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苔丝的悲剧命运及其对中国当代女大学生的启示

2022-06-08

  摘要: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身处社会底层的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时处于转型期的英国社会的某个侧面和缩影。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正日益与传统观念相决裂,由此带来一系列关乎女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问题。苔丝的悲剧命运能为中国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恋爱观提供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苔丝;悲剧命运;中国当代女大学生;泛社交;恋爱观


  一、小说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作品出版时间是1891年,正值维多利亚时代的末期。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顶峰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日不落帝国”时期,地球上的24个时区都有英属殖民地。当时英国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是世界贸易中心,其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的70%。充气轮胎、自行车、摩托车、照相机、发电机、缝纫机、蒸汽机、汽船等产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并被大量制造出来,运往世界各地,英国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英国的快速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和都市的发展,但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却导致英国在当时出现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差距非常大,一边是贵族宫殿般的庄园生活和工厂主的豪奢享乐,另一边则是农民破败的茅屋草舍和失业工人的绝望挣扎,天堂和地狱般的生活反差同时展现在读者眼前,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系列”作品中的一部著名小说,作品描写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古老、乡土气息浓郁的威塞克斯地区带来的多重冲击,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种种社会和人性问题。表现在,一方面,附着于经济地位变迁之上的社会结构转型及伦常观念嬗变,破坏了农村社会原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使农村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法信仰逐渐趋于崩溃:另一方面,基于新经济基础的社会物质形态和宗法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整个社会看似繁盛发达,实则陷入了一种割裂、无序、混沌的境况之中。比如,英国政府于1857年颁布的《离婚法案》即表现出双重标准,丈夫可以单独指控妻子通奸,而妻子只能在丈夫有遗弃、暴力行为、乱伦或性变态等条件下才能指控丈夫通奸:丈夫不会原谅妻子的通奸行为,但是妻子可以原谅丈夫的通奸行为。这种双重标准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法规和伦常信仰的不成熟性和不完善性。婚外情、一夜情、出轨一经发现,妇女面临的是嘲笑和指责,甚至无法见容于世,而男人有类似问题却较少承受这些社会压力。这种病态的社会风气可能是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苔丝的悲剧命运及成因分析


  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坚强、虔诚、勤劳而又富有家庭责任感的农村姑娘,她受教育不多,社会阅历不深,对生活抱有单纯而又美好的憧憬。作品中的一号男主人公亚历克代表的是反面人物,是一个靠卖巧克力发家的暴发户,他邪恶、阴险、古怪、虚荣且荒淫好色,后来却能够从事牧师的职业进行布道,这一情节安排是对当时英国社会荒谬风气的辛辣讽刺。二号男主人公安吉尔代表的是正面人物,他出生在牧师家庭,从小接受基督教教义的熏陶,思想正统而保守。安吉尔的思想中也有开明的一面,他放弃了能够成为一名牧师的职业,跑到农村奶牛厂,从挤奶工做起,学习如何管理农场,并与底层农民友好相处,是一名富有叛逆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的有为青年。


  作品从描写苔丝与两位男主人公扭曲而又复杂的情感关系出发,一步步揭示了苔丝的悲剧命运这一必然结局。在小说的结尾,苔丝以毁灭的方式实现了自我救赎,谱写了一曲人性的悲歌。纵览作品全文,笔者认为,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以下四种原因联合戕杀共同促成的。


  (一)一号戕杀者:不良的社会风气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阶层,占人口不足10%的富有阶层享受着富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他们乐观自负、生活奢靡,而处身于社会底层的贫困阶层则衣食堪忧,生活悲观绝望。在当时,人们为了“从此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往往把女性的婚姻与金钱相连,婚姻成为女性及其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出路,而美貌成为增加婚姻附加值的重要因素,对女性的教育则成为增加婚姻附加值的前期准备和投资。小说中,苔丝的父母就是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和婚姻观的典型代表,他们谄媚于亚历克的富有,在他们的催促下,苔丝来到亚历克的家里做帮工,这成为苔丝悲剧命運的开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苔丝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没有向苦难低头,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二号戕杀者:伪善的宗法制度


  在维多利亚时代,传统观念仍然占据着舆论高地,一些所谓的伤风败俗的行为一经发现后果往往很严重,尤其是这类事件发生在女性身上更是如此。苔丝被亚历克侵害后未婚先孕,牧师和身边人并没有同情和安慰她,而是不断地嘲笑、指责和谩骂她。但苔丝还是勇敢地生下孩子,承担起作为一位母亲应尽的职责。她给孩子取名为“悲伤”,并在自己家中虔诚地为孩子行受洗礼。孩子的名字真实地展现了苔丝的悲伤心境和不利处境。当孩子夭折时,她去教堂请求牧师为孩子祷告下葬,免除孩子的罪。她哭泣着祈求并反问牧师:“在上帝面前,难道不是人人平等的吗?”牧师冷漠回答:“上帝面前的确人人平等,但是我不会为你的孩子祷告”。苔丝愤然离去,并发誓宁愿下地狱,也不愿再踏入教堂。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上帝的无私和大爱,而上帝的仆人则戴着自私、无情和伪善的面具。苔丝作为受害者,并没有得到宗法制度的同情和援助。当苔丝不幸沦为杀人犯面临绞刑时,布道背景音乐响起,这极大地讽刺了宗法制度的无情和伪善。


  (三)三号戕杀者:虚伪的男权伦理


  小说中,亚历克和安吉尔都愿意娶苔丝为妻,但他们的爱“真火太少”。亚历克一心为了占有,安吉尔一心为了理想。他们爱自己更多,没有真正地关注过苔丝内心的灵魂所需。恶棍亚历克在侵害苔丝后,对她承诺会照顾她和她的家人一生,但苔丝坚定地拒绝了亚历克。面对安吉尔,尽管苔丝认为自己“犯错有罪”,但她还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安吉尔是“真爱”自己,并盼望着他能够“宽恕”、接纳自己。新婚之夜,得知安吉尔生活放荡,善良的苔丝包容了他的过去。但当她向安吉尔坦白自己的过去之后,得到的却是指责、质疑和抛弃。这时的苔丝是身心受伤,苦苦哀求他留下,他却“丑”态毕现。安吉尔在经历一番苦难后重新寻找苔丝,却反把善良、单纯的苔丝推人了痛苦的深渊。在丧失自我的困境和亚历克的嘲笑中,苔丝做出了不明智的举动,失去理智的她亲手杀死了亚历克,完成了对自身“罪恶”的洗礼。


  (四)四号戕杀者:无力的自我救赎


  小说中,苔丝出身低微、家庭贫困,受教育不多、社会阅历不深,在受到侵害后,不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也未能有效争取亲人和社会公众的帮助,一直孤身抗争,直至陷入绝望的境地。苔丝先后遭受了四种伤害:亚历克的非法侵害、孩子的夭折、安吉尔的无情抛弃、亲人和社会的指责,四种伤害如同四座大山一样压在她身上,但受自身心智和能力所限,苔丝无法有效排解这些伤害和压力,最终做出错误的选择,以“以暴制暴”的方式,亲手杀死带给自己无尽磨难的恶棍亚历克,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这是一场人性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一场伦理的悲剧、法律的悲剧。当伦理和法律无法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时,“以暴制暴”常常会成为必然选择。这一结局令人痛心,但又发人深思。


  三、当今中国的时代特征与女大学生的恋爱观


  从时代特征来看,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上升、社会转型、观念裂变的“三期叠加”时代,这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一是经济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也得以不断提升,近年来更是以大约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现已从2001年大约人均1000美元的收入水平提升到目前8000美元的水平,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收入提高使人们的需求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张扬个性、追求新奇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潮流。二是社会转型。表现在中高收入阶层快速崛起,这一阶层不仅成为社会新风气的引领者,而且成为重要社会事务的参与者和主宰者,因而也成为许多社会规则的谋划者和制定者。总之,他们逐渐成为拥有社会话语权和评审权的新的“风向标”。传统的由“家长”或“宗族”掌控下的社会架构已经崩塌。三是观念裂变。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还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分化,贫富不均现象也相当严重,富裕阶层的奢侈享乐与低收入群体的艰难谋生形成鲜明对照,这导致金钱至上、不劳而获等拜金主义不良风气滋生,有些人为了发财致富,可以不顾廉耻,或者铤而走险。总而言之,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和裂变的时代,社会生活各领域还在不断发展演变,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成熟、规范、有序的社会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新兴进步意识与不良社会风气相交织,一起冲击着传统观念,这进而诱导人们的价值观、荣辱观乃至婚恋观发生变异,甚至被异化、扭曲。这种状况与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描写的情形非常相像。


  物质基础决定社会意识,相似的物质基础必导致相似的社会意识。几乎可以说,当今中国的人性特质与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某些人性描写存在着一些相似性。具体到中国当代女大学生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现这种相似性。首先,价值观趋向于务实、物质甚至拜金主义。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以往人们所称的“象牙塔”,社会不良风气同样侵染着大学校园,使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女大学生深受其害。她们把名牌和华丽的外表看得比知识和内在的修养更重要。在这里,空洞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物质和金钱面前不堪一击。其次,荣辱观趋向于中性甚至偏右倾。在物欲意识和金钱至上的影響下,一些女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甚或虚荣心,不惜去赚快钱、被包养,那些不顾廉耻的皮肉生意(比如援交)也有不少人愿意去做,还有一些女大学生甘做第三者,被有妇之夫包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尽管这些现象不多见,但对整个女大学生群体的不良影响却不可小觑。那些曾被老一代大学生所不齿的行为,现在却被认为可接受甚至正常现象。荣辱观念发生了明显的跨代逆转。再次,恋爱观趋向于开放、快餐式,且往往附带物质索取。步入高校的女大学生绝大多数均已年满18周岁,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即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她们有权决定是否恋爱、和谁恋爱及如何恋爱。在西方开放观念和自我意识觉醒的双重诱导下,她们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加上生理需要、爱情憧憬、好奇心态和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她们对恋爱往往采取不拒绝态度,认为恋爱与结婚或生育无关,过于追求恋爱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从而导致恋爱目的利益化、恋爱过程快餐化、恋爱方式同居化和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化等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传统观念和秩序已形成强烈冲击,


  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不同的是,当今中国搭上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大爆发的快车。依托无线互联技术的信息数字化、知识共享化和沟通智能化,不仅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进入多元文化交融时期的步伐。中国信息化正在全面普及。相应地,各类社交网站和软件也在加速开发和推广之中,由此催生了所谓的“泛社交”交友模式。在这种交友模式下,毫不相干或者从未谋面的个人或人群之间也可能进行广泛的交流,甚至成为“好友”。婚恋交友网站如世纪佳缘、珍爱网和百合网的注册会员都在1亿以上,通讯社交网站如微信和QQ等,活跃用户都在8亿以上,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过一半。便捷的交友方式使整个社会的交际圈从以往实际场景下以生活圈为边界的半封闭交友模式转变为虚拟场景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泛社交”交友模式。这种转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时尚、前卫、开放的文化或思潮通过“泛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对人们的观念造成强烈冲击——尤其是“三观”尚在塑型期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更大,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这种状况使国人曾引以为荣的传统美德,如贞洁、操守、忠贞等,面临近乎崩塌的危机。


  综上,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上升、社会转型和观念裂变“三期叠加”时期,再加上“泛社交”网络平台的推波助澜,使得不良观念和错误意识更易于在学生中间传播。一些女大学生陷入理想扭曲、观念错位、生活浮华的境地,她们谄羡“官二代”和“富二代”,渴望物质、权势和地位,甚至不惜以姿色和性做交易,最后却落得个被玩弄甚至被抛弃的下场。这种不良观念的示范效应及其社会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性概念正日益被娱乐化和妖魔化。这是一种“他黑”,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自黑”呢?不管是“他黑”还是“自黑”,受害最深的是女大学生自身。


  四、苔丝的悲剧命运对中国当代女大学生的启示


  苔丝的悲剧命运对中国当代女大学生的启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


  苔丝的命运既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也是家庭和个人的悲剧。个人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是孱弱无力的,无法改变什么;但就自身而言,仍有诸多挽救措施以避免自身的悲剧命运。不幸的是,苔丝既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挽救自己。与苔丝的处境不同的是,当今中国的女大学生是新一代知识女性,她们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来改变自身处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实现群体意识的“再觉醒”,是当今中国女大学生进行群体性自我救赎的必修课。


  (二)增加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


  苔丝初次与亚历克见面时,亚历克的行为举止就反映出他是荒淫好色的花花公子。但由于缺乏相关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苔丝并没有对亚历克保持足够的警惕和防范,后来终被亚历克所侵犯。苔丝的不幸遭遇告诫我们,增加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是重要的人生课程。当然,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生活历练应在学校安排的正规场合进行,最好还要有专业教师的监护和指导。


  (三)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苔丝受到亚历克侵害时,年龄只有17岁,当时的她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在经受多次打击和伤害后,最终失去理智亲手杀死了亚历克。受害者最后变成了违法者而受到法律的惩罚。苔丝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暴制暴”是丛林法则,不是文明社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今女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知识女性,應有意识有觉悟冲破感性的藩篱,向着知性和理性的高度来提升自己。


  (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苔丝的悲剧命运对当今中国女大学生的警示意义还在于,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他人,对外界要始终保持警惕心和防范心。女生在夜晚不要久留校外,或陪男性到不熟悉的场所游玩: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防狼”喷雾剂或辣椒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跆拳道、咏春拳或格斗术,以便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五、总结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以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揭露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繁荣的社会表象下掩盖的种种社会问题,故事情节发人深思。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上升、社会转型和观念裂变“三期叠加”时期,这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所以苔丝的遭遇能为中国女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与苔丝处身社会底层有所不同的是,当今女大学生是中国新生代知识女性的重要代表,她们既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开拓者,也是新兴进步意识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同时也应成为不良社会风气的坚定反对者。实现群体意识的“再觉醒”和自我救赎,是当今中国女大学生肩负的重要使命。就个人而言,树立正确观念、增加社会阅历、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则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带给女大学生的重要启示。在“泛社交”文明冲击和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当今中国,女大学生应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切不可迷失自己,应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重要位置,须知物质和浮华的外表并不必然带来幸福。亲近真善美,拒绝假丑恶。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不是来自于别人的馈赠,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创造。


  作者:张月娥等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