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美教育差异对高职创新教育的启示

2022-06-08

徐红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摘要] 通过对比中美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了中美教育差异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潜在影响,并结合我国高职创新教育的现状及要求,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应走层次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高职院校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美教育差异;创新教育;高职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125?03

2014 年底,笔者到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进行了为期3 个月的访学交流,期间选修了三门课程进行随堂听课和学习,参访了加州大学系统、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加州社区学院系统的部分大学和洛杉矶地区的几所中学,参加了中美比较教育、美国教育思想和课堂教学方法等研讨会,在感受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同时,美国开放式的创新教育理念和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给我印象深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比美国和中国教育存在的差异,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期探寻对我国高职创新教育的启示。

一、中美教育存在的差异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教育传统[1]也不同,我国教育体系相对注重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学习的“精”和“深”,而美国教育体系[2]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重视学习的“广”和“博”,应该说差异颇多,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对立的,中美教育深层次或实质性的差异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理念试图通过教育查漏补缺,尽量把学生的短处补齐、变长,让学生各科齐头并进和全面发展,是典型的补短式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过分强调弥补学生的短处,并以学习成绩高低论成败,忽略了学生个人的天赋和兴趣,抑制了学生长处的发展,这样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痛苦,其结果是“短”的补不长,原来长的也变短。而美国的教育理念是通过教育发现学生的长处、潜质,不断激励和激发学生潜能,使之更长,最终发展成杰出人才,主张在某个领域成绩突出要优于在每个方面都居于中游者,是扬长式教育。教育实践更多的是以游戏、讨论、实践等学生乐见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也轻松。

(二)教学目标的差异

中国教育通常由教师整理教材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反复讲解,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即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快下课时老师常常会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和学生不再有问题的课堂看作是最佳状况。美国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不断让学生产生问题为目标,美国的课堂教学,教授们只是简单讲解一些主要内容,教科书只是作为一本参考书,课堂教学是在不断问答和讨论中进行,往往是下课了学生还有很多问题要问,并带着众多疑问下课,需要课后自行去查找答案,美国认为课后如果学生没有更多问题,那是教学的失败。

(三)教学方法的差异

中国教育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教师喜欢把知识点进行罗列,上课时逐点逐条讲解,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一言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育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是习惯了知识的被动接收后,缺乏自我学习的动力,面对新事物学生有畏缩心理,问题意识比较差。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教育的引导作用,教师善于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各种设想,并由师生一起开展讨论。这种“群言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产生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对知识创新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的差异

中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学生习惯对知识死记硬背和反复训练,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学习过程可以归结为是一个学、练、记、考的过程,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3],他们没有余暇也没有精力再去研究教材之外感兴趣的知识,总体而言,学多悟少。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学生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的,在课堂上任何学生有问题会随时举手发问,教授们都会耐心地解答,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习过程可以归结为是一个看、问、想、做的过程,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他们善于发现、探索及归纳推理,学少悟多。

二、中美教育差异对学生创新的影响

中美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存在的巨大差异对学生创新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两种重要素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4],也是非常深远的。

(一)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智能基础,中国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刻苦认真,具备严格、严密、严谨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基础,是高质量的、周旋于已知世界的“考生”。美国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自信、自主、自立,具备跳跃式发展学习的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是高素质的、具备探索未知世界能力的“学生”。就某一个特定阶段而言,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全优于美国学生,但从创新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易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习惯于固守成规,缺乏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

(二)对创新精神的影响

创新精神包括创新志向、创新胆略、创新热情、进取心以及自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中国教育模式下学生高度追求“认同”而非“求异”,严重阻滞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问题由多到少,缺乏问题意识,进而使创新能力受到束缚。而美国整个教育过程时刻都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学生非常多的机会,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面对任何事物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跳跃,随着年龄的增加问题由少到多,有强烈的问题欲望。

可以说在一个人的创新过程中,创新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的更高境界。创新精神是在创新欲望和创新热情驱动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凡事都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会对各种问题都很敏感,时时感到一些问题在向他挑战,从而促使其努力寻求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所以对中国学生而言,相比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相对薄弱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美教育差异对高职创新教育的启示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国家要建设成为创新性国家,势必需要各行各业、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均参与创新,作为培养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高职院校应该主动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把创新教育作为整个人才培养的核心,根据目前高职教育仍然沿袭着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现状,高职创新教育急切呼唤高职教育创新。

(一)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中职教育,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着重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而忽视学生在专业技术上的创新,学生在选课、学习上完全是被动接受,基本没有自主权,学什么、怎么学学校都已经统筹安排,这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是完全不相符的。美国学分制的灵活性、针对性、自主性在培养学生独立意识、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毫无疑问,我国高职教育也应走层次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改革现有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充分的选课权,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爱好、特长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自我设计,个性发展,着重激励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中国教育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环境,教师本身接受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基本沿袭这一教学传统,保持着按照课本内容照搬全讲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背离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营造培养创新精神的课堂环境。从美国的教育优势来看,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根据美国高校的经验,教师必须自身先转变教学观念,要对课程内容及相关的实践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采取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型学习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

良好的创新实践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高职院校要以项目为载体[5],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工艺、技术等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工程实践为主体,建立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要以技术服务为平台,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引导、工程实践锻炼和技术服务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比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有益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还需具备相应的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意识,然而创新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营造出一种适宜于创新思维形成、发展和强化的环境。中美教育,各有自己的传统,各有自己的特色,就创新教育而言,我们需要锐意改革,摒弃不足,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把素质教育真正植根于中国教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