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

2022-06-08

李秀华(威海职业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知识性子一体的“人生课程”,教学要求极高,要教会大学生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他人、面对自己,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法律素养和做人水平。为此教师需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凸显课程内容的“价值性”,切实让“基础”课成为最具教学价值和教学魅力的精品课程。

一感悟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基础”课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找准时代脉搏和人生坐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和可靠接班人。大纲指出:“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一门基础性理论课。

依据上述要求,教学过程要深入浅出,融入实际,融人生活,融入学生,使之生活化,案例化,让学生感到仿佛就是说的自己,急于知道,需要明白。例如,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杀人悲剧: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喝了宿舍饮水机里的水中毒,经抢救无效于两周后去世,实施投毒的犯罪行为人竟是黄洋同寝室的室友林某;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2004年2月13日至15日晚杀死4个同学后出逃,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曾两次被人下毒造成铊中毒而终生残疾,凶手至今仍未查明。再如,每年频现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令人痛心。对此,成长中的大学生真的应该思考点什么?“基础”课教师又该做何思考?尽管事发后人们着急给当事人扣上一个人格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标签,以降低自己心里的惶恐。武警总医院史字如是说:“作为心理医生我宁愿相信林某和马加爵等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严重的性格缺陷,一个小小的室友关系的一念之差断送了别人的性命,同样也要了自己的命。”然而,事实说明,只有高智商没有高情商的大学生,多是存在缺陷的半成品,急需做人修养方面的指导。

二凸显课程内容的价值性

“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内容要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把这些看上去高大远的东西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化,把教材变成人生导师、良师益友,既要重视知识性、真理性,又要重视应用性、价值性,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及其方法论自觉付诸人生实践,引导他们向“善”向“美”。

“真理性”就是教材的知识内容。“高校目前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具有真理性或科学性,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方面普遍规律的学说。”“基础”课教学必须突出“真理性”,把知识教授到位,通过真理性让学生从中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指导人生,信其道践其行。

“价值性”就是有用性,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理论都是有价值、具有有用性的,问题在于教师要把知识理论的有用性阐述明白,让学生感到“基础”课是满足大学生需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实实在在,并且随时随地可以使用它。如“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五句话二十个字,字面上都是“我在做”,实际上“我在做”中我也得到了很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学要在“我为他”中找出“我也为我”,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大家知道,当我们控制自己的言行与社会规则以及道德约束尽量保持一致成为一个‘好人’时,就会有效避免很多伤害,遵纪守法就会平安无事,违反法纪和道德都将遭到惩罚。”明白了这个理,做有道德的人就成为一种自觉自愿。

1 交往关系

这包括大学生与国家、与社会、与家庭、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关系”是人存在的根本,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人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各种需要、接纳自己、喜欢别人的。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谐,个人的生存成长就顺利,心里愿望就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又促使个人更加努力,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关系更加和谐。反之愿望就受挫折、需要就被剥夺,产生失落感,会孤独、冷漠、甚至失败。“基础”课教学要指导大学生个体交往的方法、社会交往的方法、网络交往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与国家、与社会、与家庭、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确立公民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友善意识、进取意识,追求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阳光,德智体全面发展。例如宿舍室友关系,首先态度上要重视,复旦大学的林某和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就是因为宿舍关系而引发了大问题。其次要悦纳自己,宽以待人。第三要以责人之心责己。第四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记住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优化自我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大学生需要打造优质的自我,以优质的自我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基础”课要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具有开拓的视野,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胸怀,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注重修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要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真正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 和谐相处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养,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与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决定了这个群体能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站在时代前例,引领时代发展。和谐相处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互惠互利、彼此促进、共同生存的状态,其基本准则是:“修身,加强自我修养,内心快乐充实,懂得包容和自律;爱心,爱身边的人,爱生活,爱自然环境;行为,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自己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环境。

4遵守底线

“基础”课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基本底线,让他们清楚做人必须守住这个底线,这就是遵纪守法。要帮助大学生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组织、每个个人的活动都必须依据法纪准绳,在法纪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觉做到明纪、知法、守法、用法。

5 四有目标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基础”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过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感受“四有”的价值性,引导学生认识“四有”是优秀人才的标准,在当代青年人中,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谁就是人才,谁就会有所作为。 三探索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依据“基础”课课程性质和教学特点,实行“互动教学”模式——即”讲授、问题、研讨、结果”,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讲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就是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就是教师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基础”课是教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心灵智慧、追求幸福人生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才能有学生高水平的学习,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不是头脑自生的,而是靠学习得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和社会功利化倾向的冲击,教学必须把真理性教深教透,把价值性挖掘凸显,“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丰富知识美化心理,用良好道德善待人生,用法制精神保障事业,用友好心态友好他人,用优秀能力奉献社会。”使“基础”课教学成为最具时代性、最具感染力、最具魅力的课程。

2‘问题

“问题”是学好“基础”课的关键环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相关社会热点、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困惑等提出疑问,通过疑问和释问、思考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和欲望。掌握、深化、升华知识理论,实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操作过程包括教师课前准备,主要是有关资料和预设问题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主要是预习课文和提出问题准备。课堂实施,主要是整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观点,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知识理论理解的深化和升华。

3研讨

组织“基础”课学习研讨会,针对学习中的社会热点、知识理论、实际应用等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达成观点碰撞、融会贯通、理解升华。研讨会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可以邀请教师和专家举办讲座,一般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为宜。通过研讨让学生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社会现状、政策规定等,开拓眼界,了解前沿动态,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启迪他们的科研智慧。

4 结果

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最终都会形成一个结果。“基础”课教学结果的评价尤其需要科学、合理、有效。基本原则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按照科学的标准,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给予价值判断。我们实行的是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行为的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案。课本知识理论考试为“学得好”,满分为70分;实践行为考试为“做得好”,满分为30分,包括提升自己、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三个板块。每个板块满分都为10分,每个板块都分为5个等级记分,优秀10分,良好8分,中游6分,一般4分,较差O分。每个板块都分为5个等级,0次为较差,1次为一般,2次为中游,3次4次为良好,5次以上为优秀,记录记分由学生自己、班委会、学生会实时跟踪完成。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