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温州模式下的信息与计算专业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

2022-06-08

何明昌,张笑钦

(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 信息与计算专业是数学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长期以来,对该专业的定位,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专业的实践性环节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针对该专业在教学与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以及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人才短缺现状,结合温州产业发展和温州人的创新精神,制定了信息与计算专业软件服务外包培养方案,对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有效的探索,突破传统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内实训采用分级模式、校外实训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软件服务外包;温州模式;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91?04

[收稿日期] 2014-12-13;[修回日期] 2015-03-27

[基金项目] 教育部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013202);温州大学创业教改项目(2013CYJG01);温州大学创业教改系列项目(2014 CYJG04);温州大学教改项目(14jg20);温州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2013jpkc09)

[作者简介] 何明昌(1964-),男,广西贺州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张笑钦(1983-),男,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视觉监控

一、信息与计算专业实践的现状

1998 年教育部在高等院校新设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称信息与计算专业或信算专业)。该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将数学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1]。该专业设立初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要求,而且也为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了正面影响,很多高校相继开办了此专业。2002年7 月,全国已注册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就有311 所;而到了2008 年,全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点已达426 个,年招生人数超过了25 000 人,是我国高校理科专业中最大的专业之一[2]。

该专业成立的前几年,正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快速时期,因而所培养的学生很受社会欢迎,学生就业形势比较好。然而,从2006 年开始,情况开始有了变化,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到了2008 年,该专业被列为就业困难的专业之一。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形势也不容乐观,因为很难找到与该专业对应的岗位。2010 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上公布的公务员考试职位中,一共有6 821 个职位,允许信息与计算专业毕业生报考的只有11 个,明确只要该专业的职位则只有3 个。而与该专业相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处于明显优势,在6 821个职位当中,有236 个职位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关。就算对于比较偏理论的数学专业,能够报考公务员的职位也达到了342 个,指明要数学专业的职位则有12 个,更不论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还可以到教育领域就业。

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现实还在后面。相当多的企业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对信息与计算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也表示了怀疑。在信息产业领域他们宁可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不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这些情形与庞大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队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立之初,这一专业就饱受争议。主要是在该专业的定位上,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专业的实践性环节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一专业的教学计划也五花八门,很难找到制定相同教学计划的两所高校,以至于社会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他们不知道该专业到底是培养哪方面的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教学委员会数学专委会下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工作组于2001 年10 月至2002 年10 月期间对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情况以及专业的建设展开了大规模、多层次的调查研究活动,并由此得到了一个调查报告,同时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形成了一份指导性意见。

然而时至今日,十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高校信息与计算专业的办学规模已经慢慢缩小,因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一直找不到突破点。部分高校已经无法支撑下去,开始减少甚至停招该专业的学生。那些还在继续招生的院校则在苦苦探索办学的思路,但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却并未有很大改变。

先看一下专委会调查的情况,按照2002 年数学专委会通过调查后形成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指导性意见,我国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方向分为下面三种类型[3]:

(1) 以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为主,只补充开设1~2 门信息科学方向的课程,这类学校占绝大多数,约为86%。

(2) 同时开设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两个方向的课程,由学生分别选择。这样的学校包括北大、南开、西交大等985 重点高校。

(3) 以其他信息科学方向(如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信息处理、运筹控制等)为主,这类学校占9%。

按照上面的划分,对于少部分高校如985 或211 的高校来说,按哪个方向培养学生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些院校是科研型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是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考研或出国。而这些院校中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应届毕业生,凭他们学校的名气,就算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企事业单位也舍得花钱培养他们。

然而,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院校自身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专业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清晰。更严重的是,这些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环节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造成学生抱怨所学课程过于枯燥,没有实际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实践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理科方向上没有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只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被分散到一些企业去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活动的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致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明显底气不足。

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背景

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近年来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市场每年以29%的速度增长,2007 年的规模是700 亿美元,2009 年约为900 亿美元[4]。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软件服务外包也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1 个城市已经陆续建成“中国服务外包合同中心”和国家级软件园区。这些高新区重点发展国际离岸软件服务外包业务[5]。2009 年我国软件外包市场达到46 亿美元,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6]。基于这一产业具有智力人才密集、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该行业已成为当前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面对这一难得的机遇,很多高校纷纷采取行动,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手段,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强化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部分高校则与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园区、服务外包园区联合,进行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则直接成立“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在短短的时间内,中国在软件外包服务业具备大量软件业人才资源,但这些人才基本上是初级的,被社会上称之为“IT 民工”。这些人才在“硬技能”(领域知识、外语、服务交付能力)和“软技能”(实践能力、项目管理、国际经验)等方面与外包领先的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发布的最新调查,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的数据表明,约有三成失业大学毕业生持续性地集中在计算机等少数专业[7],高职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则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当然与IT 产业发展过于迅速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我国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只注重短期效应,大部分高校培养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就业率[8],对软件人才培养仅局限于让学生找到工作而已,对学生远期职业的规划则缺乏考虑或根本就未探索过。相当一部分从事IT 产业的大学生称自己是“吃青春饭”的,早几年毕业在IT 行业就业的学生现在已经慢慢加入到失业队伍中或已经转行了。

与IT 行业相当多毕业生失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中优秀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非常短缺,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这些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瓶颈[9]。如何培养高级可持续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高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三、温州模式下信息产业状况

温州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温州人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温州,遍地的私营企业、灵活的市场经济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中大放光彩[10]。温州传统的工业结构与改革开放初20 多年的经济特性是非常相适应的,因而温州经济得以高速增长。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温州经济发展已经面临着产业上的结构性威胁。 温州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11]。它既是温州的支柱产业,又在温州模式中占据着主导产业的位置。这使得温州产业发展缺乏前瞻性、引导性与可持续性。随着知识、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地位的日益提高,温州还想以传统工业再谋求新的发展契机已经很困难[12]。庞大的轻型化的传统产业正成为温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温州产业结构缺失,传统制造业过于庞大,高科技产业、基础产业过于薄弱,因而难以承接国际高端产业的转移。有学者已经预言,温州模式在若干年内会消失[13]。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温州的信息产业与温州市强大的经济实力极不对称。在温州,规模以下的民营经济占据了温州经济实体的大半江山[14]。在这些企业中,家庭作坊式企业更是遍地都是。这些企业都是低水平劳力密集型产业,许多企业的管理仍是手工式。在当下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温州的信息产业显得非常薄弱,在温州甚至找不到一家像样的软件公司。在政府及各事业单位里,几乎看不到温州本地开发的软件。这与温州的自主精神是极不和谐的。因不重视信息产业建设,使温州很多传统型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痛苦地挣扎。

四、温州模式下的信息与计算专业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

温州大学地处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于2001 年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该专业在开设之初,基本上采用浙江大学信息与计算专业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以培养信息与计算方面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主,实践方面不太重视。由于温州市从事信息及软件研发的企业不多,所以学生实训方面几乎没有,实习方面采用自主方式,这种状况持续到2007 年。

2007 年学生专业大类分流时,很少学生选择该专业。该专业几乎到了无法开班的地步,学校也对该专业亮了黄牌。眼看这个专业就要办不下去了,才迫使我们不得不调整教学计划,同时探索如何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随着沿海大通道高铁的开通,温州将成为上海、杭州、宁波与福州、厦门交通的中心枢纽。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的企业需求调研和人才培养调研。结合温州特色,以及温州人独特的创新精神,我们明确了信息与计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确定了“强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创特色”的指导思想,突破传统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从软件服务外包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相信,对于信息与计算专业的学生,他们有雄厚的数学基础,又有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及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该专业的学生从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发展潜力会更大。

按照当前企业所需要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的级别划分,外包人才可分为高端人才、项目管理人才、一般技术人才三类。高端人才主要负责开拓市场,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竞争。项目管理人才则负责对每个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的订单组织实施,由懂技术、精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担任,要求有若干年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实施经验。一般技术人才,则主要负责具体软件程序的开发、测试[15]。我们把本校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的专业培养定位在项目管理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由于这两方面的人才必须从一般的技术人才中培养出来,因此他们首先要是杰出的技术型人才,并且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拓展所具备的素质。这些素质必须在学生毕业之前形成。因此在强化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基于软件服务外包教学改革

我们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软件服务外包企业邀请专家学者成立了专业评审委员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进一步修改了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制定软件服务外包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方案。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方式,实施“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过程是: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校内实训教学→校内实训培训→服务外包企业实训。

(2)根据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要求,深化服务外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和监督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改革,实施企业共建共享,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以“软件项目式实训”为基点,建设校内外真实职业环境。

(3)根据实训方案,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做软件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创新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

(二)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采用“分级式实验”“项目式教学”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坚持实训与软件项目结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及创业。

(1)校内实训基地采用分级式实验,逐步提升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与编程能力。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在雄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级展开实训,主要目标通过三级方案加以落实:第一级,通过相关课程内的验证性实验、单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完成课程实训目标。第二级,通过在期未以及寒、暑假集中10 天进行小项目的软件开发进行综合演练。第三级,在高年级阶段,通过若干门课程的综合学习,模拟实际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真实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虚拟团队运作。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后续软件服务外包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我们专门为学生建立了一个“0+1”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其中的“0”表示不需要经验,从大一就可以加入到该工作室,一边学习一边积累经验,而其中的“1”表示进入工作室的成员至少参加一个创新团队,参与一个项目的开发,得到一定的创新创业经验。该工作室由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企业专职人员指导。在“0+1”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如网站建设部、软件开发部、数据分析部、市场拓展部等部门,管理上实行经理负责制和企业管理模式,对学生给予业绩奖励。这几年来,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有600 多名学生参与了创业活动,与温州及周边地区80 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50 多家企业开发了网络平台,并多次为企业开发软件产品[16]。创业孵化中心的成员中已有数十人已成为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的骨干,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去后自主创业,取得相当好的业绩。其中的“红点”创新团队利用目前流行的手机微信技术,研制了“掌上大学”平台。该平台涉及多项大学生实用功能,深受高校师生欢迎。截至2014年10 月份,产品已经覆盖了1 853 所高校,用户已达1 124 758 人,月营业额已达100 多万,并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融资千万元,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楷模。

(3)校外实训采用以销定产的形式,通过与著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合作,开展软件外包方向订单培养,全面开展软件服务外包方向培养工程。学生大三课程学习结束后,立即进入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或外包培训机构,进行软件服务外包真实项目实训。

我们与杭州达内、杭州和盈、嘉兴晟峰、宁波银河等多家具有影响力的软件服务外包公司,以就业培训为目的,兼顾实习实训及软件服务外包培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这些企业是软件服务外包应用软件的企业,有专业培训机构,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任课教师皆是有实际经验的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上课形式严格按照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进行。学生培训后能够很好地掌握项目设计步骤,以及公司的运作流程,因此可以直接进入服务外包企业或软件公司就业以及自主创业。这样的校企合作迅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项目开发能力,使得毕业生就业率大大提高。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最近两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7%和98.5%,工资收入位居全校所有专业的第二名。除了自主创业的学生,其余全部进入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工作。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而本校的教学模式也在高校的信息与计算专业,创出了温州特色。

五、结语

目前,在高等院校进行软件服务外包培训的专业非常多,但信息与计算专业学生由于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严谨的思考推理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别具优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算法后,在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由于温州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才刚起步,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都建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从经济效益上说,成本增加了不少。随着温州模式的逐步完善,产业结构的转移 ,我们将逐步把校外实训基地往回迁移,力争在本土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结合温州创新精神,培养出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J].高等理科教育,2000(3):6-9.

[2] 毕道旺,蔡军伟.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81-82.

[3]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2):1-5.

[4] 刘财辉,刘福来. 基于“服务外包”的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0):10-12.

[5] 乔海珍.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28-29.

[6] 许正中.中国服务外包现状与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6):20-21.

[7] 佚名.调查显示近四成失业大学生主要集中在10 个专业[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10(15):80-80.

[8] 人民.什么专业最容易失业[N].汕头日报,2010-08-16(9).

[9] 何娣,石琳.江苏省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对外经贸务实,2011(10):86-87.

[10] 谢健.温州模式再认识[J].经济学动态,2003(3):41-42.

[11] 马晨晨.试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J].经济师,2011(1):20-20.

[12] 周海燕,李宗植.新形势下温州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经济与管理,2004(1):65-66.

[13] 苗文.温州模式25 年后行将“消失”[J].招商周刊,2004(8):32.

[14] 赵旭.从温州民间借贷风波引发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2(6):65-66.

[15] 钟瑞琼,谢运佳,姜灵敏.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管理研究,2011(6):189-190.

[16] 彭小媚,陈祖新.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8): 54-56.

[编辑:汪晓]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