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大学生浅阅读透析大学精神危机

2022-06-08

张瑞芳

(青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大学精神主要表现为修为精神、修学精神、求真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关怀精神,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是大学精神的折射.本文仅从浅阅读透析大学精神面临的危机,希望大学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重塑大学精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浅阅读;大学精神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49-03

科学技术进步,电子产品成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普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些都在悄然无声地改变大学生阅读方式.大学生采用浅阅读的阅读方式,正侵蚀着大学精神.

1 浅阅读

1.1 界定

有学者认为:浅阅读指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浅显浏览替代传统“青灯黄卷”的经典阅读.[1]可分析其不精确之处,浅阅读并不是阅读主体不思考,是思考较浅显,大脑参与程度不高.有学者认为:浅层次甚至娱乐性为终极追求的阅读.表现:速读和缩读;读图时代;崇尚时尚和轻松阅读;网络取代纸质图书.[2]界定中,可分析只强调阅读形式特点:快、现代媒介,并没提高阅读效果.本文认为浅阅读是指读者从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阅读主体参与程度不高,对阅读语言和符号理解程度低,停留在了解或大概层面上.[3]

1.2 特点

1.2.1 大脑参与程度低

浅阅读内容浅显,不需阅读主体耗费大量脑力;手机和网络阅读等电子版页面承载信息量有限,求快感,没深思文字背后深刻含义和隐含价值观.

1.2.2 知识含金量低,系统性差

以娱乐性为目的,引发人深思的知识少,因而知识的价值含量低;“碎片性”、“零散性”,知识结构单项度化、残缺.

1.2.3 阅读效果差

大脑参与程度低,由视觉看到的信息和知识处于“知”层面,达不到理解和探索,效果差的.

1.2.4 功利性

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只浅显性阅读“有用”书籍,考取资格证书,只掌握应试技能和知识.

2 大学精神

何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约束着大学行为,显示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大学精神下个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4]本文认为大学精神主要包括修为精神、修学精神、求真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关怀精神.

3 浅阅读对大学精神危机的表现

3.1 忽略修为精神

修为精神主要指修身和修心.修身,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大学生要修身和涵养,流行速成的浅阅读与修身背道而驰,很难静下心来研读有价值的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其营养是浅阅读无法比拟的.修心,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博大的胸襟靠阅读、品味有益书籍培养起来.

3.2 淡化修学精神

修学为本,探索求知是大学生的信仰和追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要求大学生平时要多读、多品味.读书时要提炼观点,形成独特思想.但浅阅读使大学生无法做到这些.

3.3 淡忘求真精神

在浅阅读成为大学生普遍阅读方式的背景下,浮躁的心态使大学生急功近利,给大学的求真精神即追求真理带了不良影响.浅阅读使大学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宽的视野,使其在追求真理面前望而却步.通过读书培养深厚的文化素养,追求真理,树立责任意识.

3.4 丧失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闻朔指出,包括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独立人格.[5]?独立人格是“君子群而不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浅阅读盛行,大学丧失了独立精神财富,成为社会的附庸.

3.5 侵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指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一代代学人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理念改造、发展大学,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6]虽强调大学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但也靠自己的努力,多读、思、疑、实践,才能培养创新潜质.阅读主体大脑参与程度低,侵蚀着创新潜质和创新能力,会使大学的创新精神日渐衰退.

3.6 削弱人文精神

大学的关怀精神即人文精神,指大学所倡导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己关系时的价值观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7]强调人的价值、精神和心灵追求,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浮躁心态使大学生越来越现实.马加爵事件,黄洋投毒案,类似的发生在校园里.人与人互争既得利益,缺少人文关怀是悲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4 挽救大学精神危机的对策和建议

4.1 学校层面

4.1.1 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和谐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为师生提供良好读书环境,形成浓浓的读书氛围,书香之气陶染学生,使其自觉读书.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可见,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熏陶要比被动接受教育更深刻”.[8]使学生体悟自然之道的过程中,涵养性情,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心灵境界.

4.1.2 制度建设

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师生行为.高校应建立师生阅读制度.促进大学生阅读,读书质量.

4.1.3 课程

课程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改变浅阅读的重要途径.

4.1.3.1 大学人文——国学经典课

经典指有特定生命力,经过历史考验,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遍接受,或是专业领域根源的知识.具有典范性和专业权威性,刊载了该领域内最基本和最根源的知识.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主流看,经典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的历代中国人公认的各种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体现了孔子“王心圣意”“微言大义”[9]经典具有教育意义,深入洞见宇宙人生之根本,生命力亘古常新,能启迪智慧,涵养人性.

4.1.3.2 通识课

通识课指除专业之外的基础课,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可开设《悲剧鉴赏课》,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用的是由各种雕饰提供的语言,不同的雕饰在不同的部分;方式是通过动作而不是通过叙述;引起怜悯和恐惧,导致情感净化”.[10]

4.1.4 发挥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育人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交流的中心和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大学生阅读的重要力量.提供丰富、高质量、开放共享的信息,满足师生多样化阅读需求,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发挥教育和引导功能,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和素养,也是高校图书馆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11]

4.2 教师层面

4.2.1 潜心阅读,立德化人

教师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和践行者,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性.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涵养自身,沉潜生命,览群书,潜心思考,躬身践行.

4.2.2 推荐书目

有些大学生不知读什么书拓展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升修养.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推荐书籍,引导方向,推荐书目.

4.2.3 指导阅读

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后,要指导大学生如何阅读这些书,并不是仅仅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如何欣赏书目中精华部分,使知行统一.

4.3 大学生实现阅读自觉

阅读自觉指阅读主体在无意识投入条件下,对阅读内容的客观掌握和理性沉思,对情感的体验,过程的享受,最终形成自觉的文化信念.”孔子“上学下达”之道可引领大学生实现阅读自觉.

4.3.1 下学是根基

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过程中,经过时间淘洗,沉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知识迅速更新和信息瞬息即变的时代,要以谦恭的下学态度践行阅读自觉.

4.3.1.1 树立正确的阅读自觉观

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史是其阅读史.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有长远的发展,先“成人”后“成才”,阅读自觉是大学生“成人”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大学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修养,领会“成人”的道理.要有长远眼光,静心深思,实现阅读自觉.

4.3.1.2 融会贯通科学和人文知识

大学生要自觉阅读科学和人文书籍,掌握科学和人文知识,将科学理性和人文感性结合起来,潜心反思,在“博”知识的基础上达精神之雅,促进全面发展,增加创新潜质,成为复合型人才.

4.3.1.3 体悟我国文化精髓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融为一体.大学生要在自觉阅读我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品味精髓,化为行动,融入生活.在体悟我国文化过程中明心见性、陶染情操,提高修为.

4.3.1.4 汲取西方文化精华,借鉴其文化价值

阅读西方文化时要自觉思考,批判接受其文化价值观,汲取精华,全盘接受,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以科学态度博采其精华,自觉与我国文化融合,不断创新.

4.3.1.2 上达是根本

大学生以谦恭的态度下学,最终目的要实现上达,对下学的知识分析整合,最终形成独特见解,达到学、思、行统一.

大学精神是大学灵魂,无形财富,可通过各种有形形式表现出来,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若大学人普遍采用带着思考、怀着崇敬的心态和提升自身修养品味的阅读方式阅读经典名著,会使大学精神日渐丰盈,滋养大学人.通过大学人特别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改变不良阅读方式,挽救大学精神危机.然而,改变大学生浅阅读的阅读方式,只是挽救大学精神危机的一方面,其他方面如重新认识大学的性质,确立正确的大学理念.然而,要改变原有的阅读观和阅读方式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

——————————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柳斌杰.“浅阅读”凸显出版业文化使命[EB/OL] [2009-08-28]http://culture.?people.Com.c/GB/22219/618366/.html/.

〔2〕蔡红,唐秀瑜.“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深度选择[J].图书馆,2007(3):42-44.

〔3〕周亚.“浅阅读”概念界定及相关分析[J].理论探索,2013(8):20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0:1.

〔4〕〔6〕〔7〕刘宝存.何理念为大学精神[J].高教探索,2001(3):13-14.

〔5〕闻朔.何为北大精神[M].东方文化,1999.84-88.

〔8〕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10.43.

〔9〕达朝红.谈图书馆:经典文献导读工作[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1):105.

〔10〕章安琪.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7.

〔11〕钱小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及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情报,2010(9):14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