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新模式探究

2022-06-08

  摘要:社会实践是艺术类大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艺术品格,走向社会、实现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艺术类大學生的社会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建立双导师同指导新模式;挖掘社会实践服务载体,线上线下齐发力;注重点面结合,扩大社会影响力;搭建校企平台,拓展实践育人新路径,以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实践艺术类大学生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学教育质量重要的一环。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其的使命担当。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构筑实效性新模式,才能够更加扎实有效。


  1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社会生活。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就是一个锻炼自身成长成才的舞台。艺术类大学生更多是通过专业的社会实践,通过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艺术“范式”,赢得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


  1.1提升自身艺术专业技能,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实践,艺术类大学生属于实用性强、专业技能强、实践能力强的艺术人才。社会实践是艺术类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学习、成长和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艺术类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自身所学知识、发现技能疏漏和不足,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架构和发展方向,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健全自身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实现全面提升发展。


  1.2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艺术人格的必由之路


  文化理论知识是艺术类大学生积淀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知识积淀,难以培养高尚情操。艺术类大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艺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实践是链接知识与实践的必经之路,只有参加社会实践,磨炼意志,转变观念,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艺术人格的锻造铺好道路,获得社会的认可。


  1.3高校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提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经之路,以社会实践为媒介让艺术类大学生在接触、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展现新时代艺术生良好精神风貌。艺术类大学生在学校潜心钻研艺术技能,苦练本领,就是为了将来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通过社会实践这座“桥梁”,为艺术生打通了与社会接触的通道。


  2当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困境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许多亟须改进和解决的难题。现实社会中“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和搭建社会化实践平台的实际举措。”[1]


  2.1校内外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尚未有效结合


  当前高校还没有形成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为艺术类大学生指导的运行机制。大部分停留在由高校校团委、辅导员等带队开展社会实践的层面。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校外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也没有校外导师指导,形成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打游击”,管理不规范、不成系统的局面。有的艺术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是为完成上级任务,意义不大。在没有专业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大部分艺术生自身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社会实践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2传统社会实践方式相对滞后,对艺术类大学生针对性不强


  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相吻合,才能够促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发展相互促进。传统的社会实践方式更多主要是宣传、下乡会演、调查访问,这些社会实践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实践的需要,实践效果不理想。不同专业的艺术生对社会实践要求各有特点,不能等同划一。有的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时,缺乏统筹兼顾,统一部署,艺术类大学生实践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难以在专业学习上获得发展,也起不到真正服务地方的作用,无论对学校、对学生还是实践单位都没有实现共同发展。


  2.3社会实践基地不能满足艺术类大学生走向社会化需求


  艺术类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校方与实践单位联合共同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得以长期发展。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发展归根结底是资金投入问题,经费是制约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最大因素,开展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保障,而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所需要的器材、道具等费用十分昂贵,如果经费投入少成效不明显,如果投入多,学生、学校等难以支持。


  2.4艺术类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认识偏差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是有部分艺术生并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过程也是自身发展的过程,做到未雨绸缪。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只把社会实践当成是完成课程任务,被动参与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辩证地看待社会实践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3构筑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的新型模式


  构筑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的新型模式,最终目的是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培养艺术人格,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实施高校课堂作为艺术生入门学技能、掌握技能的主阵地,把高校的社团当作模拟社会实践的“练兵场”,把社区实践基地变成社会实践的“实训场”,把实现自身最终的就业岗位作为价值目标。


  3.1建立双导师制模式,坚持校内外导师同指导


  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指导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对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起到巨大作用。“调动专业导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地完成。”[2]校内的导师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多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技能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专业导师的指导,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技能提升、艺术人格的培养、开展社会实践效果非凡。校外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经验的指导,可以有效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克服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少走弯路,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因此,建立一种校内外双导师模式,坚持校内校外导师协同指导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一种整合社会资源,校内外共同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深遠。


  3.2挖掘实践服务载体,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提高自立自强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必要的锻炼机会,也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提供了依据与理论增长点。”[3]社会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独特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部分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实行虚拟网络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个渠道,通过微信、微博、校园易班网站等互联网载体,为艺术生社会实践事迹、公益活动作宣传。线下推出系列社会公益实践精品活动,把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事迹推向社会公众,推动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效开展,成为推动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发展的动力。线上借助网络平台推送,线下实地表演、行动等践行,做到线上线下共发力。


  3.3注重点面结合,扩大社会实践影响力


  高校加强校企等联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合作形式,学校与相应的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可以为对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的社会实践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有部分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尝试以一种新的形式推动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即通过高校课堂专业课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学校社团为载体,开辟社区实践基地,如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音乐学院通过学校社团把“小蚂蚁”“小雨滴”“百灵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做大做强,打造成为精品推向社会。学校推行定点实践基地与分散实践基地相结合,扶持重点团队,有专门老师指导、带队,同时也支持和鼓励骨干演出分队到不同地区进行公益演出等社会服务实践,重点发展一些可操作性强、可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效果良好的实践模式,统筹推动学校其他常规的社会实践活动协调发展。近年来,这些社会志愿团队,发挥艺术专业特长,开展了许多公益精品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注重点面结合,重点发展,统筹推动的新形式,扩大了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4搭建校企平台,拓%B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