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关于高校贫困生人际关系的调查分析

2022-06-08

杜磊(浙江中医药大学)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全国在校贫困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经济原因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具有社会资源的低分配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抗挫折能力的脆弱性等特点。他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怀对象,关系着大学校园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因此,研究他们的人际交往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本文研究高校贫困生人际关系问题,参考众多文献中的相关问卷,综合比较,制定出了研究本文所需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浙江省某所高校的几个学院,然后将问卷分发给其中已经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共发出问卷100 份,收回100 份,有效问卷98 份,样本的有效回收率为98%。

一 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情况调查

表1 的数据表明,在接受调查的贫困生里面,53.07%的贫困生乐意跟非贫困生交往,46.93%的贫困生不太乐意跟非贫困生交往,而78.57%的贫困生乐意与贫困生交往,只有21.43%的贫困生不乐意与贫困生交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贫困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他们比较乐意跟自己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成长环境差不多的同学交往,而将近一半的贫困生不太愿意跟经济条件、生活水平、成长环境优于自己的同学交往。通过以上数据,我们经过分析得出以下观点:其一,自尊心,贫困生同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交往,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难免会有一些消费行为,囊中的羞涩更加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过多地跟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交往。其二,共同语言,跟生活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交往比较容易有共同语言,也更加容易成为好朋友,在分享相同经历的同时,帮助彼此建立牢固的友谊。

表2 数据表明,在主动跟周围同学交往、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方面,80.61%的贫困生有想法,也有行动,15.31%的贫困生想过,但没有付诸行动,只有4.08%的贫困生没想过,也没付诸行动。说明绝大部分的贫困生都想跟同学交流,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社交需求排在第三位。舒茨认为,个体在人际互动中,有包容、支配和情感三种基本的需要。因此无论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需要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自我满足与自我价值。

表3 数据表明,在遇到困难寻求倾诉方面,72.46%的贫困生首先会向老师、室友、同学等倾诉,27.54%的贫困生无人倾诉。分析原因,一是大部分贫困生都是来自于农村或者偏远的地区,从小到大所生活的环境跟城市里面的学生有着天壤之别,有些贫困生在上大学之前可能连火车都没有坐过。进入大学之后,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想参与,但是跟城市里出生的孩子相比,在能力素质、交际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部分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然而越自卑就越不敢跟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越自卑也越容易封锁自己的交际圈,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找谁帮忙。二是贫困生经常会遇到的困难可能就是经济困难,面对大部分同学都不用为生活发愁,而自己经常要为日常的开支发愁,难免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从而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压抑、嫉妒、虚荣、羞怯的心理。即使有困难也不好意思跟老师或者同学说,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或者怜悯。

表4 数据表明,在班级里有没有人老是跟自己过不去方面,52.04%的贫困生从来没有,而47.96%的贫困生选择了有。说明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会用异样的眼神打量贫困生,认为他们是乡巴佬、土气,把贫困生归为另类,在生活上、学习上经常排斥贫困生,跟贫困生作对。另外,贫困生由于种种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不能很好地把握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在交往过程中感情反应不能够做到适时适度。比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反应冷漠,或者不合时宜地强烈反应,这些都会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结论与建议

由于经济条件以及生活阅历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心理负担比一般学生重得多。贫困生容易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从而变得敏感多疑、沉默寡言,导致沟通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和谐。于是形成了自尊而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双重性格。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贫困生缺乏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高校贫困生中出现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外在物质上的原因,也有内在精神上的原因。因此,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培养相结合,依靠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力量,多管齐下,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 完善贫困生认定制度,提高贫困生的满意度

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采用的是由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贫困证明,以此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基础。学校可以派相关工作人员到部分贫困学生家庭所在地对贫困生资料进行核查。另外学校在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公平、公正的同时,还要加强贫困生的动态管理。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信息反馈机制,对建档的贫困生实习动态管理,对于学生反馈上来的日常消费行为不符合贫困生身份的贫困生,给予其批评教育、贫困等级降档,甚至取消其贫困生资格等严厉处罚。

2 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

高校应当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贫困生资助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性强的资助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学校- 学院- 系三级资助管理机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升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展。除此之外,高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勤工助学、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不断提高贫困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只有加强贫困生自身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从物质层面资助到精神层面资助的转化,才能让贫困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拓宽贫困生奖励渠道,鼓励贫困生积极进取

完善各种奖学金制度,除一般的奖学金外,高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贫困学生奖学金”,奖励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这类奖学金的设立,可以极大地激发贫困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部分学习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贫困生得到资助。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通过优秀贫困生的模范作用,鼓励贫困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4 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精神解困

国家、社会及学校对贫困生制定了诸多的优惠政策,采取了帮扶措施,但是主要都是集中在经济解困的层面,因为经济解困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也绝不能忽视对贫困生的精神解困等相关工作,应该多考虑他们在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要。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团体心理辅导寄于活动当中,帮助更多的贫困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给贫困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杜磊.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教书育人,2013(11):8-10.

[2]杜磊,孙文菁.高校贫困生生活质量、消费观念调查分析———以浙江省某高校贫困生为例[J].教书育人,2014(11):10-11.

[3]张妍,齐兰芬,张敬茹.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现状调查———基于学生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21-2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