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毛发移植技术治疗研究进展

2022-06-08

周洪星 周克燕 谢 丽

成都锦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该综述通过对现今毛发移植技术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为临床使用提供借鉴。主要通过文献查阅总结分析,对现今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而进一步发展的毛发移植新技术或层出不穷的设备进行研究总结。毛发移植手术的基础研究等已经成熟到了分子以及基因水平,但是毛囊干细胞研究以及毛囊的体外培养等技术成功用于临床的案例还极少。毛发移植技术手段多样化,而毛发组织工程学的技术瓶颈的突破有望使得毛发移植技术在临床应用,对这个毛发移植整形行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毛发;移植;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a)-0189-02

[作者简介]周洪星(1974-),男,四川成都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致力于FUE-AHT-NFS体系毛发移植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对毛发移植技术进行研究以来,毛发外科移植技术的发展就方兴未艾,其中已经应用的主要有秃发头皮缩减外科、头皮自体移植技术以及毛囊单位的移植技术等。在西方国家,因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其毛发移植技术相对国内来说更加先进,自体毛发移植技术经过过去上百年的摸索以及发展,移植之后毛发的成活率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形态更加接近自然美。

现今,在临床上所采用的毛发移植技术多样,各方面的技术手段都有。该文就多年毛发移植行业的经验对其发展的现状以及进展等前景做一个综述。

1 新型毛发移植技术临床应用

1.1 毛发移植基础理论

在整形行业内,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供区优势理论”是毛发移植之后所产生的生物学行为最为主要的。也就是在移植之后毛发仍然具有在供区上生长的特性,并且能够在受区之内长时间存在。患者在进行毛发移植以后,其移植部位的微生态环境可能会因为雄性激素的水平不同而发生改变。大量数据研究表明,毛囊干细胞不仅仅只在毛囊的周期生长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表皮进行自我修复和更新的基本来源[1],这一理论就是现代外科毛发移植技术成功的基础。

现代发展的毛发移植手术最重要的进展就是从供区进行切取,然后制备毛发的皮片并植入受区内微小的移植技术。“微型毛胚”一般包含有1~2根毛发;“小型的毛胚”包含有3~4根毛发,大多数条型毛胚以及方型毛胚等均属这一类型。直径2~4mm毛胚被称为标准性毛胚,普遍含有7~8根毛发。

1.2 毛发自体移植技术

1.2.1 毛囊单位移植技术和立体显微镜的应用 采用十倍双目放大镜从全厚的头皮上自然切取所获得的成簇毛囊平均存在1~4根毛发/每簇,然后再借助手术刀将标准成簇毛囊植入到秃发区内的针孔,也可以将毛囊簇及周围存在的皮肤植入到头皮之上所切的缝隙之内。毛囊单位移植技术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得到较高毛发的密集程度,一次手术可有使得每平方厘米植入大于60根毛发。其短处就是手术以及护理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这项研究技术倡导者认为,这项技术相比于非显微镜移植的毛发损伤比例至少小于20%,但是研究显示毛囊的横断面以及毛球的切除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重要。只要毛囊还存在着干细胞,毛发就能够再次生长[2]。这就是争论的核心观点。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采用显微镜能够少用20%的供区皮。当供选择的区域无法足量的时候,就必须首选显微镜制备。

1.2.2 超密度植发 现今在临床上已经有医生倾向于进行一次手术移植大于一千个以上的微小毛发皮片段,这就是所谓的“超密度植发”,进行“超密度植发”能够使得移植结果更为迅速且效果更为优良。不过这种方式有潜在的医学问题:就是在临床上,每次手术都要移植超过600束,而移植600束的时间大约为4h,移植到1200束则需要6h,这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个极其漫长而难熬的过程,医生能否坚持那么久而不疲劳,患者是否能够耐受住手术的长时间。如果患者的受区面积较大,或者其头皮较为肿胀,移植物就可能会出现压迫进而影响到毛发生长,供区的头发有一定的概率被全部取完。所以对于毛发移植手术来说,手术的方式以及手术的对象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且在临床上还是要考虑留有足够的供区头发以作为备用。在临床上采用超密度植发的时候需要进行技术评估,这种方案能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会存在手术过程漫长等缺点。

2 组织以及基因工程在毛发移植技术方面的应用

组织工程以及基因工程对于毛发移植方面主要能够弥补患者供区面积不足,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减少患者的痛苦,实现毛发移植的微创,也能够培养出和受体兼容性更佳的供选择毛发。

2.1 毛囊的体外培养与原位细胞培养

现今存在于毛发自体移植中,矛盾实际上就是毛发需求量大而供区毛发量小。这就表明通过组织工程学进行体外毛囊细胞扩增就能够解决这个矛盾,而且离体对毛囊进行培养也对弄清毛囊生长以及成熟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有莫大的帮助。现今对于人类毛囊的体外培养技术也已经在技术上取得成功,不过还是其应用到临床还需要更多的工作去完善。也有学者提出了“克隆疗法”的概念,这种疗法在本质上来说其实也就是一种自体细胞增殖技术[3]。这个方法跟体外克隆是一个道理,就是在患者身上取小块带毛发的头皮,对毛囊干细胞进行分离然后培养增殖,在所培植的细胞数量达到一定级数后,再将增殖的皮毛进行秃发区的移植,这种技术手段现今已经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了验证并取得成功。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应用到人体。这当中可能会用到特制原位细胞培养基(CCM),这种培养基就是把胰岛素以及生长激素等加入到培养基之中制成凝胶,能够用来外用。原位细胞培养基主要作用就是加快毛发的生长并抑制毛发掉落,其机制就是通过刺激上皮再生功能。美国学者Lindenbaum等对以原位细胞培养基治疗的脱毛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研究[4],时间长为6个月,显示以原位细胞培养基1~3mL,然后封包3个小时进行治疗,发现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毛发生长较正常组更优,数据比较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 2脂质体毛囊传递系统与基因治疗

法国学者多马申科等在免疫缺陷小鼠身上植入人类的皮肤,在移植物表明应用Lipo plex[5-6]。其研究结果表明,在超过两千四百个毛囊为研究对象中发生转染的细胞只是毛囊干细胞,并且在Lipo-plex之前对移植物进行拔毛处理以增加转染比例。这个试验研究表明毛发生长的初期,采用Lipo-plex可以达到基因选择性表达到干细胞中并且发生转染,进而影响到毛发自身的生长特性。这个试验证明的结论对于改变毛囊表型并实现基因治疗毛发疾病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打下了较为可信的基础研究。在现今,秃发基因也已经被科学家所发现,这个基因有助于对人类毛发再生机制进行研究,并开发出治疗秃发的新途径。

3 结语

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法国一家从事生物技术的公司最新研发了Calviron头发种植系统,这个系统拥有着许多优势[7-9],其优点表现在:毛发获取的周期短,在手术室采用刀片组对一直发片进行移植,最多时能够在一次手术取5条发片。然后将发片置于自动分割器之中,一次性压取得到超过500个移植的发片。如果头皮条自身的长度超过了10英寸,则采用多次压取技术就能够得到规格都较为均一的微小发片,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毛囊没有精准的识别功能,这会极大地增加手术对毛囊的破坏作用,并且在手术前必须进行特殊的培训,手术所用工具为钻孔手机,能够实现快速钻孔。并且控制极为方便,能使得孔径密度以及大小相互一致。熟练的操作人员能够在不到15 min打孔到500个。到现在已经存在第二代产品“Omnigraft头发种植系统”,其设备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在现今,较为主流的毛发移植技术还是以患者自身存在充分供毛区域为前提的。这就使得对那些需要移植的面积大或者毛发完全缺失的患者来说,这种主流毛发移植技术就很难展开了。这些治疗方法本身都产生新毛发区域,也无法达到增加毛发数量的目的。因此,供区毛发资源缺失的问题就极为明显了。这个矛盾已经是现今毛发移植领域极难解决的问题。许多学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多方面研究和考证,在假发的移植领域,易斌等采用聚丙烯材料顶端固定假发移植进行试验,为临床的最终应用打了良好的基础。Agrawals在临床上对治疗失败的10名男性脱发患者进行共聚多酰胺纤维治疗[10-11],每个人采用1000根纤维,然后在手术后3年时间内进行随访,随访的患者每年毛发的掉脱比例低于20%。也有使用尼龙材质来作为供发的报导,不过这种方式极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以及排异,导致其在临床上极少使用,随着现代材料学大力发展,这中方法依然被广泛关注,也是现阶段较为有效的一个研究热点。异体移植的手段现在也是一种被认可的治疗方式。异体之间的毛囊移植也被强烈关注。Reynolds等就成功把毛囊的球部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技术,这个技术在最后发现不会出现异体免疫的排斥作用。现在大量的研究证据已经证明了啮齿目动物的毛囊间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免疫逃逸。这使得异体毛囊移植技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前景。

伴随着现阶段基因以及组织工程技术方面的大力发展,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已经提出毛发干细胞筛选[12]。对人类的毛囊体外培养获得了巨大成功。不过现今毛囊的离体培养技术还是有着亟待解决的瓶颈,临床应用还十分的遥远。原位干细胞培养已经在创伤修复研究中取得了成功。徐荣祥等认为斑秃病患者的毛囊干细胞发生萎缩,重启毛囊干细胞的复活就成为毛发再生的技术核心。许多研究也已经证实,毛囊干细胞能够实现直接下移,或者直接在毛囊的干细胞地方生长出新的毛囊,湿润技术实际上就是培植毛囊,促进局部微循环的改善。最终生长出正常的毛发。徐荣祥发现采用湿润技术能够实现皮肤的再生愈合,最终发现成年皮肤干细胞原位培养对于毛发治疗方面有着较大潜力。这一结论能够为后面的研究者带来更好的启示,皮肤或者毛囊的干细胞工程学的研究也最终必然会为毛发移植领域带来长远的意义。不过相比于现今较为成熟的自体移植以及高密度植发技术而言,来自基因工程和组织工程方面的技术手段来相对不成熟,大多数试验还停留在实验室的研究阶段,即使偶见有临床报导那也是极少的个例,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谭挺.毛囊干细胞标记与纯化的相关研究[M].南方医科大学,2011.

[2]吴学清.自体头皮毛发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12):1118-1119.

[3]王海波,郑泽,李文志.显微自体毛发单位移植治疗毛发缺失[J].中国美容医学,2010(3):305-306.

[4]张菊芳,贾明,曹树英,等.提高毛发移植的覆盖率[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6):348-350.

[5]尹朝奇,罗成群,陈铁夫,等.自体显微毛发移植治疗永久性秃发146例[J].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5(3):46-48.

[6]张连波,秦海燕,陈婉莹,等.自体毛发移植治疗秃发12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8):1776.

[7]汪丽萍,赵小樊,黄书鹏.自制毛囊种植器在毛发移植术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4):370.

[8]陈蕾李,金勇,等.毛发移植术概况[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9):584-586.

[9]蒋文杰,景伟明.毛发移植技术的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2):282-284.

[10]徐志强,黄云.浅谈毛发移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49.

[11]李君,王云,侯阳.瘢痕性斑秃患者毛发移植手术中的技术配合[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x):122.

[12]李宇飞,雷惠斌,江华.毛发移植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3):458-459.

(收稿日期:2015-01-0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