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小说《日本沉没》看日本人的爱情观

2022-06-08

  摘要:1973年,在经历了9年的创作后,小松左京的小说《日本沉没》问世,成为日本硬科幻文学的扛鼎之作,并一举拿下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5届星云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灾难小说和电影,这是文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进而对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观进行分析,通过作品所表达的爱情观来反映整个日本社会的爱情观。


  关键词:《日本沉没》爱情观形成背景


  一、引言


  日本作家小松(komatsuxiaogan)的小说《日本沉没》于1973年出版,创下了400万册的销售记录,成为战后日本第一部畅销书。《日本沉没》是在日本经济发展的日落阶段被创造出来的。作者从1964年开始写这部小说,已经写了9年了。可以说,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快速实现了全国经济状况的整体飞跃,日新月异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日本文坛。为了深刻解析“灾难文化”的深刻含义,首先要分析生产生活的环境,在作品出生的环境下,进一步研究“灾难文化”在作品中的本质与意义。总之,作家创作的目的就是促进科幻小说“动力”的成功,以及对生产环境的分析,并对无处不在的“灾难文化”所引发的中心“危机意识”的作品进行阐释。


  二、作品中爱情观形成的背景介绍


  1945年至1973年,日本的平均经济增速在9%以上,但从1973年开始,经济增长戛然而止,随后开始骤降。小松左京从1964年开始创作,到1973年完成了《日本沉没》,历时9年时间。这9年时间的社会背景十分特殊,日本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并直接影响了日本文化走向。《日本沉没》所展示的“灾难文化”要从其生成语境进行分析,从而深刻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及价值。可见,作品的生成语境是《日本沉没》问世并使其受到好评的主要动力,对生成语境的分析也能够解释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危机意识”,更好地帮助人们面对当下。


  (一)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大众文学发展


  在《大辞林》中,“大众文学”被解释为:“以迎合大众口味和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为主要目标。”大众文学的主要读者群体是普通大众,读者所接受的渠道也是大众传媒。大众文学因其独特的魅力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口味,使其成为一种时尚。一方面,战后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大众传媒也随之发展,为大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战后社会思潮的兴起和教育欲望的扩张导致日本国民对大众文化的热爱以及推崇备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文化的内因。大众文学已经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一种文学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在精英文化基础上发展成为文明文化的国家,如法国和中国,普通人们很难接触到甚至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在日本,高级文化似乎已与大众文化完美结合,能够跟更好地被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接受。优秀的事物和高雅的文化都是作为洗礼大众精神和满足精神需求而存在的一种实用事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实社会的底层群众也可以接受高水平的艺术洗礼和高雅理解的培养。在其催生下的报纸、广播等媒体对大众文学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逐渐与纯文学背道而驰。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属于大众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官场、社会、科技和家庭方面的内容,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日本沉没》的问世,与以媒体为载体的大众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作品的生成应从剖析大众文学开始。


  (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文学幻想


  《日本沉没》的畅销是当时形势所造就的一种现象。因此,在分析《日本沉没》成书的语境时,就必须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日本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如此令人震惊的成就,实属罕见,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原因归功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日本着重于电子、科技和計算机等领域的研究,新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与科幻小说并驾齐驱。作家们用自己的笔在作品中认真描绘了因科技而引发的不一样的未来,促进了科幻小说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现象也十分常见,见怪不怪了。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出来的物质条件为科幻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科幻小说用幻想的方式描绘了人类未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远景,交织着现实和想象。另一方面,在科技推动下,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本社会显露出了某种危机。1973年,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停止增长。在经济危机的高压下,日本民众开始变得恐慌。但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活环境变得极为恶劣,公害成灾,已经危及到了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1972年的《环境白皮书》显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硫化物严重超过标准值,不仅大都市,就连地方边缘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也十分严峻。在有测量局的城市中,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大气污染城市达到40个,占有测量局的110个城市的近40%……另外,由于工业开发规模的扩大,过度使用地下水所引起的地表下沉、高速公路汽车废气污染,以及汽车、新干线的噪音等公害在这一时期也非常突出。”可见,《日本沉没》的产生及其畅销的原因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也许正是这些一连串令人惊悚的数字触痛了小松左京的神经,使他开始关注环境。日本于1973年经济高速增长结束以后,开始面临以石油短缺为首的一系列危机和社会动荡问题,一时间,整个社会由最初的繁荣开始走向衰败。日本民众很难接受这一现实,都在积极地寻找着能够安抚内心的书籍,潜藏在民众心中的民族危机感喷薄而出。以《日本沉没》为代表的科幻小说一时间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成为“洛阳纸贵”的畅销书。它的流行和传播,与其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跌宕起伏以及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日本沉没》幻想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完美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科技展示出了逐渐强大的力量。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科技元素融入文学作品之中,一时间趋之若鹜,成为日本大众文学的创新方向。二战后,日本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时间将他们转化成生产力,以独特的发展模式推动了日本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启了日本原子、电子技术发展的新篇章,科技的进步为日本社会做出了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日本把握住了这次发展机遇,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60年代也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正是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的GNP跃居世界第二,“20世纪成为日本的世纪”。这样的经济环境已经波及到日本文化领域,使日本大众文学也有了当时日本经济文化的痕迹。


  三、日本人的爱情观的表现


  (一)爱情的开始——缘分


  小野寺和阿部玲子爱情的开始是在一次地震中,小野寺发现了处于危险中的小女孩美呋。由于自己也受伤了,在踉跄地奔向美呋的时候,电线杆倒在泄露的汽油中,发生爆炸。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消防队员玲子从直升机上将他们两个人救出。这就是他们的初次相逢。按照日本传统的爱情观和道德观来解释,这就是一种“缘”。


  (二)爱情的纽带——美咲


  从第一次相逢之后,两个人进入爱情的发展阶段。首先以“礼”开始,玲子来研究中心归还小野寺在初次见面的地震中弄破的工作服。虽说缝补的技术不太好,但是作为日本女人,体现了玲子贤惠和善解人意的一面。另外,她被小野寺渊博的海洋方面的知识和他工作的场所深深地吸引了。在玲子训练受伤时,小野寺去探望美呋,玲子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经历和烦恼,小野寺也谈了自己的过去和理想,互相非常地融洽。出于对小女孩美咲的关爱,两个人才能在大难临头之际有接触和发展的机会,因此说小女孩美呋是他们爱情的纽带。在送走美咲后,小野寺向玲子表白了“我想跟你、美呋三个人一起生活”。但是玲子极其矛盾,一方面渴望得到幸福,另一方面,希望盡可能地挽救更多像美咲那样的孤儿。因此玲子拒绝了小野寺提出的三个人前往英国开始幸福生活的提议,两个人还发生了争吵。两个人的爱情面临着危机,这时如果小野寺只身跑到英国,那他们的爱情就结束了。


  (三)爱情的升华——死别


  由于玲子的拒绝,小野寺没有马上前往英国,不愿逃难的老母亲,失去亲人的美咲,横七竖八地躺在街道上的尸体,结城的死等,促使小野寺下定决心牺牲自己,挽救自己应该保护的人——玲子、美咲以及更多的同胞。在赴死之前,小野寺千辛万苦地找到玲子,亲耳听到了玲子表达“我并不是讨厌你,你来看我,我很高兴,但是我不知道怎样来表达我的心情(我是爱你的)”。在得到想要的答案后,小野寺给玲子留下一封信,欣然赴死。对于小野寺来说,死是值得的、幸福的。在小野寺准备乘直升机出发之际,玲子骑车赶来,两个人深情地拥抱就是他们的死别,让他们的爱情得到升华,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为什么小野寺能欣然赴死呢?除了爱情,这又和日本人的生死观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许对他们来说,生和死其实没有距离,一个人的生和死只是简单的轮回。


  三、结语


  《日本沉没》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值得我们研究。从思想上看,我们能够从中挖掘出很多女性主义的影子,她们有各自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以女性为主体的内核,来表达女性视角下的爱情观。总而言之,爱情是一种精神,而不是物质性的,不因“生”而存在,也不因“死”而结束,它是一种永恒,永远存在这环宇之中。影片赞美的就是这种精神层面上纯粹的爱情,同时倡导日本人看轻生死、尊重生死的独特的生死观。


  作者:李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