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报网融合:增强高校校报育人功能的创新策略探究

2022-06-08

吴倩楠

摘要:作为传统媒介的高校校报曾在高校的舆情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校报受到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高校宣传工作者一定要打破陈规,突破传统,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优势,从多元角度定位校报,在传统与新兴媒介的整合中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保守途径,与时俱进,开拓为大学生们更易接受、交流更为便捷的联动渠道,使大学生们对校报的认可感、兴趣度回归,从而实现育人的良好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校报;新媒体;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校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从最初的《北洋公学》校刊到之后的内部发行,再到取得国内统一刊号,获得全国出版资质,可以说,校报在高校的育人领域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新媒体时代风起云涌的到来,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承受着生存与发展的考验。高校校报由于自身定位、形式、受众等固有问题的凸显,更是面临着受关注程度降低、师生重视度淡化、育人功能减弱等问题。高校宣传工作者要想突破校报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先从正确认识校报的生存现状着手。

一、高校校报面临的发展困境

1.传统定位造成的局限性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校报都由校党委宣传部主管,读者群是本校师生员工,众多特质决定了校报是高校党委主办的立足校园、服务师生、反映学校生活、体现师生风采的“小”型报纸。这个“小”首先包涵发行量——高校校报每期发行数量多则上万,少则几百,与社会上的传统纸质媒体比较,量小得多,辐射面窄得多。其次包涵版面与信息量——多为四开四版的报纸,一般每版文字容量在4000-7000左右,相较于社会纸媒动辄十几、几十版面包括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丰富信息量来说,校报的内容多局限在会议、讲话等校园常规工作,范围狭小。第三包涵影响力与时效性——校报是学校自筹经费拨款办刊,不做商业广告,不对外发行,一般采用旬报、半月报、月报的形式,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信息陈旧。第四包涵从业队伍——人数少,多由宣传部工作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往往还要兼顾学校行政、教学等工作,面对的环节多、工作量大,因此在校报投入的时间精力必然要受影响。

2.多元媒体带来的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校园媒体形态日趋丰富,形成了技术更先进、辐射更广泛、速度更快捷、互动更方便的新型传播育人方式,高校早已不再仅仅依靠校报、广播的单一渠道,各种新媒体夺走了校报大量的读者群。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如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形态。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向使用者提供海量信息。在高校校园中,网络的普及使学生在各处都能浏览获知最新的资讯,时间短,数量庞大,尤其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更为明显,可以通过便捷的终端设备轻松实现;校园电视台建立后,多为师生自己动手采集影像素材,剪辑播出,视觉形象带给学生们认知上的冲击更直接,更易产生共鸣;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大量使用,使学生们能随时随地获知信息,交流传播,迅速成为校内媒介的主体,分流了校报的大批读者。

二、高校校报发展的创新策略

基于校报的生存境况,要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好育人功能,必须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修正短板,与新媒体相融合,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与时俱进的办报思路的前提下求发展。

1.放大自身优势

校报之所以能够在百余年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这与它自身的优势特点是分不开的,要充分挖掘它的优势所在,并与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才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校报的读者群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与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化水平高,思维活跃,对知识与信息的渴求强烈。一份受欢迎的校报能够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满足他们对知识和交流的要求,能够作为他们精彩大学生活的记录与再现。校报的主要内容是高校生活,大学校园的景观文化、历史文化、学科文化构成了立体的育人环境,彰显着高校的文化积淀、精神气质,各种知识和思想的火花在这里交集碰撞,形成了高水平的文化信息汇总。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校报可刊登的内容选择性大,专业类、副刊类稿件较之社会媒体有先天优势,能获得大学生读者群的青睐。校报办报灵活,既能多层次挖掘教学、科研、管理、活动、思想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又能反应师生们关注的热点,以舆论引导大家的共鸣。同时还可以在内容上采集社会咨询,聚焦国际国内,在一张小小的报纸上为学生展示精炼、新颖的校内外世界。

2.坚持创新思维

高校校报承担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建设大学精神文明的重任,然而时代在前进,高校在发展,校报不能再以过去年代的学生群体作为定位依据,而是要坚持与时俱进,能做出一份让大学生们喜读乐读的满意报纸。

⑴定位调整。在2005年教育部制定出台的第一个关于高校校报工作的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下文称为《意见》)中,关于校报的功能定位是这样描述的:“高校校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据此,校报定位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调整,由灌输式宣传转变为互动型,由以信息发布为主转变为多角度育人平台,由校园范围转变为校园、社会相结合。放弃禁锢思想的旧传统,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让社会更多地了解高校,高校更多的与社会接轨,才能开辟校报发展的广阔空间,如我校办学定位为为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校报的定位服务于这个中心,开设专栏介绍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激发在校生的求学、创业热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就业咨询、参考等;刊登师生们的优秀文学作品等,有效地吸引了大家对校报的关注,使宣传育人落到了实处。

⑵报网融合。《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导媒体的作用,促进校内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资源的整合,做到资源共享。”要做到资源整合,必须明晰校园媒体的优缺点:广播、电视在听觉、视觉上有直接的冲击力,能产生强烈的感官体验,具有生动的传播效果,但不像校报那样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使用持久;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方便,但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学生们难以明晰正确地选择,网络的普遍性与自由性也使得其权威性、可信性降低,要用来作为育人的平台还需要审慎管理。因此以校报为主导的校园媒体融合更有利于大学文化传播、隐性育人目标的实现。报网融合的基础是实现纸质媒体向数字化媒体的转型,形成全新的传播形态,增加网络校报的视觉效果、互动功能,从做好校报电子版入手,使校报从传统转变为现代媒介,逐步实现由报纸的简单翻版到真正的网络版;增加新闻检索、信息链接、网友评论等功能,实现多方位互动,达到数字化转型的更高境界;实现“数字校报”,将更多的数字化新技术融合到报纸的制作流程中,从平面的纸媒转变为融合文字、图像、视频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报纸,从而吸引青年学生主动关注,主动参与,在互动之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数字化育人新途径。

报网融合的扩展是实现校园媒体的整合。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手机终端传播形式与数字校报相结合,能使信息、文化传播的内容真正形成全方位的现代校园媒体空间。同时,校报的创新更离不开高素质的编辑制作队伍,要吸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既有做好宣传工作的理论能力、做好教学工作的育人能力,又有数字技术整合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报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为学生们接受喜爱。综上所述,高校校报只有实现广泛意义的报网融合,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得到最佳的传播和育人效果,实现服务于师生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时群.论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J].泰山学院学报,2013(9).

[2]张潇潇.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展的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3]顾兴良.数字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困境与转型生存[J].中国出版,2010(8).

[4]卢育辉.浅谈如何强化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J].广东科技,2013(12).

[5]周宁.微博时代高校校报“年轻化”探究[J].新闻知识,2013(6).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