“正确”、“大于”等[2]。中医学理论中充满着各种概念或范畴,如“气”、“阴阳”、“五行”等。这些概念是古人在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概括而成,如《黄帝内经研究十六讲》论述阴阳范畴形成的实践基础时指出:“原始初民经常会发现一系列明显的两极对待现象……对这些两极对待现象的长期反复观察与体验,使得初民们产生了两极对待的概念:天与地,东与西,升与落,昼与夜,明与暗,醒与睡,晴与阴,暖与冷,夏与冬。”[3]印会河著《中医基础理论》亦指出:“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4]11概念在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戈尔茨坦著《认知心理学》指出,概念具有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作用[5]。由于人类的知识或经验以类别的形式组织起来,概念的分类作用使人能够将眼前事物归类到某个特定的类别当中,与该类别相关的一切已知信息即能够与眼前的事物相联系,人们因此无需重新学习眼前事物的所有知识。以中药“大黄”为例,凌一揆著《中药学》载其性味为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且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6]。换言之,前人有关大黄的知识或经验都集结在“大黄”此概念之下。若能将眼前的中药品种识别为“大黄”一类,则能够直接获取有关其性味、归经与功效的信息,而无需经过服用方能获知。因此,事物必须能够被划分到某一个类别当中才能被人所理解,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如有研究指出,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7]。


  1疾病分类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医界之中


  分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医者在临床中认识疾病的过程实际上是疾病分类的过程,周仲瑛著《中医内科学》指出:“识病即辨识病证,包括辨清疾病的类别在内。”[8]33中医学疾病分类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认识各种疾病,由此形成不同的疾病分类方式。如《素问·咳论》按照不同脏腑将咳嗽分为五脏之咳与六腑之咳。《灵枢·痈疽》按照发病所在部位对痈疽进行分类:“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发于颈,名曰夭疽……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东汉《金匮要略》提出以三大致病原因分类疾病的主张:“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按照不同临床表现将痔分为五类:“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元代医家朱丹溪创造了“气、血、痰、郁”的杂病分类纲领,《名医杂著》曰:“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又云: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实际上,古籍编撰者在整理医学资料的过程中须将资料按照不同的共性进行分类[9]。因此,大多数中医古籍的目录能够反映出编撰者的疾病分类方式[10]。现代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的“辨证”方式实际上是各种不同的疾病分类框架,如邓铁涛著《中医诊断学》论及八纲辨证时指出:“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深浅,可分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邪盛为实证,正虚为虚证。”[11]需要指出,中医学的疾病分类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如唐宋时期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至明代始有医家将两者相区分[8]253。此外,中医学发展至现代,中医界中仍不断涌现出新的疾病分类方式,如国医大师王琦[12]认为体质状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创造了“九种体质概念系统”,将人的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等。尚须指出,医者在临床过程中未必将其使用的疾病分类框架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因而难以意识到分类框架的存在。但经过无数次临床实践后,医者对疾病的各种认识会在记忆中以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13]。现代中医研究者借助数据挖掘手段能够从医者的处方中分析出各种用药规律[14],表明不同医者在临床中偏好不同的药物组合,并以之为基础进行加减。此恰能表明医者能够发现疾病的共性,并在脑海中建构出相应的类别。


  2中医学疾病分类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疗效


  任何医者在临床中都应当以提高疗效为根本。由于不同类别的疾病所需要的治疗方法极为不同,将不同类别的疾病相混淆不但难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如金代李东垣于《内外伤辨惑论》指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心肺,是重绝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明代李中梓著《医宗必读》亦指出:“至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阴证似乎阳,清之必毙,阳证似乎阴,温之转伤。”因此,中医界的各种疾病分类方式的最终目的十分明确:为患者的病情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因而是疾病分类的重要根据,薛博瑜等著《中医内科学临床研究》指出:“一个具体疾病,有特定的病因与发病规律,规定着治疗方向,因而必有贯穿始终的治疗大法,必然也要有治疗的一张主方。”[15]


  为了明确疾病的类别,不同医者构造出了不同的“层级结构”。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先将疾病划分为“伤寒”与“杂病”两大类。“伤寒”一大类疾病被划分出六个类别,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与厥阴病。六个类别当中存在着各类方证,在某些方证之下,疾病继续被细分为若干类别,见图1。隋代巢元方著《诸病原候论》按照内科、五官科、外科、妇科、儿科的顺序编撰,可视作疾病的一级分类。在妇科疾病之下包括杂病、妊娠病、将产病、难产病与产后病五类,是疾病的二级分类。在难产病诸候之下,包括产难、横产、逆产、产子上逼心等七类,是疾病的三级分类。张伯礼等著《中医内科学》在考虑历代疾病分类方式的得失后参考现代医学,构建了内科疾病类别的层级结构[16],见图2。


  前文已指出,疾病分类反映了医者对疾病的认识。从疾病分类的层级结构可获知,医者在认识疾病的过程须将疾病从较大的类别当中归入较小的类别。在逻辑学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反比关系:概念的外延越小,其内涵越多。概念的外延就是该概念所指的某个对象或某些对象的类或集合[17]。因此,小类概念的内涵与大类相比更为丰富。医者将疾病归入一个较小的类别,其目的在于获取与疾病相关的更多信息。医者对疾病的了解愈细致,则相应治法的针对性越高,疗效越佳。然而,在可观察的范围内,处方的疗效不可能无限地提高。因此,信息量与疗效并不呈正比关系,医者所需要的信息量总是有限的。疾病分类的层级结构在往下细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个“不可再分”的“终点”,表示医者认为处方疗效已经达到最大化。从中可得知,医者并不需要寻求一种极端的“个性化治疗”。若追求彻底的个性化,医者需要关注患者与其疾病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将患者的疾病归入一个专属于其当前状况的类别当中。然而,医者并无足够的精力去关注所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对医者而言,患者身上的某些信息总是更为重要,次要信息并不会对疾病的归类产生过多影响。因此,“个性化治疗”的程度总是有限的,如廖育群[18]指出:“中医学认为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不会患完全相同的病……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量的差异。所以中医才能总结出一些基本的治疗原则和久试不爽的固定方剂,也才能不断生产‘成药’。”


  3中医学之“辨证论治”实际上是“辨类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指出:“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4]8前文已表明,医者在临床中认识疾病的过程是疾病分类的过程。因此,辨证论治实际上是对疾病进行分类治疗。然而,中医界素来强调“治病求本”,传统观点更倾向于从“本质”的角度阐述辨证论治的定义,如《中医基础理论》同时指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4]8实际上,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属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19]的中医学用于描述疾病本质的自然哲学概念诸如气、阴阳、五行、六淫等并非能够被观察的对象,王正山等著《中医阴阳新论》指出:“‘抽象阴阳’所指无定在,不是可观测量。”[20]杨进著《温病学理论与实践》亦指出:“由于六淫病因与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不能简单地对等,具有较大的游移性和模糊性,造成难以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证实或证伪。”[21]由于无法被观察与证实,用于描述疾病本质的中医学概念无法被认为是疾病现象的内在机制的真实反映。然而,在治疗手段取得疗效之后,医者有合理的理由认为其治法针对了疾病的本质,对疾病本质进行猜测性的描述属于情理之中,其意义在于把治法所能发挥疗效的病情进行概括。因此,用于描述疾病本质的中医学概念不反映真实机制,却具有分类疾病的作用,代表着某类疾病的诊治规律。如清代王清任创“血府逐瘀汤”,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王氏在建立“血府”概念之时,凭借的是其对人与动物尸体的粗略观察,因此错误地认为“隔膜以上,满腔皆血,故名血府”[22]。然而,错误的认识并不影响血府逐瘀汤疗效的发挥。“胸中血府血瘀”的概念虽然不反映疾病的真实机制,但是其代表着一类能够使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的疾病,具有诊断与治疗的意义。再如中医学有“春温”一病,中医界内部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并不统一[23],或责之为冬寒内伏,精气不藏;或认为主因是温热病邪。有关争论表明春温并非可观测的对象。然而,“春温”作为一类疾病,具有特定的演变规律与治法,因而“春温”概念具有临床意义。中医学概念具有疾病分类的作用,代表着疾病的诊治规律,而现代医学尚未能充分认识中医学所辨疾病的内在机制,中医学的疾病分类方式能够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系统之中[24]。由于中医学概念不反映疾病的真实内在机制而仅具有对某一类疾病进行概括的作用,中医学之“辨证论治”实际上是“辨类论治”。


  4中医学“辨类论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所辨的疾病类别之上


  从“辨类论治”的角度看待“辨证论治”,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都是相同的,王辰等著《内科学》对窦性心律失常的分类[25]见图3。钱铭怡著《变态心理学》亦指出:“生物医学中对疾病的分类学研究,其目的是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疾病按各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为病类、病种和病型,并归成系统,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参照依据。”[26]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辨类论治”的根本区别在于所辨的疾病类别之上。由于理论背景的不同,中医学所关注的生命现象与现代医学明显有异,在中医学中具有诊断意义的现象,在现代医学的框架下未必具有同样的价值。如“黄疸”在中医学中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在阴阳的框架下,根据患者整体状态的太过与不足,可将黄疸分为“阳黄”与“阴黄”。然而,黄疸在现代医学中仅为一个症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换言之,“阴阳”的框架在现代医学中不具有诊断意义。中医学独特的理论背景创造出了独特的疾病分类方式,成为中医学“辨类论治”的特点所在。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所辨的疾病类别尚有一显著差异:现代医学普遍需要依赖于临床表现与病史以外的信息(如实验室诊断、放射诊断)对疾病的类别进行诊断,中医学则不必。前文已指出,中医学用于描述疾病本质的概念并不可被观察。中医学之“本质”必须依赖于可被观察的临床表现与病史而存在,实际上充当了某类疾病诊治规律的概括。因此,中医学绝大多数疾病的类别是根据临床表现与病史而确立,如《中医诊断学》中“肾阳虚”的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晄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弱”[27],病史为“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


  根据临床表现与病史进行诊治的特点成为中医学的一项优势,尤其是当现代医学无法确切了解病因之时。此优势在防治急性传染病的过程中充分显现,《温病大成》指出:“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瘟疫类疾病可以在疾病早期即进行干预,在它本质性病因、现代医学中的病原体还未查找论证的情况下,根据一组由症状组成的症候群,就可审证求因,据因处方。”[28]然而,传统中医学过于依赖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亦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当患者通过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发现存在着微观指标上的异常而又无明显症状与体征之时。此难题有待“微观辨证”等各种中医现代化研究逐渐解决[29]。


  5结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分类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中医师认识疾病亦是分类的过程。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中医师实际上是在进行“辨类论治”。中医界过往多从本质的角度论述“辨证论治”,但是中医学用于描述疾病本质的概念不具有可检验性,因而并非疾病本质的真实反映。然而,中医学的概念能够对疾病的共性进行概括,反映着某类疾病的诊治规律,因而具有临床意义。从“辨类论治”的角度看待中医学概念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回应外界对中医学概念的不可检验性的批评。


  第2篇: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孙金权1王梦蕾1王洁宜1许思佳1裘生梁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了解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并探讨改善现状的对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本硕连读)学生2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有效对策。[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为98.8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我认知方面:64.78%的学生清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劣势;职业认知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基于兴趣选择了中医学专业;职业规划方面:40.16%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职业规划指导方面:72.07%的学生知晓学校已配备职业规划指导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73%的学生支持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63.56%的学生倾向于将创业项目与中医药文化融合,但经验缺乏、资金短缺和心理能力不足等是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分析发现,深化职业规划教育、加强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转段指导、完善课程设置、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是提升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有效手段;强化创新导向、健全师资团队、给予资金支持、构建孵化平台等对策能培养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并融入其培养全过程。[结论]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存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不全面、缺乏长期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经验不足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学校和学院应从思想引领、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中医学;长学制;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现状;对策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之最[1]。目前医学专业毕业生总量已超过医疗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类专业长学制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准备,但缺乏职业认知、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与探索等能力,进行职业规划的自主性还不够[2]。随着我国医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坚持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培育万众创新、支持大众创业,是目前解决医学生就业矛盾、促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5+3”一体化培养是一种医学院校近年来推行的长学制培养方式,即八年一贯制本硕连读,前5年基本按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培养,学生在完成5年相关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后,无需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进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再经过3年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3]。医学专业学生实行“5+3”一体化培养能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有机衔接,但这种长学制培养具有培养周期长、学科难度大和财力物力投入大等特点。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式,探索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中医学专业长学制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至2016级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发放问卷总计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0%。其中男生64人,占总人数的25.91%;女生183人,占总人数的74.09%。中共党员34人,占总人数的13.77%;共青团员205人,占总人数的82.99%;群众8人,占总人数的3.24%。本科阶段147人,占总人数的59.51%;研究生阶段100人,占总人数的40.49%。


  1.2调查研究设计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在查阅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培养方案与培养全过程的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本科与研究生阶段衔接问题问卷调查表》(以下简称问卷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表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指导和创新创业5个方面。经检验,该问卷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等。


  此外,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抽样选取20名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汇总访谈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结果的补充和深化。


  2结果


  2.1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行为选择及现状研究


  2.1.1自我认知现状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的过程,自我认知的内容主要包含个人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等方面,自我认知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明确程度[4]。


  调查显示,64.78%的学生清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劣势,而其余学生表示不清楚,甚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认识自我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人职匹配是合理规划的关键。从调查结果来看,仍有许多学生对自我剖析不够深入,对自我的认知不足。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对于自身学习目标,96.76%的本科阶段学生认为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与同学相处能力(69.23%)和老师的交流能力(56.68%)次之;90%的研究生则认为论文写作能力尤为关键,科研能力(86%)和与导师交流能力(75%)次之。由于不同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学生观念也随之改变。本科阶段以夯实基础、积累专业知识为主,而研究生阶段则重视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参加规培,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从本科过渡到研究生阶段,面对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内容,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甚至陷入心理危机。因此学校应根据本专业培养要求与学生需求,合理安排好理论课与临床实践的比例及时间。


  2.1.2职业认知现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身条件,认清现实环境,方能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作为医学生,对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和职业要求等方面的熟知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25%的研究生非常喜欢医生这个职业,67%的研究生较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而8%的研究生较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基于兴趣选择了中医学专业;而对于创新创业,81.3%的学生表示未考虑过。


  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近距离、多方位地深入临床,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67%的学生表示进入临床后工作十分繁忙,休息时间很少;50%的学生认为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保护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52%的学生曾遭遇过患者或家属的无理取闹以及严苛要求。此外,部分学生还存在与带教老师,以及与其他实习同学之间沟通困难等问题。工作繁忙、医患矛盾等,使得部分学生对医生职业望而却步,调查显示,19%的研究生毕业后不打算从事医疗行业。


  2.1.3职业规划现状职业规划作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提升就业能力的助推器,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知识储备并结合市场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导向性方案。“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职业规划对其发展大有裨益。


  调查显示,本科阶段学生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计划主要与研究生阶段学习有关,包括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生导师的选择等。在研究生阶段,40.16%的研究生对于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有明确的计划,仍有39.68%的研究生对于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缺乏明确的计划,另外2.43%的研究生则表示没有考虑过相关问题。在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途径选择意向调查中,5%的研究生计划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19%的研究生毕业后打算从事与医疗相关的行业(如医药企业)或其他行业,74%的研究生倾向于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仅2%的研究生具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岗位、薪酬高低、单位地点和个人发展空间等多个因素影响着研究生的选择。由此可见,仍有许多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价值及其必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导致其后期出现研究方向及职业选择困难。


  2.1.4职业规划指导现状转段仪式标志着长学制医学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身份的转换。84%的学生认为学校现行的转段仪式对于自身身份的转换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而16%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由于临床工作节奏快、与患者交流不畅等因素存在,部分研究生认为自身无法很好地适应临床;同时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也更高,学生在规培期间除了临床工作,还需要参加各类课题申报、学术研讨交流,同时还面临发表学术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并且,由于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对职业认知度较低,导致其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心理落差较大,存在与导师交流不充分、自身无法达到导师期望值等问题。因此,从本科阶段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衔接非常关键,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指导,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现行转段仪式举行时间较迟、形式较单一、指导作用不明显,有待改进与加强。衔接阶段学校不仅需要教导学生如何遵守医院规则,如何顺利完成科室轮转等,也应对其心理变化、人际交往能力、工作和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研究生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作为学生重要的引路人,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号召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而对于职业规划指导课程,69.88%的学生支持学校开设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程;72.07%的学生知晓学校已配备专门的指导机构和指导老师,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指导课程有着需求。但学校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还不够完善,需要根据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2.2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现状研究


  2.2.1医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现状国家鼓励和提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使医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和认知,调查显示,73%的学生支持医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23.76%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风险大,不敢轻易尝试;3.24%的学生反对医学生创新创业,认为其违背了医学生的初衷。对于政府出台的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法规和政策,46.56%的学生表示不关注。医学生课业繁重,必修课程占据大量时间,并且需要经历各科室轮转实习以及两次规培,而创新创业课题存在选题难、结题难、经费匮乏和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对参与者的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高,因此有些学生知难而退,选择主攻专业知识。


  可见,由于医学生课业压力繁重、创新创业的宣传不够深入和相关教育形式单一等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中并不受关注,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愿也并不强烈。


  2.2.2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驱动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形势,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老龄化,大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各部门日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这些都给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前景。然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创新创业缺乏相应平台、经验与能力不足,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亟待突破。目前我校中医学长学制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中,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从访谈的反馈来看,学生对其认可度不高,普遍反映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低”“课程枯燥”“考核方式单一”等。学校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缺少实际的创业经验,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另外,经验不足、资金短缺、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创业方向不明确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等是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因此,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有固定收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专利以及就业情况较差时才会选择创业。


  2.2.3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开展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如资金扶助、模拟实践平台支持、创业部门的指导和创新创业的培训等。36.44%的学生认为未来创业的方向可以与中医学专业不相关;25.10%的学生认为创业方向应与专业相关,但关联度可以不大;34.01%的学生认为创业方向与专业的关联度应较高;4.45%的学生则认为需要与中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结合相关访谈和问卷调查,可知许多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倾向于将创业项目与中医药文化融合。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医药产业“刚需+政策”双重利好持续加码的情况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但中医药文化创业项目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医药膳、中医养生等,创新性不足,容易被他人模仿;中医药项目基本采用比较传统的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因此,学生应当开拓思路,既可以利用专业优势进行与专业相关领域的创业初尝试,也可以选择中医药以外的领域进行创业创新活动。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需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构建模拟实践平台,或成立创业学院具体负责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3对策


  3.1多方位提升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3.1.1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性格、能力和就业现状对于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十分必要,对此,学校应加强对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以及各类就业信息收集的重视,应建立职业规划指导部门,并配备充足的指导人员,建立长效的授课教师学习进修机制,提高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同时创新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职业与就业信息收集与甄别能力。针对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应通过临床实践、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等方式,认识中医医生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从而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压力,提升工作满意度[5]。


  3.1.2加强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转段指导,提升学生适应能力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衔接阶段,是学生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本科四五年级选择导师期间,学校和学院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全面的信息。同时可举办系列主题讲座,比如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如何兼顾科研与临床、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等,有利于学生适应转段前后的学习与生活。同时邀请研究生导师和带教老师开展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相关培训,其亲身经历过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对医学职业有着切身体验与感悟,是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规划不可或缺的指路人,学校应当和研究生导师以及临床带教老师携手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水平。


  3.1.3完善课程设置,增进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现有医学院校多采取本科阶段前期理论学习,后期集中实习的培养方案,总体来看实践课课时相对较少,到了集中实习阶段,学生难以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增加本科前期学习阶段的实践课比重,提早让学生接触临床,有利于增进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研究生规培阶段可优化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合并重复内容较多的理论课程,适当减少理论课课时;并且依据不同科室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培训方案,提高规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校应将职业规划指导课程融入学生的培养方案,针对不同年级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理念,尽早开始职业规划。


  3.1.4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医学生学业繁重,多数学生在不同阶段均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若不能调节压力和控制情绪,将不利于其职业发展。对此,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讲座等,传授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从生活点滴中入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在压力事件高发期,应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6]。


  3.2创新创业融入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培养全过程


  3.2.1强化创新导向,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主要场所之一,学校应建立立体化教育体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7]。主要措施包括:有效传递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开展创新创业分享会,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学生的培养方案;开设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同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全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助力就业。


  3.2.2健全师资团队,融合科研与教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聘任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官员、知名学者、企业老总、优秀校友等作为学校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构建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学界和产业界相结合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资队伍[8]。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鼓励师生开展自主科研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对教师的职称评聘、职级晋升和年度考核,对指导医学生荣获创新创业成果奖的教师发放专项奖金。同时可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真实创业。


  3.2.3给予资金资助,构建孵化平台资金不足是医学生创业活动难以启动以及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项目,学校可以联合社会投资机构等其他力量一起构建资金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准备专项资金。同时,设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库,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对其中发展前景良好的创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与孵化。利用历届校友等校外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域或行业共建创业孵化基地,满足创业的不同需要,形成“一个中心,多个基地”的创业孵化格局[9]。


  4结语


  总之,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不足,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度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需加强。对此,学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完善课程设置,建立长效的授课教师学习进修机制,提高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注重学生心理引导。同时应紧跟时代潮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对医学生创业项目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使医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更多元化,多维度推动医学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变,从而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循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