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功能性音乐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

2022-06-08

  摘要:心理健康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方面,音乐通过音乐期待、脑干反射等生理机制诱发情绪变化,功能性音乐通过产生理效应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发挥作用。根据青少年接受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实施功能性音乐的策略:完善音乐教育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和法规实施;建构适应学生发展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音乐教育回归音乐教育的本质;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功能性音乐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168-03


  一、研究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概念: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机对话”的生活方式使人缺失真实交流,青少年在游戏、看电影、玩微信、聊天等方式中体验情绪、宣泄情绪,由此给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调查显示:近年来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表现为“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交往焦虑”“敏感性”等严重的情绪问题,因心理畸变引起的“激情犯罪”显著增多,如弑师案、侵害同学等校园暴力事件,加强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显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单纯用政治的手段、思想教育的手段来解决。音乐教育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善于以情动人、触及心灵的教育,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功能性音乐的探究与实施是青少年心理疗愈的重要手段,用音乐设计引导情绪控制情绪,使情绪处于理想状态,保持良好的心境,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


  二、功能性音乐的生理机制


  功能性音乐概念:通常我们把具有特殊效果的音乐称为功能音乐[1],是由使用者的动机、目的、场合或发生的作用决定的。功能性音乐可分为三种,即动员音乐、松弛音乐和平静音乐[2]。


  功能性音乐通过产生理效应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发挥作用,情绪是高级动物对所处的环境或面临的客观对象进行态度反应时的心理运动形式[3]。态度反应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形式,情绪可由具体的事或物引起的,也可以是通过特殊的物质或者触及特殊的器官唤起,可以通过主观想象的或运动共鸣的原因唤起,情绪既是与生居来也是后天习得。心理学总是从情绪入手,研究心理运动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所产生的作用[4]。


  音乐的本质是声音的运动,情绪的本质是心理的运动。《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和情绪具有高度的统一,声音是心理运动的外化形式,声音运动产生的物理共振激活心理运动。音乐诱发情绪变化是多维综合的,并非某一机制单一进行解释,最有代表性六个心理机制分别是:音乐期待、脑干反射、视觉意象、评价性条件反射、情绪感染、情景记忆[5]。


  三、功能性音乐的实施策略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重塑”,心灵的“唤醒”。音乐教育具有其它教育无法代替的育人功能,著名的苏联音乐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功能性音乐的引导控制,使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的社会成员。


  (一)青少年接受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来说艺术素质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全面发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22-25岁年龄段的大学、研究生非艺术专业毕业生人群中随机抽查200人,对该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音乐综合素质调查。数据显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方面,28%的毕业生识简谱,15%的毕业生能识五线谱,62%的毕业生不能识谱,会一种乐器的8%,不会一种乐器的92%;歌曲演唱能力方面,自己能识谱学习歌曲2%,通过网络学习占45%;学会一首中文歌曲所用时间:半小时的8%,2个小时的25%,4个小时55%,感觉学不会的17%;音乐欣赏能力方面,80%的人喜欢欣赏音乐,75%的人会联想歌描绘的场景,55%的人不能分辨歌曲中的演奏乐器,35%的人不能分辨美声、民俗、通俗唱法;音乐兴趣方面,喜欢音乐的80%,一般的18%,不喜欢的2%,希望具备一定音乐素质的95%,无所谓的5%;音乐自身素质自我评价方面,好15%,较好36%,较差59%。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大多数人追求享受音乐,可音乐的基本素质处于较低水平,出现想学难学,想唱不会唱,想听不会听的尴尬局面。


  (二)功能性音乐的实施策略


  功能性音乐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作为一种心理健康促进的手段,必须在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上,用身体体验,更多的用情感体验,以音乐渗透青少年内心世界,塑造完全的人格。


  1.完善音乐教育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和法规实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相继颁布系列制度文件,1979年教育部頒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音乐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6年12月、1989年11月国家相继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1989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95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01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但正真落实到地方学校却打折扣,如何把音乐教育和各个地方政府、学校高度重视的应试教育结合,把音乐素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元素,才会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取得有效的推进。


  2.建構适应学生发展的音乐课程教学体系


  音乐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音乐律动、歌唱、器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即兴。音乐律动分为律动常识、律动体验、律动表达、律动舞蹈;歌唱分为知识性歌唱、体验性歌唱、表达性歌唱、合唱;器乐学习分为器乐知识、器乐音乐体验、器乐演奏训练、小型乐队训练、交响乐知识与实践;音乐欣赏教学也应分初、中、高三个层次,从音乐作品基础经验至复杂的情感体验至艺术欣赏和文化分析;音乐即兴分为即兴律动、即兴演唱、即兴演奏、即兴创作。按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把每个模块不同的部分分布到每个学习阶段,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施教学。


  3.音乐教育回归音乐教育的本质


  音乐教育是心灵的教化,避免采用自然学科的授课方式,通过学生体验了解音乐的价值,能动参与音乐实践。当前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出现吹啦弹唱的神童,其功劳在于各大业余培训学校对其机能强化,这些神童表现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缺乏,更谈不上在音乐中愉悦心情。教学中用音乐元素启动内在感知能力,根据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活动,对学前幼儿和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学生身体律动挖掘潜在音乐能力,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观察小孩听到音乐都会随着音乐摆动身体,这是一种本能。在音乐教学中很好利用这种本能,把身体当做一种乐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体验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时值等变化,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内在的音乐感知能力。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游戏法,以游戏为纽带将各种艺术表演综合起来,形成一种融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领悟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文化,培养音乐的兴趣和创作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唱的被动性音乐教学。对于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其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鉴赏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在进一步提高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于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及音乐表现力的感知。在民族音乐学习过程中,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培养名族审美观;在外国音乐学习过程中,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了解世界民族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及风土人情。


  4.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以学生的成长为关注点,注重学习当中的体验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为目的。


  师生评价的互动性。按照现代课程理论,师生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是师生双向沟通与协商,学生评价走上主体,不是老师一人说了算。虽然学生对评价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可以从简单的评价开始,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参与下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自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潜能发挥更充分。


  以“演”代“考”的情趣性。传统的考试可能是一首歌的演唱,可以设计为班级演唱会的形式,人人参与,有不同的形式,歌舞与器乐、单独与组合、主持与评委,可邀请老师、家长参加观看,有效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舞台自信、生活自信,每个学生都会以最好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很好挖掘音乐潜能。


  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多样性。音乐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多样。聆听一场演唱会激情澎湃、聆听一场音乐会酣畅淋漓、观看一台晚会备受感动,不管是演员和观众都会受很大的启发,给人生留下很多回忆与憧憬。在评价的过程中课内与课外可按照比例综合评分,可调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对音乐的认识与追求。


  四、结语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重要的特定的学科任务。针对目前我国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值得关注与深思的问题,对照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功能性音乐研究缺失,立足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设计发挥功能性音乐的拓展功能。完善音乐教育在制度落实、教学内容的构建与层次递进、教学方法的实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多元,旨在提升音乐教育学科育人价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浅析功能音乐与运动员情绪的变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01). 

  [2]费郁光,董丽英,贾振佳,郭春风.功能性音乐在中长跑训练中运用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3]田耀农.音乐教育与情绪运动[J].美育学刊,2017,(06). 

  [4]田耀农.艺术的本质目的及这个目的的实现途径——音乐与文学的比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03). 

  [5]曹云南.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J].音乐时空,2016,(08). 

    作者:胡筠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