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2-06-08

刘 静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常用的手段之一,这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冲击,尤其是造成了我国税收收入的减少.本文首先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移定价的目的及其主要形式,之后又描述了转移定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我国的转移定价提出了应对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影响;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96-03

在世界经济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跨国公司越来越频繁地活跃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舞台上.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投资力度上,都在逐年增加.据统计,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为跨国公司贸易额.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在集团内部进行贸易,而且贸易数额巨大.

目前,世界上很多著名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比如壳牌,宝洁,诺基亚等等.这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设备等等.但是,作为一个经营中的企业,他们需要获得最大的利润以及降低公司总体的税收和负债额.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利润,现在大多数跨国公司常常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而转移定价则是他们目前使用最多的一个工具.这种行为无疑将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很严重的冲击.因而,如何有效应对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转移利润这种行为,已成为当务之急.

1 转移定价概述

1.1 转移定价的概念

转移定价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实现集团总体的利益最大化,与其关联企业或附属公司间采取的内部交易的价格,它是跨国公司内部,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代产品,提供商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活动所确定的一种不同于市场公平竞争的价格.这种价格不是由买卖双方在公平的交易原则下确定的,也不是根据外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确立的,它更多的时候是为了一些商业利益,比如逃避税收的目的,经由跨国公司总部的决策人员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人为确定的一种交易价格.

1.2 转移定价的目的

1.2.1 逃避税收,减轻赋税

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都设有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而各个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所处的地区赋税条件不同,有的在高税区,有的在低税区.故而跨国公司利用不同地区税率、税制的差异区别,通过转移定价从而实现利润的转移,逃避税收.

跨国公司常常利用各地征税条件的差异,来调整跨国公司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利润分布,从而削减公司整体的赋税额.例如:在B国,公司所要缴纳的税收比A国低,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母公司就可以规定,将A国所在的子公司的产品低价销售给B国所在地的子公司;又或者抬高B国子公司产品的价格,再卖给A国子公司,于是B国子公司的利润提高了,而A国子公司的利润下降了.简而言之,即利润从税率高的国家子公司转移到了税率低的国家子公司,于是在整体上,减少了整个公司应该缴纳的税额.

1.2.2 开拓新市场

跨国公司可以利用转移定价,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从而抢占市场.通常,跨国公司选择以相对低的价格向东道国的关联企业供应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劳务以及技术等,关联企业再以比竞争者低一些的价格在东道国的市场销售,最终获得开拓市场的目标.

1.2.3 规避风险

跨国经营活动总是伴随着外汇风险,实行浮动汇率之后,汇率变动频繁,这无疑增加了跨国公司在经营中的外汇风险.因而,跨国公司为了减少因为汇率变动可能会带给整个集团的损失,会选择利用转移定价,将有关利润提前调回,将汇率贬值的国家中子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其他汇率升值的国家,最终实现损失最小化的目标.除此之外,东道国政治不稳定,这必然会影响到东道国的子公司,这时,该子公司从国际企业购买到的产品的价格将高于外部市场,而同时,跨国公司将会向该子公司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以此将资金转移出该国.这样就会使得该地子公司的财政陷入赤字的状态,最后成功地将资本从政局动荡的东道国调回本部,避免进一步损失.

1.2.4 逃避东道国的管制

东道国的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外汇管制、经营管制等.为规避东道国对于最终产品价格的管制,子公司从跨国公司购买到的产品的价格将高于外部市场所制定的价格,于是子公司的销售成本就被提高了,子公司在东道国的市场上以高价出售该产品,最终子公司将赚取高额的利润.其次,跨国公司为了把资金转移出来,往往选择压低税后的利润额,进而规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

2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现状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经历了3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也在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国外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最直接形式,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世界500强公司中的400多家企业已经在中国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或代表机构.而已经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更是选择进一步投资,雀巢、卡夫、高盛、福特、宝洁等纷纷追加在中国的投资规划,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投资的规模.

2013年,中国吸收外资124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2014年全年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3778家,同比增长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的增加,跨国公司公司利用转移定价在我国谋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也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利用它拥有的进口控制权,用较高的价格从国外附属企业买入很多我国也拥有,并且与之相比更加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半成品等,跨国公司子公司再以相对于我国国内市场相似产品的平均价格而言更低一些的价格进行销售,以便更多地牟取利润.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每年都因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而损失大量的税收收入,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尽管如此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外资企业入住中国,企图利用转移定价牟取超额利润.

3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当前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时期,跨国公司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利用转移定价对中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3.1 减少了中国的税收收入

我国的外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可以享受10%-24%的优惠汇率.这一税率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太高,但是仍然高于百慕大、开曼群岛等避税地的实际税负.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采用“高进低出”的方式将中国子公司的利润转移至税率较低的国家或者地区,从而避免我国较高的税负.这样的结果导致我国税收收入大大减少,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税收利益.

3.2 侵吞了国内合资者、合作者的利益

外资企业分为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而外商通常会选择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作为他们在华投资的主体.对于中外合资企业来说,中方合资者按照股权比例来分享利润;而对于中外合作企业来说,中方合作者按照合同规定的利润分配比率来分享利润.虽然利润是中外双方分享的,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决定权以及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外商投资者手中的,因而一旦外商利用转移定价,就可以轻易使合资、合作企业的利润削减,乃至出现了负利润的存在,这种局面致使中方的利润日益减少,相反地,外方公司的整体利益却是增加的.

3.3 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造成不公平竞争

中国吸引外资的初衷是在获得利用外资带来的直接收益的同时,也能发挥“三资企业”的关联效益,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技术的进步等等.但是跨国公司屡次使用转移定价,使得外商投资代理的企业关联效应也在很大程度上下降了.跨国公司为了侵占东道国市场,挤压竞争对手,经常以低于外部市场的价格来贩卖产品.这给同类型的企业造成了威胁和伤害,阻碍了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公平竞争.不少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分支机构,为了达到其倾销的目的,常常利用转移定价的方式,这种行为必然会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另外,通过转移定价避税的企业,因为他们实际上缴纳的赋税额是低于正常的赋税水平的,因此,从某些层面上来说,他们获得了不正当的竞争优势.

3.4 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华跨国公司经常利用转移定价的方式将利润从我国子公司转移出去,导致很多跨国公司表面出现严重的亏损情况,这无疑会影响其他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市场的判断,使得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受损.另外,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遵循价格规律和市场价值,但是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时常制定以低于市场的正常价格的价格来销售产品,使得价格无法反映出产品的实际价值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在对本国企业造成冲击的同时,还破坏了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4 中国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对策

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逃避税收、抢占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常用手段之一.如果我国没有有效地防范措施,对我国的损害将日益增大.为了减少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我国必须建立一套防御体系来防范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行为.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跨国公司对于转移定价的运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规避税收,最大限度的提高本集团的利益.因此,我国要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行为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健全税法制度.对于转移定价行为,需要颁布明确可行的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力,使税务机关有明确的税务条款来专门处理有关转移定价的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参考国际上有关转移定价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跨国公司钻法律的空子.除此之外,还要尽快加强反避税制度的建立.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完善与转移定价相关的法律法规.

4.2 提高合资、合作企业中中方的自我保护能力

因为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为投资主体,而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由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遭受的损失较大,所以中方企业应该继续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以免在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的过程中遭受过大的损失.所以,中方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4.2.1 加强对经营权的控制

中方企业应当加强对合资、合作企业经营权的控制,尤其是公司的营销权,不能使主要的经营权、决定权全部落入外商手中,要改变完全由外方“包买包卖”的局面,争取占有话语权.中方应当在合资、合作企业谈判时,寸土不让,夺得主动权,防止外商滥用转移定价.

4.2.2 主动学习核心技术

在外商投资者投资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些核心技术,目前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中方企业与外商合作的同时,应当使相关技术人员主动学习这些核心技术,以免合资、合作企业的局面全部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减少对外商的依赖,这样才能避免跨国公司因为转移定价而给中方造成的损失.

4.2.3 完善企业自身的监管制度

为了避免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将公司的利润转移出去,中方应该定期查账,审核账目是否符合,并且关注公司与其他关联公司之间的联系.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后都会反映在财务部门的账目表上,因此中方应当聘请一些精晓该业务的财务人员,让他们参与到金融部门的决策过程当中,把握企业的成本核算及收支项目,并且对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资金转移及利润分配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管理.

4.3 应用网络技术加强海关监管力度

中国加入WTO以后,网络科技技术也在日益地发展.税务部门应当建立搜集国际市场价格资料的信息系统,搜集国际市场上关于产品和服务的供求情况,使得国内信息价格与国外信息价格互通,及时地更新数据信息,该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海关、税务部门可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报价和账目进行及时地检查,只要一出现转移定价等转移利润的行为,海关部门必将采取惩罚措施,决不容忍.

另外,我国还应该提高对海关税务人员的标准及要求,提高相关部门人员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加有力的加强海关的监管力度,防止跨国公司采用转移定价等方式逃避税收,造成我国税收收入的损失.

4.4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行为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仅靠一个国家的法制法规或者其他防范措施是很难完全防范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行为的.因而,我国为了更好的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行为,应当积极地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学习其他国家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先进的经验,共同来抵制转移定价这一行为,尽量减少因为转移定价而造成的损失.其次,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我国更加及时和有效地收集价格信息,为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和资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鹏.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政策[J].甘肃农业,2006(6):295-295.

〔2〕周谦.浅议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的制定[J].大众科技,2010(4):108.

〔3〕张辑.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中国物价,2007(9):16-19.

〔4〕朱森森.跨国公司转移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经贸,2009(6):10-11.

〔5〕梁峰.试论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J].税务与经济,2000(3):65-68.

〔6〕王俭.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实施及应对措施[J].国际经贸探索,2002,18(1):46-4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