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

2022-06-08

刘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210000]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已出现不少有关《杨氏易传》的研究成果,这些作品重视通过该书来剖析杨简的心学和易学观念,展示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但总体来看,学界目前对《杨氏易传》的研究还远不够充分,可供开掘的地方还有很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杨简《杨氏易传》心学 易学 研究现状

杨简是上承陆九渊,下启王阳明的重要心学家,他的被普遍认作心学家解易的首要作品。由于学术界近年来越发重视对杨简思想和作品的解读,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层出叠见。但对于《杨氏易传》的专门研究还非常之少:目前还没有出现一部研究《杨氏易传》的专书;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大多是把《己易》和《杨氏易传》结合起来,进而从总体上分析杨简的易学思想,专门研究《杨氏易传》的寥寥可数。

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在叙写南宋易学哲学时,单独利用一节来介绍《杨氏易传》,这部分内容虽然篇幅不大,却可看作迄今为止有关该书思想内涵解说最为透彻的一处。朱先生认为,心学一派的易学当始于程颢,进而推及象山,至杨简易传方以专书的形式系统完备地呈现出来。他将杨简的易学概括为“易之道即人之心”“卦爻名殊而道一”和“天人本一”等三个方面,指出杨简以不起意为道心,是受陆氏和佛家的影响;他的“名殊而道一”说,是程颢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和陆九渊的“此理充塞宇宙”说的进一步发展;而“天人本一”理论是“易之道即人之心”和“卦爻名殊而道一”的理论根源,亦脱胎于程、陆两家。可以看出,朱先生比较注重对杨简易学思想渊源的探究,从程颢到陆九渊再到杨简,这样一条学术脉络的呈现极为精彩,多处针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亦可谓细致。不过,有些地方似乎仍有进一步展开的余地和必要,如指出杨简的不起意“受了佛教大乘性宗和禅宗学说的影响”,却没有提供相关证据,也未说明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除接续陆氏学说,杨简一生多次经历的“顿悟”对于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同样功不可没,这也是朱书未及关注的地方。曾凡朝的《杨简与(杨氏易传)》是《历代易学名著研究》一书中的一个章节,曾文对杨简的生平、著述以及透过《杨氏易传》所展现出的心学和易学主张一一进行解读,条理清晰,论述全面,材料充实。就其研究角度的全面性和引用材料的丰富性而言,在目前有关《杨氏易传》的研究成果中,是无出其右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谈到《杨氏易传》的地位时,只是简单地强调它是心学解易的典范,没有介绍并且分析南宋及后世学术界对该书的评价和反响,这给了解该书的流传情况造成了障碍,也不利于对该书的学术地位形成准确客观的认识。张实龙的《杨简研究》一书在第七章《慈湖之(易)学》中分三节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一、“己易”思想的内涵;二、杨简以“心”解《易》举例;三、杨简《易》学的意义。其中第一节和第三节基本上是围绕“己易”思想来说的,只有在第二节中列举了《杨氏易传》的一些文句并加以分析。第二节的举例分别是为说明“能用九而不为九所用”“冥升,利于不息之贞”“《未济》之‘六五”’等三个条例。可以看出,这三个条例并不能全面、系统地涵盖杨简以“心”解《易》的特点,而且三者本身也不具有内在的条理性,三者的并举看上去更像是随机的。在第二节结尾,作者交代所举条例只是为说明杨简在以“心”解《易》,借《易》阐“心”而已。这道出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也反映出该部分文字以解释和归纳居多,判别性的结论较少这一特点。李承贵的《杨简》一书的第四章《以“一”解(周易)》的内容涉及到《杨氏易传》,但该章之下的四节内容均只是从《杨氏易传卷一·乾卦》中摘取一些段落,再用白话加以解释和述说,写作内容并不深入,也没有得出一定的结论。杨新勋先生的著作《宋代疑经研究》的第三章第五节《杨简的疑经》中写到了杨简对《周易》的怀疑,这是从疑经角度对《杨氏易传》的另类关注。书中指出杨简对《周易》经文怀疑不多,他主要怀疑《系辞》非圣人所作。并且,杨简的立论并无文献依据,只是用自己的心学理论作为辨别《系辞》真伪的标杆。

河南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吴淑雅的硕士学位论文《(杨氏易传)中的“道心”观研究》围绕《杨氏易传》中的“道心”观从其形成、内涵、特点及基于其之上的其他哲学观点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在理论的分析和思想的解读上铺展得比较细致。出于所学专业的原因,作者主要从哲学思想人手,在文献方面(如版本的考证、对卦爻辞进行针对性解说时的文本特色等)并未给予更多关注。简泽峰的《从理学观点看杨简解(易)之特色》重点阐释《杨氏易传》“以‘一’解《易》”这一鲜明特色。作者论述了《杨氏易传》中“一”的内涵、特点,同时立足文本,剖析杨简“以‘一’解《易》”的诠经途径,尤其是对杨简“以‘一’解《易》”的思想动因和逻辑上的合理性作出了说明,解说十分精辟。曾凡朝的两篇文章《论杨简以阴阳解易及其心学特质》和《论杨简以五行解易及其心学旨归》,主题颇为类似,都是举例证明《杨氏易传》并非四库馆臣所言“象数事物,皆在所略”(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杨氏易传》),而是“时时以象释经,以爻位解经”。不同之处只在于前者从阴阳方面举“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至于八月有凶”二例,后者从五行方面举“黄裳元吉”“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二例。不过,作者在两篇文章中都仅凭二三例来证明“时时以象释经,以爻位解经”的观点,未免有论据不足,说证乏力之嫌。此外,张理峰的《心学视域下的易学——杨简易学思想初探》,傅荣贤的《杨简易学略论》,李承贵的《杨简释(易)的路径及其省察》,曾凡朝的《杨简易学思想研究》,范立舟、王华艳的《杨简易学思想与其“复心”说》等几篇著述,均是从心学角度对杨的易学思想作出整体性的阐发。在选取立论材料时,《己易》和《杨氏易传》兼而有之,有时还包括相当一部分《慈湖遗书》中的其他篇目(如《家记五·论(论语)下》《家记八·论诸子》等)。由于缺乏文本的针对性,不宜看作是对《杨氏易传》的专门性研究。

不难看出,目前对《杨氏易传》的研究还远未丰富,不仅对其作专门性解读的文章寥寥无几,在文本文献方面的精细考证更是接近于空白。已有的一些作品均不离“心”“一”“己”这三个主题,在总体上呈现出过于单一化的倾向。《杨氏易传》这本书向我们提供的可供深入发掘的研究空间还十分广阔。大体来说,当下对《杨氏易传》的研究可考虑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杨氏易传》的文本特色。《杨氏易传》本身具有十分鲜明的文本特色,如杨氏效法孟子“言必称尧舜”的论述手段,在书中大量引录化用《论语》《孟子》《尚书》《礼记》等先秦典籍中的往圣言行,作为其心学与易学观的文献支撑;杨氏借解易之机,维护封建社会的尊卑礼法,大力倡导儒者的道德修养,从而使本书体现出浓厚的儒家精神气质,等等。这些都很有研究和探讨的必要。二、杨氏的易学思想渊源。这里又要分出两条线索。首先,杨简师承象山,是象山心学衣钵在南宋一代的主要继承者,所以其易学思想与心学思想的水乳交融便在情理之中。其次,大量儒者指斥慈湖为禅,笔者虽然并不赞同此种观点,但南宋是三教合一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从《杨氏易传》内容来看,慈湖对禅宗的吸收借鉴恐怕亦是难以避讳的事实,这当中的草蛇灰线有待细致地分辨和梳理。三、杨简易学的成就与得失。杨简以心学说易,言“易者,一也”,真正做到了独创一家,特立而独行。那么,其易学的长短之处就不能不予以一个客观切实的评价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简.杨氏易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3]林忠军主编,历代易学名著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4]张实龙,杨简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李承贵.杨简[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

[6]杨新勋.宋代疑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吴淑雅.《杨氏易传》中的“道心”观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8]简泽峰,从理学观点看杨简解《易》之特色[J]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5).

[9]曾凡朝.论杨简以阴阳解易及其心学特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0]曾凡朝.论杨简以五行解易及其心学旨归[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6).

[11]张理峰.心学视域下的易学——杨简易学思想初探[J].周易研究,2006(05).

[12]傅荣贤.杨简易学略论[J].周易研究,1996(1).

[13]李承贵.杨简释《易》的路径及其省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学报,2013(5).

[14]曾凡朝.杨简易学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5]范立舟,王华艳.杨简易学思想与其“复心”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作者:刘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万向为古典文献学和宋代经学。

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