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品德课堂探新

2022-06-08

 作为二十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最终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对过去有满足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当下充满愉悦;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提倡个人要有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欣赏感受力、毅力,对他人的宽容,具有创造性,能够关注未来,对学习具有灵性、智慧;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提倡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幸福的家庭,和谐的社区,校风良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众媒体等。[1]笔者尝试基于这三个层面,用积极心理学重构品德课堂,引领学生体验幸福,养成积极品质,追寻幸福人生。 
  一、彰显生命关怀,满足积极体验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愉快感受。积极心理学关注生命质量和人类幸福,注重个体积极的主观体验。因此,积极的品德课堂应当彰显生命关怀,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引导他们去体验生活[2],使其获得积极的主观体验。 
  例如,在执教《可爱的小动物》(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一课时,笔者课前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家庭都饲养宠物。于是,笔者请孩子们将小动物带进了课堂。首先,请孩子们与可爱的小动物对话:“我们一起和琦琦的小狗打招呼吧”“彤彤的小猫满月了,我们送上祝福”……让孩子们对小动物产生亲近感;之后,让孩子们和小动物一起玩,了解小动物的习性、性格,学会与小动物愉快相处;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分享与小动物相处的心得与快乐:“你是怎样照顾小动物的?有哪些趣事?你的心情怎样?”激活其生活经验,激发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和愉悦氛围,不仅满足儿童积极的生命体验,让儿童切身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更由此种下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的种子,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创造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是品德与生活重要的课程追求。积极的品德课堂必须以生命成长为起点,以培育生命、润泽生命为目的,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幸福,学会尊重生命,培养创造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能力,才能为其未来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关注社会生活,培育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勇气、真诚、勤奋及其他特质,是个体成功的基本要素。[3]但积极人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因此,积极的品德课堂应当用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学会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养成积极人格。 
  品德课程中,诸如“共同的责任”(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等教学主题指向学生责任心、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等积极品质的培养。教师可围绕主题,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最美司机、“托举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平凡而伟大的事例,触动学生心灵;之后,让学生回顾曾经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或搜集发生在周围,尤其是父母、亲人的志愿行动,并通过制作手抄报,搜集家长志愿者证书与纪念品,家庭访谈DV拍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家长、亲人的高尚品质,激发其对美好人格品质的向往。例如,在教学“共同的责任”一课时,笔者邀请曾在十六届亚运会期间担任志愿者的本校党员教师走进课堂,通过现身说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志愿者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深受感动,发自内心地表示要积极参加志愿行动,回馈社会。这样的教学用丰富而生动的社会道德生活激活学生的道德体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逐渐形成健全而积极的人格。 
  学生健全、积极人格的培养往往蕴含在诸多课堂细节之中,诸如面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社会现象,学生是积极主动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抵触不满,都折射着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教师要将追求幸福、成就健全人格视为品德课堂的本质特征,以此为指引,帮助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三、扎根生活实践,践行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组织对个体积极品质的作用,包括幸福家庭、和谐社区、校风良好的学校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众媒体等,这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不谋而合。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和人格发展的源泉,品德课堂应当立足生活,并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践行积极品质,追寻幸福生活的平台。 
  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购物体验和访谈,感知社区商店、百货商场、专卖店、超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异同。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在学生感受与了解传统购物方式的基础上,教师展示网上购物定单,让学生体验网购的便捷,从中认识到新型买卖方式出现的必然性。之后,教师设计了情景“要过中秋了,妈妈为庆祝节日去购物”,让学生展开探究“该去哪里购物,为什么?”“家长喜欢去哪些网店购物,为什么?”以此创设愉快而轻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消费方式,学习理财常识,懂得合理消费,并践行环保观念,享受美好生活。这样的教学设计从生活实践开始,又引领学生走进虚拟的家庭与社会场景展开实践,体验幸福生活,不断涵养积极品质。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和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实践资源。品德课教师要扎根生活实践,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选取鲜活的生活事例,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不断践行与涵养积极品质。 
  参考文献: 
  [1][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张丽黎.积极品德 自助成长[J].中小学德育,2016(5).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 
  广东广州 51009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