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微

2022-06-08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往往容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时,又容易将科学教育对立。科学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先导,科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又影响和制约着科学教育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是使教育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服务的前提所在。

  【关 键 词】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作者简介】许昌林(1977-),男,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0)08-0177-05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教化人并最终使人社会化的活动。法国18世纪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认为,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来源于教育。马克思也主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不仅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作为教育基本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犹如人之两臂、鸟之两翼,是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科学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先导,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正如“一切道德、科学连同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棵树上的各个分支,所有这些走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生活趋于高尚,把他从单纯的生理上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1](p149)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往往容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时,又容易将之与科学教育对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使教育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是本文将要论述的主题。

  一、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二者的主要内涵不同。

  科学,是立世之基,只有懂得科学,掌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顺乎客观规律,才能立于世上。通常人们理解的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等,它反映的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水平。因此,长期以来,在学校的科学教育中,盛行的是一种唯知识、唯技术、唯能力的教育。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科学文化的片面理解,不能全面掌握科学文化的构成及其核心,自觉或不自觉的将科学的价值观、科学的精神等排除在科学文化之外。以这种科学文化观为指导的科学教育只限于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层面,抹煞了它的属人特征和内在的精神层面,使他变成一种纯粹“与人无涉”的见人不见物的教育。而较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具体层面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传授,二是抽象层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2]因此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技能,还应掌握科学方法和培育科学精神。这四个方面又是统一的整体,其中,科学知识的传授是科学教育的实体和基础,科学技能是科学知识的具体运用,科学方法是提高科学技能的重要途径,科学精神的培养又是科学教育的灵魂。对此,江泽民就曾明确指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促进人们牢固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实事求是地创造性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全社会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3](p194)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4](p4)其主要内容是人类在认识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自我精神世界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哲学、伦理学、政治观、人生观等文化成果。它反映的是人类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等方面的认识和改造水平。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鲜明的特色,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其主要内容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多方面内容。[4](p175)其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道德教育是基础,建立新的、现代化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二者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

  从二者的主要内涵可以看出,科学教育侧重的是事实问题,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科学精神的培育等科学素养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的则是价值问题,对人的发展具有导向、保证、育人和开发的功能。科学教育可以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培育人的科学素养,掌握理性分析事物的方法,其目的旨在教人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获得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并懂得如何开发利用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以求得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的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5](p229)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人的精神世界,改造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展人们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并指导人们依据一定的价值准则改造物质世界。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方向,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这一性质规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因此,其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

  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各自的内涵和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但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科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则影响和制约着科学教育的发展,为科学教育起到导向和动力保证等作用,这是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

  1.科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科学知识的培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智力基础。作为科学教育基本内容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宣传和普及有助于人们思想道德总体素质的提高。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全人类的一切进步事业将借知识界圈子的扩大而实现,凡合乎理想和道德的善举,其直径总是与智慧的口径符合,大脑有怎样的价值,心灵便有怎样的价值。这句话有一个基本的意思,即科学文化知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一般来说,一个科学知识渊博的人,其总体素质也比较高,当然,不成正比的例子也是会有的。但是知识的积累可以塑造人的性格,也是人们修养品行、陶冶情操、探求真理的手段和途径。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身就是一定的科学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可以说是在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即使被看成是纯学术的科学知识教育,也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可以列为思想的范畴。由此看来,科学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科学精神的培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决定了科学精神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的,科学精神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则为这种融为一体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科学精神是科学真善美的最集中和最充分的体现,科学精神蕴含着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领悟了科学精神并把它内化到他的精神世界中去,这将不仅有助于他的科学知识的丰富,也将是他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更高的境界。求真、务实、理性、创新、协作、奉献等科学精神都是现代人应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情操,也是抗衡和抵御现代社会流行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有效良剂。科学精神的普及也必将会使全社会的思想水准和道德追求向更高的层次推进。它在推进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道德化、促进社会思想道德观念沿着正确的方向更新和发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科学精神教育能把知识追求和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科学实践活动和思想道德境界提升结合在一起;科学精神教育使人们在追求真理和真知的同时,也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过程中,也在给人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再者,科学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黑格尔曾经说过,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也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6](p9)可见,方法好似黑夜里为行人照亮的明灯,一个好的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激励、协调、提高作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定目标。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发展新理论的过程中,既要创造性的运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探索新的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因此,借鉴、移植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就是要充分借鉴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最新方法,并加以改造和运用,这不仅补充、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而且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使教育方法更加富有感染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和制约着科学教育的发展。

  科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则影响和制约着科学教育的发展。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德育为先”的价值功能,起着导向和动力保证等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着科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要经历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伦理冲击。通过科学教育可以解决“是与非”、“知与不知”的矛盾,但这些矛盾的解决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成果造福于人的基础之上,科学研究的展开是以善恶观念的确立为条件的,这个被默认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如果说弗兰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具有解决对象“是与非”问题的价值,那么康德的“德性就是力量”则具有能够解决对象“善与恶”问题的价值。科学技术的成果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推广和使用,但在哪个方向上推广和使用,发挥其有利于还是有害于人类的价值,则取决于科学技术掌握着的价值观,这就是要解决“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和“为什么学”等问题,而这又关乎着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坚持和巩固,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人类的幸福。所以,光有科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被教育者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必须使他“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有鲜明的辨别力”。因为,如果只注重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就会失去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无法成为身心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毕竟,仅仅具备“关于客观自然的知识并不能使人获得灵魂的提升”,唯有具备德性的知识才能“使人真正的向善。如果没有这种真知识,人的一切个性品质都会坠入恶行”。[7](p43)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还为科学教育的展开提供动力的保证。如果受教育者的观点越鲜明、方向越明确、立场越坚定、情感越强烈、心理越健康,则科学教育的开展就越容易获得动力,受教育者越能发挥主体性,越能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质量。

  3.二者的辩证统一。

  人类思想观念的出现并非萌芽、分蘖于思想本身,而是知识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积淀和总结。因此,科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为科学教育提供方向和动力保证。离开科学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便会缺少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有效载体,缺乏具体实施的形式和条件,进而成为空洞的说教,让人难以接受。仅仅局限于科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便会失去提升理想、铸塑信念的功能,从而失去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实现的,不仅是对教育内容的知识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基于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进而形成健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正确行动的素质,即通过科学知识的教育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及良好的道德素质。所以,在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智育化,更要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排斥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流为空洞的说教。要努力增强教育内容的科学含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真理的力量感染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说服力、感召力,也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先进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科学教育之中,也要将科学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实现二者在当代教育实践中和谐有序的融合发展,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三、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融合发展

  1.融合的可能性: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共同的目标追求。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8](P123)人的全面本质,表现为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人的个体性本质。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有意识的活动,即实践活动,最集中的表现是劳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存在物,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人的个性本质就是人的个性。与此相联系,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交往的普遍性,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9]按照马克思的这一视角,我们可以通俗的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为就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既包括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也包括能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素质;既是社会个体的个性自由的发展,又是整个社会“每一个人”自由而充分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今天,教育已是传授科学技术、培养高尚人格、开发主体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创造未来的原点”。总之,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内在的规定着其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而教育的功能及其发展,又使教育必然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大学生而言,一切教育都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则表现为思想政治素质(包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和综合发展。为此,必须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融合的必要性:都是“素质教育”时代要求的内容体现。

  早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就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国民素质又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等。党的十七大也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p37)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这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工作。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来说,思想政治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会成为人们提高智力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顽强的意志,他们在提高智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健体魄方面才会有方向和力量,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同时,具有较好思想政治素质的人,更有利于其他素质发挥作用而有益于社会。

  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它不单是指科学知识的简单传授,也不是仅限于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更不是专指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

  3.融合的途径探析。

  (1)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变革是创新的基础。教育实践的发展促进教育观念的革新,而革新了的教育观念反过来又能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当前我们面临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及大学生日益突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新形势,这给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复杂形势的变化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就要求我们转变原有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途径和方式,让教育围绕着四种基本的能力重新来设计和组织,那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能力其实就是做人和做事两方面的体现。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可以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保证给他一个和谐健康的人格。人们要借助于教育达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还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所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这就是说,我们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两部分,学会做事就是要加强科学教育,而学会做人则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只片面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或科学教育,更不能把二者放在对立的层面。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完整的科学教育也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融为一体的。

  另外,教育工作者还要树立全面负责的思想,做到分工不分家,全员育人。因为在当前的体制下,各大院校中都存在着教职员工的分工,如教学、政工、后勤等,各有专责、各有重点。但是,分工并不意味着分家,无论是教学人员还是政工干部或是其他人员等,都要既关心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要关心他们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用自己担负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各扫门前雪、各自为政,教书的不关心思想成长,教人的不关心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从而陷入教书者不教人,教人者不教书的怪圈,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当前要实现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统一和融合,就必须树立全面负责的思想,做到分工不分家。

  (2)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加强师生的平等互动。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发动者和实施者,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渊博的知识是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而教师高尚的人格更是对学生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大多学生也以他们的老师为典范加以模仿,毕竟是亲其师,信其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渊博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比如搞自然科学的不能不了解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同样,搞人文社会科学的也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互补。正如培根所言:“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变。”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面对新世纪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就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因此,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唤起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做到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的真正统一,从而建立起师生“主体—主体”间的平等互动的交往实践过程。因为教学过程在本质上首先在于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就没有教学。而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虽然教师在社会地位、学识和道德修养上具有优越性,并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性和长久性的影响,但在人格上他们是一种对称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他们都具有独立人格和主体尊严。正是这种对称的平等的关系,决定了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交往实践过程。

  (3)拓宽教育渠道,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坚持知行统一,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要深入发掘各类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这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不仅仅要关注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更要关注于科学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这一重要方面,在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同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要更多地借助于科学教育的载体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激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拓宽教育渠道,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则成为当务之急。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在学习、生活、居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变化,原有的教育方式和载体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思路开发和建设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拓宽教育的途径和渠道,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

  首先,在教育途径的拓展上可通过以下三个层次开展:第一层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各专业课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挖掘其学科的内在道德价值、课堂气氛和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潜在的育人功能。各专业课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要充分、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和因素,如自然科学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人文学科中的人文关怀、艺术学科中的创新和审美体验,包括各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等,都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不同专业的学习中获得极大地滋养。第二层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校园文化作为有效载体。校园活动以其趣味性、开放性、群众性的特点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能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种课外教育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一种文明和谐、格调健康、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发展创新的校园文化,营造宽松、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中寓教于乐,融德、智、体、美、劳于一体,启迪精神、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第三层次就是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了解社会,丰富和完善自己。杜威曾指出,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因此,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育还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所以我们要更多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如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深化以主题周末活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把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作为教育的外化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作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必要延伸,以达到知行合一的预定目的,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机遇,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要致力于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化。

  当前我国高校虽设置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总体效果还未能让人十分满意,究其重要原因之一无非是与我们的课程设置不无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均有文科、理科和工科之分,这在培养祖国建设所急需的各专业人才上有过突出的贡献,但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往往只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本学科所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功能,即更多地重视成才之教育而忽视成人之教育。反观国外很多高校并无专门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课程体系,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做得很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将自己所需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融入各专业的知识教育之中。在注重各学科的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更注重思想、道德的教育,从而融思想政治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实现各学科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好的借鉴。因此,我们要在继续发挥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同时,也要在历史、哲学、艺术、建筑等人文或社科及自然科学等领域涉及的科目中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渗透,深挖其内部包含着的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功能。

  总之,让学生既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又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较高的文化素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更是对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回应。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高等教育要适应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科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加强科学教育也要抓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把握这种统一,实现二者有机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J].教育参考,1999,(1).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汪青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金生鈜.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8).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