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探寻道德教育的根性

2022-06-08

内容摘要: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本土化;儒道合一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关 键 词:道德教育 道德信仰 本土化 儒道合一

  作者简介;刘峻杉,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博士(北京 100048)。

  一、德育需要正视深层问题

  (一)典型困惑亟待澄清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在一线德育实践者中间产生了一些比较普遍的理念困惑。这既是由“德育困境”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德育实效性受限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德育实践中,虽然很少有人会认为道德仅仅是由道德规范组成,但是提到道德,人们头脑中往往会呈现很多与道德规范有关的印象,而且在情感上表现出一定的抵制与纠结的情绪。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忽视目的和条件的追求“圣人”人格,让人们觉得圣人标准难以达到,而且受约束太多,缺少了自由。对“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提倡,如果忽视了道德发展的自然过程和行为本身的目的性与自主性,可能会给人们造成“德福背反”的误解,即要成为有道德的人或者道德高尚的人,就要付出高昂的身心和物质代价。因此,“什么是道德”的困惑是道德教育需要首先正视的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道德教育当然应该由“掌握了道德教育资源,具备道德教育资质”的人来从事,而现实中德育实践者的选拔要么根据智育原则经由考试成绩确定,要么没有明确的选拔条件,甚至也不排除存在根据智育教学能力进行的逆向“选拔”的情况。这导致了道德教育“由什么人教”的困惑。

  理论上的直接德育、学科德育、隐性德育应该相结合,与现实中德育课与其他学科的分离,德育工作者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分离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了道德教育“如何教”的困惑。

  政策与社会对德育效果的期待与实际上对德育重视程度之间的反差,德育教学的阶段性与教学效果检验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给人们带来了道德教育“可不可教”、“值不值得投入”的困惑。[1]

  这些来自德育实践的困惑不仅需要德育理论层面的解读,更需要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分析。这些困惑如不被澄清,道德教育就会如逆水行舟,劳而少功。

  (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是否通过道德教育研究和教学,感受到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及其对我们幸福生活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涉及了德育工作者自身对道德的实践信仰和信心。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但这种价值引导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在哪里?也许最基本的就应该存在于德育工作者自身基于努力而获得提升和超越的道德实践经验,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对道德修养和教育的信心。因此,当人们把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作为其他学科教师的基本门槛的时候,德育教师同样面临着“是否掌握了道德教育资源,具备道德教育资质”的挑战。对于其他学科教育而言,教育条件、资质、效果等方面都相对容易接受各方的检验,而对于道德教育而言,这些方面则并不那么好检验,甚至给人们带来很多尴尬。很多时候,德育工作者反思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自身也难免表现出信心不足。①

  对于现阶段我国的道德教育来说,上述典型困惑的亟待澄清与德育信心有待加强,其实都是关乎道德教育之“根”的基本问题,但它们时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回避了,而且已经导致了我国德育实践的“实质性低迷”。[2]很难想象一个连研究者或教师自身都无法改变的德育理论或教学过程,能给教育对象带来什么深刻的体验和收获。何况在价值和环境多元化的今天,即便是自身的道德成长经验,也已经不一定适合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而推介给他人。“德育无根性”一方面是时代问题,正如鲍曼所指出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从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3];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对于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中国社会而言,又存在着独特的语境。

  二、德育寻根的学科视角

  (一)关注于学科发展历程的“德育无根性”分析

  关于“德育根性”问题的推进以及德育研究实践能力根本性的提升有两种视角。第一种是学科视角,认为“道德是什么”等终极价值问题需要从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中获取,而“什么是有道德的人”等评价问题则可能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中获取。[4]德育根性的问题应该从对上游学科的借鉴和引入来解决,从而增强德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信心,对价值多元作出更积极有效的应对。因此,“德育无根性”并不仅仅是德育学科本身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德育经历了理论研究的复苏、理论基础的建构、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等阶段,引入并发展西方思想,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并逐渐呈现出理论研究的丰富性。[5]但是,理论研究恢复生机的背后,系统化、有深度的本土德育理论仍然正在形成中。[6]这使得我们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德育理论,还缺乏自身主体性的平台基础,吸收和超越都还显得不完全。[7]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研究时间、学术积累等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受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宏观因素制约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既受到了其他学科所没受到的重视,又失去了其他学科所具有的自由与灵活。[8]基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宏大结论,有时被直接套用在微观层面上的德育实践中,但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育问题研究的指导作用并不能代替对德育问题的具体研究。[9]例如,在一线的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以及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教师们往往觉得被动和尴尬,一方面非常需要基于现实的深刻分析,来消除自身的困惑和树立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非常需要能直接应用于教学的灵活有效的德育手段。我国德育研究中,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及其原因分析,[10]多元价值观的协商与解决方案等问题,[11]虽然已经以理论研究的形式出现,但是尚未深刻地延伸到更大范围的实践教学中,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参照;而有关处理道德问题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方面,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问题,[12]相关研究成果只在我国德育研究占非常小的比例,实践中的应用指导就更为缺乏。以上两个方面可能是导致低效甚至反德育的道德灌输不断被批判却始终活跃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之下,德育回归生活的呼唤逐渐成为德育界的共鸣,[13]人们开始重视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人的道德成长,[14]关注个体的生命以不断创造可能生活,[15]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中凸显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16]

  在我国德育学科的理论研究中,对关乎德育根本方向的问题,如“什么是道德”“如何检验”等方面,并不像对“如何育德”方面研究得那样重视,成果那样丰富,“德育无根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德育发展的深刻问题。因为“如何育德”是与“什么是道德”以及“如何检验”紧密耦合在一起的。当“什么是道德”已经不成为一种共识,而我们继续在沿着既往的道德意识探究“如何育德”的时候,大概德育的困境就是不可避免的。这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其他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二)提升德育解释力与实践能力的寻根思路

  近年来,有关德育的学科建构和德育专业化的呼声逐渐增强,[17]说明我国德育研究与实践的纵深发展,已经必然需要形成自身的话语权和专业实践能力。

  20世纪70年代,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派认为,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要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就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探讨结合起来。[18]而他们的这种努力,也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道德教育中认知因素所起作用的了解,从而成为20世纪70至80年代的研究主流,至今仍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最新的道德心理学已经有整合了认知发展心理学、进化学、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中以道德情感和直觉为核心的初步研究成果,并且将社会学、政治学、宗教的观点列入下一步需要整合涵盖的重要方向。[19]这为道德教育的整合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加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呼声,认为借助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道德教育的整体性功能,融入了德育因素,心理教育将具有道德导向。[20]

  按照学科逻辑探寻德育的根性,有两个方面需要慎重对待。首先,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体系是来自西方科学文化传统的,而且至今也仍然是西方文化和思想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国德育从这些领域里去寻求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有可能导致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漠视。如果按照这种学科逻辑,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想被吸收和利用,除非也按照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分解和分类处理。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整体性和系统思维,经过分解的中国文化是否能保持其原有的本质?第二个方面是,德育区别于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重要方面是其实践性。这个实践性不仅包括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更重要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本身在德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体验道德成长。这种鲜明的实践性要求,可以取自上游学科的知识滋养,但又不局限于知识视野的打开。[21]因此可以说,学科视角下的德育寻根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三、德育寻根的文化传统视角

  (一)关注于文化传统的“德育无根性”分析

  关于“德育根性”问题的解决,另一种视角是文化视角,认为德育的根性是关于价值观和信仰所在的道德文化灵魂。这种文化根性应该具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而且具备“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②的现实指引性。

  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正处在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经历着从原有道德信仰失落到新道德规范形成和信仰重建的重大转折。伴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市场经济中“理性人假设”的分析性原则被混淆为价值原则,而僭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混杂为这个时代的精神特点和伦理特征的一部分。人们既享受了时代的优越性,又都在承受着时代的局限性。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实际利益发生各种紧密的联系,甚至常常表现为一种“德福背反”的表象,坚守良心、践行道德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严重地危害了人们对道德的信仰,削弱了人们对道德修养和道德共识的信心。这种社会背景使得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解释力都受到重大的挑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道德”的理不好讲了。这种情况不仅说明了制度德性和制度德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2]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包括制度德性缺失的很多深层原因都指向了道德信仰的集体性失落。[23]在这种背景之下,道德教育患上边缘化、外在化和知识化的现代综合征恐怕就是难以避免的。[24]这种综合征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德育的遭遇。因此,如果不能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来分析德育的这种遭遇,确立超越时代局限性的文化根性,那么德育的现代综合征恐怕就难以根除。

  同时,道德文化又是有连续性的,蕴含在道德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也是如此。正如尼采和麦金太尔指出的,任何道德都以谱系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着,没有一种无谱系生成的一般道德。当今时代,各个道德文化传统只有在达成对自身连贯性发展的具体确认之后,才有可能通过相互间的解读、对话和“翻译”,寻求某些道德共识。[25]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当今时代固然有其与以往漫长封建社会十分不同的进步特色,但是从文化和信仰的视角来看,从人对生命和道德的观念来看,我们仍能发现某些似曾相识或者周而复始的东西。今天人们对道德以及终极价值的各种百花齐放的观点和立场,站在历史的角度,也可以视作各种带有创新和进步色彩的“重演”。[26]希尔斯对于传统的研究成果和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兴起的内在关联的揭示,说明了“若要取代或消除一种传统,尤其是作为社会内在精神的道德伦理传统,不仅需要创造一种新的足以替代旧传统的新传统,而且无论如何,这种替代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换句话说,任何新传统的创造本身也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借助其资源转化而成的,绝无另起炉灶而能获成功之可能”[27]。

内容摘要: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本土化;儒道合一

作者简介:

  (二)挖掘道德信仰资源的寻根思路

  任何时代都需要一个“我们为什么要道德”的理由,这种理由普遍性地存在于人们心中,作为一种道德信仰,成为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天道信仰和内在良心信仰都曾作为一种精神支柱,维系着中国社会的道德发展。近代中国革命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构建了唯物主义的道德信仰。中国本土的天道观和良心观的道德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信仰在解放人性、服务大众、自我超越等大方向上有着很好的一致性,两者应该得到更有机的融合,从而更有效地释放出各自的潜力,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在当代社会的道德信仰的根基。[28]

  改革开放后,教育理论界诸多学者展开了对古代德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德育理论工作者也自发地开始了文化传统的寻根。迈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开发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对先秦道家学说以及后来传入的佛家文化的关注依然非常有限,这使得对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的研究和在教育界内的思想接续显得有些不完整,研究结果的实效性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29]儒家学说虽然是汉代之后的显学,但并不足以完全涵盖中华道德文化的主体,在其自身的现代转型以及与现代西方文明完成对接的过程中遭遇了困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往往被国人所忽视的道家思想,却在国外一些研究者的敏锐目光之下,显示出强大的源泉式力量,成为他们用来提升和完善自身学说体系的宝库。这种现象已经在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荣格、马斯洛等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在蓬勃发展的科学领域,也表现出新科学观向道家思想复归的某些特征,道家思想对于东西方文化融合以建造一个科学和人文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考古研究的发展,大批道家著作重新问世,为深入发掘道家思想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文化界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深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这些最新进展应该被德育研究者及时吸收利用,转化为德育实践能力。[30]

  四、德育寻根的现实性

  (一)两种视角的融合

  在中国当代社会环境下探寻中国道德教育的“根性”,其目标资源如果能够包含以下三个条件则最为理想:(1)包含中国人道德特质的内容,能抵达中国人道德信仰的深度;(2)有哲学性,能与世界范围内的道德哲学思想进行深度交流;(3)有科学性的潜力,能解释道德成长的机制,并生发出用于指导教学的理论体系。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更有利于上述目标的达成。单纯的学科视角,强化了通用性却可能忽视了民族独特性,而单纯的文化传统视角,重视了历史性却可能削弱了科学性和现实性。

  学科视角的德育寻根,已经为很多中国学者所重视。因为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地推进现实德育问题的解决,正是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长处。例如,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教育理论、美国品格教育为代表的当代德育主流理论,分别从认知、情感、品格与行动等角度揭示道德教育的依据与对策。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为数不多的直接论述道德发展阶段或道德境界的理论。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对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31]揭示了关心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道德关系建构过程中生成德性。[32]品格教育运动的代表里克纳认为,即使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仍然存在被普遍认同的价值,除非我们承认正义、诚实、文明、民主、追求真理等价值观,否则价值多元是不能成立的;问题的关键不应当是“要不要教价值观”,而应当是“教哪些价值观”和“怎样教这些价值观”。[33]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当然不局限于这几个理论,它们对我国的德育理论本土化建构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既帮助我们在参考和比较中进一步明确“要找什么”,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检验“是否找到了”;既使得我们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不至于因缺乏比较和借鉴而陷入孤独的“自说自话”境地,同时也使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不至于蜕化为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陪衬或是附庸。[34]

  文化传统视角下的德育寻根,由于受到中国近百年社会和文化历程的影响,相对于学科视角,要显得更为艰难,受到的关注也相对少一些。首先,中国先秦道德文化,是以强调生命实践的“内求法”为鲜明特点的,既重视先天德性的善根,也关注成长过程中反映先天德性不足的“禀性”释放与后天耳濡目染获得的“习性”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复杂的道德成长轨迹。[35]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不否认人的道德成长是不断突破小我、超越功利和一般社会性认知的过程。但是,与科尔伯格理论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并不认为人的道德成长由简单上升的几个阶段组成。其次,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以明心见性的道德直觉作为根本,[36]通过道德信息传递与交流促进道德内在主体性成长,因此,高度重视心灵体验和心灵交流,这与关怀理论是非常一致的。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佛家思想,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通过自我觉察,达到澄清意识的理论和方法,而且道家“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老子》第64章)的思想,显然也包含了关怀伦理所提倡的“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而不必然地导致强制和僵化,只是这一思想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皇权专制下的儒学思想遮蔽了。第三,在道德与美德的认识方面,先秦道德文化其实是一种个体特性与公共伦理相结合的人格-伦理体系,例如,仁、义、礼、智、信五德就是这种思想体系的代表,可惜的是,五德被僵化为“五常”并且与“三纲”相提并论之后,其内在的深厚的道德意蕴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当代已经并不容易为人们所珍视和共鸣。总体而言,中国道德文化是以“修之身,其德乃真”(《老子》第17章)为基本要求,继而随着实践性的深化和承载力的增强来“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③的,高度重视道德的实践性和求真性以及基于道德能力的道德责任。这一路径与西方中世纪之后更倾向于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之下思辨和发展公共伦理有所差别。重视这种差别,从中挖掘和深化民族特色的宝贵资源,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并经受实践的考验。

  (二)理性看待德育寻根本身

  道德的价值终极性,决定了德育根性这个话题,本身只能作为一种研究和实践的方向,而不能作为一种找寻的目标。因此,我们更应该在试图超越的过程本身找到一种适应的状态,在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中,从生活世界中寻找道德教育的根基。[37]历史上是,当代仍然也是,人们在没有办法完全把“道德是什么”搞明白和达成一致的时候,就已经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道德的体验、面对着道德的抉择。德育寻根的关键,乃是呼唤对有关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也许这样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棘手,研究这样的问题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往往会显得艰难,但是如果德育的根本使命不曾改变,那么这种返本归真的努力就不应放弃。

  一种理想的研究模式是发挥研究团队的集体力量,在跨学科研究平台上,汇集各种视角和学科知识的精华,从而加速研究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以海特(Haidt)等为代表的道德心理学和以彼得森(Peterson)、塞利格曼(Seligman)等人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都在研究整合方面进行了重要的尝试。其研究结果也足以证明,在当今时代,跨学科、团队式的研究往往能获得个人研究所无法企及的效果。这种发展方向,也非常有必要在我国的德育研究中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积极响应的时候,我国德育寻根已经具备了更为有利的宏观条件。因此,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从更为广阔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重视儒道传统的互补格局,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创新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思想资源,将成为当代德育理论研究者的光荣使命。

  注释:

  ①一项调查发现,问卷中88%的教师表示自己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但同时有超过50%的教师认为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当前制约师德建设的突出因素。参见:檀传宝,等:《中学师德建设调查十大发现》,《中国德育》,2010年第4期。

  ②出自帛书本《老子》第58章,世传本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高明考证认为,帛书本更能反映道家因时因物而灵活取舍的态度。

  ③帛书本《老子》第17章:“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参考文献:

  [1]刘峻杉.浅论当前德育实践理念的几种典型困惑[J].中国教师,2011,(7上).

  [2]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3]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4.

  [4]杨韶刚.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当代心理学向科尔伯格提出的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5]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1).

  [6]檀传宝.超越论教育哲学及其建构——20世纪90年代鲁洁教授教育思想的特质[J].教育学报,2010,(1).

  [7]胡金木.我国道德教育领域中“比较研究”状况的回顾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9,(9).

  [8]薛晓阳.德育研究:学科的独立和开放[J].教育学报,2009,(1).

  [9]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10]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5-132.

  [11]华东师范大学“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研究”课题组.当代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建研究及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8,(14).

  [12]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4,(1).

  [13]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14]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

  [15]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16]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

  [17]蓝维,迟希新,王晓飞,易连云,檀传宝.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J].教育研究,2007,(4).

  [18]唐汉卫,戚万学.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思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2-23.

  [19]Haidt, J. Morality[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 65-72.

  [20]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

  [21]易连云.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论“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报,2005,(5).

  [22]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23]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24]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25]万俊人.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J].读书,2004,(4).

  [26]熊春锦.道德复兴论修身[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38-46.

  [27]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0.

  [28]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5-16.

  [29]付小莉.围绕“道家主干说”争论的述与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

  [30]刘峻杉.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J].教育研究,2012,(8).

  [31]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

  [3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二版)[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1-36.

  [33]Lickona, T. Education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1 20-22.

  [34]易连云.传统道德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2010,(4).

  [35]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86-187.

  [36]谭维智.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道家的知识观及其道德教育方法研究[J].教育研究,2011,(6).

  [37]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