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急机制研究

2022-06-08

毛建平,刘星言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多种多样,各种因素的交织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高校与社会稳定。许多群体性事件是可控的,可预防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急机制的研究,建立预防体系,加强教育管理,构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管理预案。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高校若能迅速反应,制定计划,平息事态,就有利于维护高校及社会安全稳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56?04

[收稿日期] 2015-03-09;[修回日期] 2015-04-02

[基金项目] 2012 年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机制研究”(XC212023);2013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研究”(13JDSZ2010);江苏省高教保卫学会重点课题“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研究”(JSGB2012002)

[作者简介] 毛建平(1975-),男,浙江衢州人,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刘星言(1992-),女,贵州贵阳人,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安全教育与危机管理

一、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社会群体与统治当局的冲突与对立,指社会底层为争取自身权益与统治阶层的对抗,或因统治阶层不当行为触怒民众,引发的民众与统治阶层的冲突与对立。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则是指大学生群体对学校、政府管理或是国内外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产生不满,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有目的的集会,形成对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产生影响的组织,其行为通常表现为静坐、示威、游行、请愿、聚众闹事等[1]。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若不能及时控制或处理,就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影响高校或是社会稳定与和谐。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以及成因,从根源上探讨如何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以及如何建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机制,以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控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造成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的交织导致了该类事件的发生,但是大致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校自身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原因

在高校内部,若是因为自身的管理与服务造成学生不满,很容易造成高校群体性事件。首先,近十多年来,大部分高校规模急剧扩大,在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高校硬件条件并没有完全得到相匹配的发展,这就会造成高校资源的紧张。导致许多基础设施相对配备不足,比如图书馆、浴室、实验室、教研室等资源紧缺,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抢占而带来矛盾纠纷,并可能由此引发学生的群体性事件。另外,高校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也会导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在评奖评优方面不透明、不公平,违规收费,违规招生,影响学生自身利益。例如安徽某学院,由于违规招生,导致学生无法拿到文凭,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校内举行游行等。还有,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不到位,不能及时解决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堂饭菜价格高、质量低等问题也都有可能引发大学生的罢餐、静坐等群体性事件。另外,由于校园安保队伍及安全设施建设不到位而引发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也不在少数,校园内治安事件频发,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的发生造成学生的伤亡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学生自身因素

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高,由于从小受到家庭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少大学生自私自负,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问题就容易走极端。在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所处的是一个跟以往不同的环境,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安,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违背法律,有的学生感情上遇到挫折,就通过一些极端的办法来发泄,另外有一些学生过于重视“义气”,拉帮结派,可能因为一个很小的问题而造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2]。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还处于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只要发生群体性事件,学生很容易不顾是非地“随大流”,使得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发展,造成态势恶化。还有,现今大学生维权意识增加,而法治观念却没有随之而发展,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学生片面强调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否已经触犯了法律,有时只图一时发泄,没有意识到自身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社会性问题

由于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往也在快速增加,学生想要关注国际性、社会性的问题非常容易,渠道很多。国外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的破坏从未停止,而大学生又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正义感,因此,在面对有的国家试图或是已经对我国造成破坏时,大学生会采取较为偏激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国热情。但是这些行为往往是盲目的、不理智的,尤其是群体性行为,往往对人民的财产和安全造成了威胁。比如为了反对日本国的一些言行,大学生上街砸毁日本车及其专卖店;在2008 年奥运圣火传递时,由于法国的某些媒体发表了不当言论,就大学生就采取行动抵制家乐福等等。这些行为非但没有维护我国利益,反而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影响。

(四)高校周边环境因素

由于高校社会化,极易融入外部人员及文化,高校周边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高校周围小餐馆,网吧,日租房,KTV,应有尽有。比如网吧,通宵营业,为学生提供了娱乐的场所,导致一些学生夜不归宿,耽误学习;周边的小餐馆食品安全卫生不能保障,有可能造成群体性中毒事件。同时,由于校外从业人员一般素质不高,稍有不合意的地方就有可能和学生发生摩擦,从而造成群体性事件。另外,由于现在高校外部人员能很容易地进入校园内部,这就给校园治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有的违法分子伪装成学生,在学校内部进行行窃,骚扰女生,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如果高校对这些违法行为处置不当,也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进而发展成群体性事件。

三、建立预防及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预防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迫切要求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改革关键时期,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也很大,多数高校校园的社会化程度很高,早已经不再是高墙紧锁的象牙塔,社会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直接。同时,由于大学生从小到大在校园这样相对单纯的环境中成长,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容易被煽动和利用,容易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发生群体行为,从而给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为了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建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预防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所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国家培养思想政治合格、科技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毕业生,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来预防和应对大学生群体事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高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的重要前提[3]。

(三)预防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高校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实现“中国梦”重要的人才教育培养和储备基地,高校的稳定本身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假如高校经常发生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必定会严重干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也会引起社会动荡,从而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大多都是可以预防的,所以在事发前找出端倪,将其遏制在萌芽阶段,能很大程度上减小群体性事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急机制,以确保构建和谐校园,从而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

从以往发生的事例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于高校方面管理不当造成的。在一直以来的高校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都将自身视为管理工作的中心,认为学生是“被管理”的对象,在高校内有问题发生时,管理者总是一味地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而很少思考问题发生是否是由于自身管理的缺陷造成的。这样的管理模式就是没有“以学生为本”,很难发现和考虑到大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很难对症下药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不断积累,很容易在某个事件的刺激下转变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所以“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模式是必要的。

(二)建立大学生诉求及反馈机制

利益诉求是大学生向高校维护自己权益和表达权益的一种行为[4]。大学生之所以进行集会、游行、罢课等群体行为,通常都是由于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而自身的利益诉求又没有合适的途径表达,简单地说就是高校没有利益诉求和反馈机制,导致高校大学生没有合理的渠道或途径来反映自己的问题,一旦涉及面广,而学生又容易冲动,想通过群体行为向校方制造压力来表达诉求,所以事件往往会在酝酿发酵后发展成群体性事件。

因此,为了保证高校大学生的利益,维护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高校应建立大学生意愿的诉求及反馈机制,同时进行广泛宣传,让大学生了解遇到问题或有诉求时应该找相应的什么单位或部门来反映,高校还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搜集学生诉求或想法,尽量拓宽学生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并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知道事情处理的进度和结果,快速反应,化解矛盾,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权益在受到损害时有合理的渠道表达,并得到及时的弥补,而不是逼得学生通过组织群体行动甚至采取走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其利益诉求并引起高校或政府重视。同时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力争使大学生运用理性的方式,在法律和规章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尽量消除那些潜在的、可能会诱发大学生采取群体行动而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

(三)建立高校危机心理干预机制

高校危机心理干预机制的建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联合行动和相互协调,需要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面参与作为保障。首先,高校应专门成立危机心理干预小组,明确小组组成人员的职责,拨出专款用于干预机制的建设,并聘请专业人员作为危机心理干预小组的核心骨干成员开展工作;其次,通过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来进行危机心理的干预,比如加强宣传,既通过传统宣传途径如拉横幅、出展板等方式,又可以利用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等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要理性思考等等;再次,辅导员作为学生事务第一线的管理者,其工作是高校危机心理干预机制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辅导员是联系学生与高校领导的纽带,同时又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同学间的矛盾纠纷等等,及时掌握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对学校管理服务方面的意见。由于辅导员和学生距离近,容易获得学生的信赖,所以也比较容易亲近学生,把握学生最真实的情况,把握学生心理的变化,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建立危机心理干预机制时,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应同步加强。最后,高校可借助校园内开展的文化活动来宣传危机心理干预的知识,让学生也随时监测自己的心理走向,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5]。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心理方面相关的讲座、课程等活动来增加知识受众,以期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危机心理干预,掌握心理干预的知识和技能。

(四)保证高校信息公开并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高校在招生、评优评奖等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违规操作也是引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保证各类信息公开透明,接受全体大学生的监督。另外,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不能隐瞒事实,要及时发布官网信息,告知社会及高校学生事件动态和走向,让大学生知道高校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即将采取哪些措施,事情最新的演变情况,将事实公之于众。舆论引导机制也是必要的,通过引导舆论向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达到最终目的,防止事件的升级,避免引起恐慌。

(五)加强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凡事都需要未雨绸缪,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是高校能够快速和正确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保证。高校应建立起从“个人—宿舍—班级—年级—系—学院—学校”这样一套完整的预警网络及预警机制,从每个学生抓起,层层递进,通过该机制能够检测到各种突发或者展现了一些苗头的不良情况,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已知信息制定相应的方案和计划,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预测的可能发生的事件消灭在发生之前。通过该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可以保证高校管理层在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突发时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并从全局的角度着眼,进行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六)加强搜集网络信息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为防范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如通过贴吧、论坛、学生微博等了解学生最新心理动态,利用高科技的技术与手段,安排专人对网上大学生讨论的敏感、热点和有关大学生利益的话题的论坛进行监管,保证连续完整、不间断地搜集不同性质和不同内容的情报信息,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危机,化解危机。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学生提交的问卷进行分析,进行排查,找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重点开导和教育,及时化解矛盾,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七)完善高校应急管理预案

在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无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但是处置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不是指一个纸质的文件,而是指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落实情况。这里包括明确预案中所涉及的单位和部门的职责,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预案培训,定期进行实战演习,对活动预案进行广泛宣传,对大学生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等等。

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是一个将纸上谈兵实体化的过程,是应急机制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演练,可以看出高校各部门在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的准备情况,同时也可以检验预案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从演练中找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对预案做出修改,并尽可能地完善预案。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并非只需要高校管理层来学习应急预案,也尽可能地将应急预案宣传给学生,提高应急管理时的效率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高校师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危机安全意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奋生,陈俊明.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学理论,2009,10(26):26-28.

[2] 黄月法,冯时林.浅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J].2004,9(9):34-37.

[3] 王敏达.大学生群体事件的预防机制与应急处理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29-30.

[4] 王静.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置对策研究[D].山西: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谢怀建.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柔性化处理[J].2006,12(2):82-83.

[编辑:汪晓]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