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学生“中国梦”愿景调查及路径探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2022-06-08

王继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摘 要: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33名在校大学生的非结构性,半结构性访谈,探究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及圆梦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国梦愿景有疏离型、迷失型、牺牲型、共赢型四种类型。理清四大类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对创新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实现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圆梦;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42-03

自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概念后,中国梦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中国梦更是备受学界瞩目。然而,目前学界对大学生中国梦的研究大多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向进行研究,没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中国梦的愿景进行研究。《现代汉语大辞典》(第5版)对愿景的解释是“所向往的前景”。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从字面上涵盖了两层意思,第一是大学生中国梦现阶段希望实现的愿望,第二是大学生中国梦的远景,即随着未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实现,大学生在此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梦想。从组成上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由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和大学生中国梦共同愿景构成。本文以扎根理论这一社会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大学生中国梦愿景调查分析,建构出一套完整的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理论,以此创新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实现路径。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两位学者在1967年提出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在质的研究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扎根理论是对经由系统化搜集的定性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浓缩提炼,进而形成暂时验证过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1]。扎根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2]。与量化研究方法不同,扎根理论是在经验资料基础上得出理论构建,采用自下而上、从实际具体事件中提炼理论的方式,结合文献阅读和不断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系统收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发现核心概念并以此建立理论[3]。本文以扎根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充分利用扎根理论的优点,探究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以此为大学生中国梦的圆梦提供路径选择。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见图1[4]。

(二)样本信息

本研究采用问题聚焦访谈法,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被访者共计33位,有效访谈案例30个。男大学生15人(50%),女大学生15人(50%);汉族大学生24人(80%),少数民族大学生6人(20%);大一9人(30%),大二12人(40%),大三6人(20%),大四3人(10%);非211、985本科院校15人(50%),专科院校9人(30%),211或985高校6人(20%);城镇大学生18人(60%),农村大学生12人(40%)。

将访谈内容整理成逐字稿,合计152321字。从30名大学生的访谈资料中随机抽取20份用于扎根分析,剩下的10份文本资料用于扎根理论饱和度检验分析。扎根理论在数据分析时有其普遍试用的操作程序。扎根分析的操作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开放编码(开放式登录)、主轴编码(关联式登录)和选择编码(核心式登录)。

二、研究结果

1.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的集体主义感强烈。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愿景构想,表现出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这证明大学生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梦的中国化[5],因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学生中国梦共同愿景是五千多年的民族精神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促成的,它深深扎根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中。

2.大学生中国梦愿景越来越注重追求自身幸福。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大学生内在地追求自身幸福。在访谈中,受访大学生的中国梦愿景表现在大学生愿意自我构建美好中国梦,也就是说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中国梦的征程中,即使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但只要他们为此而努力过,内心就会具有充实感和幸福感。

3.少数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内卷化渐增性。内卷化是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提出用以形容一种内部不断细化的文化现象的学术术语,简言之就是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进步。当前少数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内卷化呈现渐增性,大学生中国梦内卷化渐增性是指大学生中国梦的总量不断增加而大学生中国梦难以实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的特性,表现为一个大学生中国梦美好愿景与大学生中国梦实现困境都在持续增加的过程[6]。访谈显示,虽然大学生中国梦美好愿景不断增加,但是少数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感、认同感、传承感、实现感的内卷化困境也在不断增加。

三、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的模型建构

通过对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的模型建构分析,横轴以集体主义为维度,纵轴以个人主义为维度,自下而上、自左往右由低到高,划分出四种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它们是疏离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迷失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牺牲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共赢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不同的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与此同时,相应的也就具备不同的行为特征。(见图2)

1.疏离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以注重个人主义,漠视集体主义为特征。疏离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的大学生一般片面追求自我幸福快乐,忽略国家集体价值和利益。

2.迷失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都受到漠视为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既不去追求自我幸福,也不以国家价值为奋斗目标。迷失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以社会消极化潮流合法化自己的疏懒、合法化自己的无责任感,他们是自我迷失、自我堕落的大学生群体拥有的中国梦愿景,当然这种愿景也不能称之为愿景。

3.牺牲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以注重集体主义和轻视个人主义为特征。这种类型的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国梦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终身。

4.共赢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以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实现为特征。共赢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是官方版的中国梦愿景,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三位一体梦。符合“社会主义最核心东西就是人民的幸福”[7]这一正确判断。在共赢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下,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实现是并举增长的态势。

四、结论

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异彩纷呈,构成大学生中国梦愿景梯度形态。所谓大学生中国梦愿景梯度形态是指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由低到高分为三个梯度,每一梯度相应的由若干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组成。第一梯度指的是个人维度的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如找到令人艳羡的工作的中国梦愿景、美满婚姻的中国梦愿景。第二梯度指的是社会维度的大学生中国梦愿景,以社会正义中国梦愿景、诚信友爱中国梦愿景为典型。第三梯度指的是国家维度的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其中富强中国梦愿景、民主中国梦愿景为其核心内容。第一梯度构成了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第二梯度和第三梯度组成了大学生中国梦共同愿景。

2.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个体脱嵌出传统社会,少数大学生中国梦愿景呈现大学生中国梦疏离性特征。“大学生中国梦疏离性”是指“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某些大学生国家集体利益意识日益淡薄,与传统家国一体梦、集体主义观和群体社会关系渐行渐远,失去家国责任,疏离国家梦、民族梦、社会梦,却只为个人梦而努力”[8]。

五、建议

(一)尊重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是实现大学生中国梦共同愿景的前提

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是大学生中国梦共同愿景的基础,大学生唯有具备了美好的个人中国梦愿景才会为共同愿景努力。鉴于此,尊重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要求不能对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泛泛而谈,更不能达到脱离人间烟火的虚幻高空,使得大学生对中国梦共同愿景产生审美疲劳的消极情绪化现象,让他们误认为大学生中国梦共同愿景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导致大学生失去为共同愿景奋斗的激情。因此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要接地气,要丰满有血肉。同时需防范大学生个人中国梦愿景用功利主义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外衣美化自身利己的现实内核,不能将大学生中国梦个人愿景等同于个人功利主义。所以,既要尊重大学生中国梦个人愿景,也要警惕疏离型大学生中国梦愿景的泛滥化。

(二)培育实干圆梦的社会氛围,坚定中国梦理想信念

梦想的实现从来都需要艰苦的奋斗,离开“实干”只知道无意义的“空谈”注定梦想只是一个虚幻体。美国梦对我国大学生的启示就在于美国梦在内容上,强调成功的必然性和付出的重要性[9]。为此,将“实干”精神融入社会,培育实干圆梦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脚踏实地奋斗,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当然,全社会需协同培育具有乐善好施精神的社会支持系统[10],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支持和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让大学生都敢怀有梦想、都敢为梦想奋斗。成功绝非一蹴而就,大学生自我中国梦在苦苦奋斗之后仍有可能失败。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三个自信”,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1],对处于失败中的大学生能赋予中国梦理想信念支持,激励他们为中国梦矢志不渝奋斗。

(三)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是是实现大学生中国梦的必由之选

大学生往往不缺乏中国梦美好愿景,但有了美好的愿景而不去奋斗,那只是临渊羡鱼。埋头苦干和坚韧不拔是实现大学生中国梦的必要条件。祖国广大的大西北、广大的农村地区在召唤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基层广阔的舞台赋予大学生无限的机会去实现大学生中国梦。对一名大学生而言,只有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西部去,才能书写人生璀璨华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Strauss A,Corb in J.质性研究概论[M].北京: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2.

(2)冯生尧,谢瑶妮.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化研究方法[J].现代教育论丛,2001(06).

(3)Glaser,B.& Strauss,A.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icago:Al-dine,1967.

(4)王红霞.中小学名校长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22).

(5)(6)王继承.大学生中国梦的建构分析——基于一性二轴的分析框架[J].改革与开放,2014(13).

(7)万俊人.什么是幸福[J].道德与文明,2011(03).

(8)王继承.大学生中国梦疏离性的成因与风险[J].文教资料,2014(12).

(9)周显信,卞浩瑄.“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J].探索,2013(2).

(10)王继承.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大学生中国梦的启示[J].学理论,2014(30).

(1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徐阳)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