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医学论文范文鉴赏(共2篇)

2022-06-08

  导读:本论文分类为医学护理栏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中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论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摘要】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素质,还必须重视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医学本质、医学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校级教研教改课题(2017-JY-Y-06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35-02


  如今,国内各大学院校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在这一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我国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中,对医学生的培养计划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启动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而卓越医师的培养要求卓越医师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实践能力强和富有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1]。


  应该说,需要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思考的主体既包括了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也包括在读的医学生,更包括了正在从事医疗服务的医生。笔者作为在职的医学博士研究生,试图在本文中对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探讨。


  1.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所谓医学人文素质的概念是相对于医学科学素质提出的。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这就决定了从事医学的医生既需要具有科学素质,即求真、理性、追求卓越医疗技术的素质,也需要具备人文素质,即向善、感性、关注服务对象-人的情感体验的素质[2]。


  古今中外历代名医对的两者的重要性早已经有过深刻的认识。晋代名医杨泉说过:“医本仁术,不仁不可托,不智不可任,不廉不可信”[3]。“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那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更是成为了后世医德准则的基础:“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之。“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书中提出了大医精诚的概念。精是指技术精湛,医乃“至精至微”之道,医者应“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是指医德诚笃,为医者当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仁心”来“普救含灵之苦”[4]。此外,诸如“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等说明医学人文素质重要性的典故更是不胜枚举。


  医学本身是一门具有极强人文关怀性质的科学。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上写着: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翻译成中文意思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名言就是对医学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从本质上诠释了医学,揭示了医学的真谛。“治愈”是“有时”的,不论医学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疾病,希望治愈所有的病人是医生这一神圣职业的天性,又是一个无限接近却永远不能达到的理想。给病人以“帮助”是医学的经常性行为,其社会意义远大于“治愈”。技术之外,医生常常要用温情去帮助病人。从古至今,一切医学技术都是对身处困境的人的帮助。医学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仅此而已,不必渲染夸大其“神奇”。而安慰则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安慰在医学上可以说是一种责任,学会安慰病人,并坚持经常安慰病人是医生人文素质修养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医学是一门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就抛弃了医学的本质属性。


  随着对医学本质思考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学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恩格尔就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该模式指出医生不仅要重视病人的生理治疗,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医疗服务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而是旨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一个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乃至哲学辩证思维等多方面能力为一体的复杂过程。这对医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论是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还是已经从医的医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都是必须的。而如今该学科的发展也验证了这点,医学早已不是以一个单一学科的姿态存在,它正与越来越多的相关学科进行交叉发展,从而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如医学心理学、医学行为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1]。


  2.医学自身的发展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医学这一科学的产生是因为“人”需要医学的帮助,医学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人”。可以说,正是出于对这一根本目的的追求,医学才会不断的进步。


  汉代名医华佗因为想迫切解决外科治疗中病人的疼痛才殚尽竭虑,反复尝试,最终调制出有名的“麻沸散”,迈出了麻醉学的第一步。上世纪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因为目睹众多因为感染而死亡的病患,对多种致病菌进行反复培养,终于找到了一种能杀灭多种细菌的“特效药”-青霉素。它的诞生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至今仍然是普遍使用的抗生素。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形象愈加重视,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才促使了现代外科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腔镜技术的产生。时至今日,腔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外科手术,极大缓解了手术疤痕对病人的困扰。近期我国医生更是开发出来完全无体外疤痕的经结肠镜下切除阑尾的新技术。没有对医学对象“人”的关注,就不会有这些令人瞩目的医学发展。


  医学人文素质并不仅仅体现在对“人”的关怀。医学的具体承载者“医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样重要。早在公元十三世纪,声名显赫的巴黎大学就规定每一个学生必须在修完文学院的课程并达到一定水准之后方能进入专业的医学院学习[5]。可见,在西方的医学专业教育形成之初就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人文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在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科学学习中奠定了思辨的理性和良好的思维。现代医学中有一门与数学的交叉学科——体视学。该学科的创立者及之后的大部分协会会长不是数学家,而是医生。


  古人云:“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的医学知识呈几何式的增长,想成为才能“近仙”的医生注定不仅要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做好临床工作,还要得能静的下心来不断的学习。能否抵挡住窗外灯红酒绿的诱惑,做到“慎独”,从曾国藩提出的“格物诚意”中可窥一二:“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由此可见,只有具备了相当的人文素养,才可能在医学之路上克服种种阻碍,不断前行。


  3.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正如前文所言,我國自古就有重视医学人文素质的传统。社会主义新中国对人文素质提出了更加形象、更加具体的要求。早在1944年,毛泽东主席在纪念张思德同志的讲话中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为人民服务”体现的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它既是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又是建立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对于专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来说,这一口号尤其适用。


  建国后,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根据时代特征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重视社会诚信的号召。对医学而言,诚信体现在这一职业的方方面面。接诊病人时医生需以诚待人,改变过去医生居高临下,说一不二,病人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主动-被动”型的接诊模式,形成医患平等,医生充当倾听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病人能够信任医生,主动诉说病痛,同时又能理解医学局限性的双向交流新模式[6]。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完全以病人和疾病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医疗,“适度”医疗,而摒弃各种经济利益的驱使,开大处方,“过度”医疗。而在追求医学进步,提高自身学术能力的过程中医生更应该做到诚信为本,不造假,不杜撰,营造健康求真的学术环境。


  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医患关系的和谐。然而无需讳言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相当紧张。相比改革开放前医疗条件极度匮乏,但医生与病人仍然能够相互信任,医疗纠纷极为少见的状态,近年来各种天价处方,天价医疗费不断曝光,而病人对医生也越来越缺乏信任,无理取闹者有之,不顾实际情况动则打骂医护人员者有之,甚至一言不合拔刀伤人、职业医闹等恶性犯罪事件都成了医疗新闻中的常客。


  诚然,医患关系的恶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医学教育“重学术,轻人文”的传统观念,医疗过度市场化,医生过度医疗,政府对卫生系统的投资不够,公众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患者对疗效的期望不切实际等都是重要原因,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医患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医患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人(医生)与人(病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关系。有统计表明,90%的医患矛盾的产生有缺乏沟通的因素[7],而将近60%的医患纠纷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的。因此诚信就成为医患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解决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关键[8、9]。医生“诚”则病人“信”,病人就能配合医疗,理性就医;病人“诚”则医生“信”,医生就能放下被医闹的思想负担,不进行防御性的医疗[10]。作为医疗行为中占主导地位的医生在当前缓解医患矛盾这一社会发展的潮流中理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深刻认识诚信的必要性,在医疗中做到以人为本,诚信行医,为改变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做出表率。


  医学的基本结构就像一个“人”字[3],科学和人文都不可或缺,两者互相倚靠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医生(也包括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必须在培养医学科学素质的同时把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放在相当的高度才能德才兼备,踏上自己的名医之路。我国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医学人文素质,才能诚信工作,为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柯阳(1988~),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临床教学工作。


  第2篇:高职中医学专业教学的革新分析与研究


  摘要: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对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中医药专业开始实施分类教学法,力求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高职院校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或者岗位,拥有着不同的实践经历,如果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降低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使用分类教学法对中医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革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中医学专业教学革新分类教学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高职院校的生源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学生所接受的都是不同的教育,可能部分同学已经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医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已经有所了解。面对类型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展开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授课模式为大班教学,对所有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方法,严重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分类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了中医学专业的教学现状,使得每一个学生的专业能力都能够得到明显提升。专业教师需要认识到分类教学的重要性,合理的使用分类教学法,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大批优质的人才。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分析实际需求


  分类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保证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1]。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来看,需要将有工作经验和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进行分类,需要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进行高效的基础知识教学。中医学专业所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保证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分类教学能够明晰学生以往的教育背景、实践经验,对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不仅符合专业教学的规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稳步提升[2]。


  在对学生进行分类时由于学生基数较大,对学生兴趣以及教育背景进行逐个调查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教师需要选取高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分类,通过问题来分析学生的教育經历、专业兴趣、特长以及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一个标准来区分学生,否则会使分类教学出现混乱的状况,不利于分类教学法的实施。


  二、设置不同的训练模式,全面提升学习水平


  分类教学的重点在于“类”,不同类型的学生接受能力和知识技能都是处于不同水平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展开针对性训练[3]。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对实践训练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一味的只对学生教授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岗位之后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在新课改政策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当认识到实践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校企共育”的教育方式,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进入到医疗机构内部学习具体的诊治和护理措施,了解中医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医疗结构进行见习或者参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进行合理的临床实习分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临床实习是每位医学专业学生都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学生步入医疗岗位之前最后的考核和检验[4]。临床实习能够给学生适应工作的时间,打磨学生的耐心,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对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会被分到不同的科室,在进入科室之前,护士长或者医生会对学生进行整体培训。整体培训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科室的工作内容,但是对于初次进入到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讲,无法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实施“合作教育”的方法,将有相同特点的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互相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分类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所制定的教学方式,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以往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会压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分类教学则改变了这种局限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5]。


  结语


  中医治疗是我国的传统治疗模式,经过多年来不断的革新和改进,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开始对中医学专业进行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学中医人才。通过分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学生已然成为了教学中的主体,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中医学专业的教师需要科学的利用分类教学,将临床工作的需求作为授课重点,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