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产学研合作动力及面临问题的思考——基于高校视角

2022-06-08

唐 卓1陆松新2

(1.西华大学 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西华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610039)

摘 要:产学研合作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模式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和高校的青睐以及政府的重视。高校作为产学研创新联盟主体之一,能否在体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是产学研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文章探讨高校在产学研模式中的合作动力及受到的约束,为解放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提高创新联盟质量提供参考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产学研;问题及对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05-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唐卓(1990-),男,汉族,四川宜宾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陆松新(1989-),男,汉族,江西鹰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1 前言及综述

目前,有很多学者进行关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也作出了相应的探讨。王章豹、祝义才(2010)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教自身发展的需求相比,其规模、层次、水平、效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学、官三方面也都存在某些阻滞产学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制约因素。陈劲(2014)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的现实环境,提出了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

从微观角度来看,卢仁山(2010)提出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勇于担起创新主体的重任,选择合适的能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前介入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建立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柔性利益分配机制,妥善解决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产学研各方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周敏(2014)基于企业视角,从经费投入、技术创新链条上企业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分析了政产学研用合作现状。那么,高校作为合作创新主体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如何解决在同其他参与方合作中所受到的约束,还可以进一步地探讨。

2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动力

高校是新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而技术创新正是企业极度需要但又十分匮乏的资源,增强产学研合作,共享校企资源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成效。毫无疑问,产学研合作也同时能为高校带来诸多收获。

2.1 产学研合作有助于高校学科发展

过去高校的学科研究,往往追求研究领域广泛,追求高数量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高精尖”学术成果并不多见。产学研合作就要求高校的研究成果要满足企业的需求,随着市场化分工越来越细,各领域研究范围逐步覆盖,高校研究不得不在保证研究领域广博的同时,向深入探寻,从而推动高校学科由面向点纵向开展。

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应当以“实用性”为原则,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技术传授,都应当追求让学子“学以致用”,否则高等教育就失去了教书育人的基本目的。学校和社会的脱节让高校成为孤立的象牙塔,一方面,学校传授学生海量的信息和知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毕业生的素养并不十分满意,常常还需要通过二次培训上岗。

2.2 产学研合作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优化

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够找到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诉求点,更加高效科学地进行人才培养。高校学生和研究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考,有利于启发他们将所学所想致力于所用,提升高校人员的学术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

2.3 产学研合作有助于高校研究平台建设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国家划拨的研究专项资金很难满足各学科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各领域所需要的研发设备和研究场所,高校也很难做到一应俱全。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补助,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3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产生的问题

3.1 内部问题分析

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往往集中于“短、平、快”,即研发周期短、技术难度低、技术转化快的项目,此类过于单一的项目合作方式可能带来三方面问题。一是导致高校和企业合作期短,双方建立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企业高校之间沟通和信息交流不够,难以形成高度信任;二是围绕企业所在领域的深度合作不够。企业往往只是暂时解决了某一个棘手的问题,对于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链上的高端问题,或者关键的重大技术难题并没有得以解决;三是合作的项目缺乏足够的构思和调研考察时间,导致合作成果并不能满足企业市场需求,没有提出最适宜的问题解决方案。

高校通常更加注重纵向科研项目、学者的论文质量和数量,而对于横向科研项目,考核权重则明显偏低,横向课题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带来的收益没能在评价体系中得到客观反应。另一方面,很多的企业在高校找不到社会需求的科研成果,而高校做出的一系列成果,仅仅“纸上谈兵”,停留于学术层面,很难商业化形成生产力。

3.2 外部问题分析

传统产学研体系中企业是投资主体,创新投资是一项投资数额巨大,但短时间内收效可能甚微的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长期的创新投资得不到满意的回报,无疑会打击企业的投入积极性,甚至会中断产学研合作创新。即使企业愿意继续投入,但单独一家企业往往难以长期承担高昂的研发经费,同时,资金不足也很难保证高校创新的进展和质量。因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运营成本和效益难以达到预期,是阻碍产学研合作发展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4 解决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问题的对策

高校在产学研体系中面临的问题,不仅需要从高校自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且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

4.1 高校要创新产学研激励机制

不管是纵向学术项目还是横向项目,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转变思路,提高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视程度,创新产学研的激励机制,鼓励有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取得成果的科研人员。高校还应当转变老师思路,引导老师注重产学研合作研究,从改善合作企业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出发,积极进行实用型研究,把科研放到改善社会生产的正道上来。此外,高校要增强为企业服务的目标意识,注重利用自身优势,为加快成果商业转化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2 政府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政府首先要制定、完善产学研机制体制,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大学研发成果的归属问题,专利授权、使用费的分配,技术转移的保障措施等问题,突显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地位,会解放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积极性,能有效鼓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及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定产学研激励政策,能保证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学研合作联盟当中,一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更充裕的资金更能保证高校研发质量,也更能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监督机制,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每个阶段的资金都能有效利用、合作进展都能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

政府需要更好地扮演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桥梁作用,使企业、高校之间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合作不稳定的情况。政府要鼓励更多的大型企业参与到技术产学研创新活动,通过强大的资金力量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优势,同时高校也能通过与处于行业领先的大企业深入合作,了解产业前端科研需求,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基础。

4.3 社会机构需要加强力量

在第三产业展现出蓬勃生机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中介机构、投资公司等均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关于创新体系的中介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力量。目前,我们国家的政策对于创新体系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分配保障还比较薄弱,因此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创新联盟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另外,投资服务机构需要更多地向产学研合作体系靠拢。单纯依靠企业资金投入和高校自身有限的研发费用,很难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稳定进行。

4.4 构建产学研信息平台

不同地区的企业各有所需,而不同的高校又各有所长,我们高校很多情况下,已经拥有一批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却找不到合作企业,没有市场化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又为某一技术或管理难题寻求不到合作高校而发愁。我们的企业、高校和社会第三方机构,应该在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共同打造产学研第三方信息沟通平台。沟通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助于高校和企业找到最佳伙伴,也能让第三方中介机构、投资服务机构寻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项目,最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协调监督管理、高校提供智力服务、社会第三方机构提供信息和资金支持的良性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章豹,祝义才.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9):115~117.

[2] 陈劲.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对策[N].社会科学报,2014-9-25(002).

[3] 卢仁山.基于企业视角的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6):40~43.

[4] 周敏.基于企业视角的政产学研用合作[J].改革与战略,2014,30(2):55~57.

[5] 李明.产学研结合与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96~98.

[6] 马锦清.东莞产学研合作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5):18~22.

[7] 毛钟红,余国扬.高校产学研模式及实践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07):250~251.

[8] 费艳颖,姜国峰,王越.美日韩大学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1):106~109.

[9] 杨德森,王冠宁,王寅.完善产学研创新联盟动力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20):207~208.

(责任编辑:赵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