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叙事对5~6岁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

2022-06-08

王 娟1 龙玉兰2 刘 鑫2

(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州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徐州221116)

[摘要]道德叙事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与儿童有着天然的适切性。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的道德叙事类型对5~6岁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57名幼儿被随机分配到叙事产生组、复述组及控制组,前两组分别在完成故事产生和故事复述任务后进行自愿帮助行为测试,控制组则直接完成自愿帮助行为测试。结果表明,道德叙事类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叙事产生组儿童的助人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复述组和控制组。道德叙事通过激发儿童的道德同一性对儿童的道德认知产生促进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道德叙事;道德同一性;道德认知

一、问题提出

“叙事”,也称“讲故事”,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述的语言能力。心理学认为,叙事包含着复杂的认知活动,这一过程需要启动记忆系统中与叙事有关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概念,选择适当的句子表达判断,同时还需要合理组织所说内容以及考虑听者的注意力与感受等。叙事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叙事能力能够反映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的信息。通过叙事,儿童可以实现社会化、道德规范和角色意识的内化。叙事与儿童的思维特征有天然的适切性。布鲁纳曾经提出,人类存在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儿童的思维更符合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儿童经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儿童的计划、记忆,甚至他们的爱和恨,都以故事情节为导向。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叙事者的经验、愿望和目的会伴随叙事内容传递给儿童,滋养儿童的精神。因此,叙事在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认知发展上起着核心作用。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自为及自觉的领域。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就其实质而言,道德认知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知觉、体会、理解和把握。叙事则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价值传递,叙事可以帮助儿童获得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所谓“道德叙事”,指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发展的过程。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生命经历与追求,及对他人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运用叙事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能够适应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掌握抽象的道德观念。

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即“道德认同”,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布拉西(Blasi)是道德同一性研究的奠基者。他认为,道德同一性意味着个人的道德系统和自我系统的同化或融合,以至道德观念和个人认同达到一定程度的统合。道德同一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结构,在儿童理解道德生活以及如何建构道德自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阿基诺(Aquino)和雷德(Reed)考察了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向青少年被试呈现了9个有代表性的道德特质词汇(关爱、同情心、公正、友好、慷慨、助人、勤奋、诚实、善良),让他们想象具有上述品质的人的观念、感受和行为,以唤起被试有关“道德人”的心理图式,然后让被试对10道题进行7级评分,如“做拥有这些品质的人对我很重要”(内在化测题之一),“我积极参与那些能让别人知道我具有这些品质的活动”(表征化测题之一)。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志愿服务行为(帮助弱势者和适应不良者)呈显著正相关,与高中生的实际捐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已有研究表明,与道德有关的行为历史会影响人们未来的道德行为。根据康威(Conway)和皮茨(Peetz)的理论,道德同一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回忆距离时间较远(抽象)的道德或者不道德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做出与回忆内容相一致的行为。道德自我知觉激发行为一致性,认为自己有道德的人比那些感觉不太道德的人将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个体不仅能自发做出道德自我描述,而且也能自发做出道德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这种道德教育方法超越了儿童的生活空间,远离儿童的心理世界。而道德叙事在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道德叙事方法理应得到重视。本研究试图从实证角度探究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从而为儿童道德教育提供直接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徐州市某公立幼儿园大班儿童57名(男29名,女28名,平均年龄67.6+6个月,年龄跨度在62-71个月)。所选幼儿智力正常,无语言、听力或认知障碍。经过对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得知,57名幼儿均来自城市普通职工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将57名被试随机编号,分为均等的3个实验组,根据叙事诱发方式,分别是故事产生组、故事复述组和控制组。正式实验前,发放《研究知情同意书》征得家长同意,并通过访谈向家长和教师获取幼儿日常帮助行为的数据,要求家长和教师运用五点量表法给出幼儿日常帮助行为的程度。结果显示,三组幼儿实验前在日常助人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实验设计与材料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道德叙事诱发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故事产生条件和故事复述条件,实验中加入控制组以考察叙事对道德认知的影响。要求故事产生组的儿童讲述自己最近做过的一件帮助他人的事件;故事复述组的儿童听主试讲述故事《助人为乐的小乌龟》,然后复述故事。因变量是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

所用材料为儿童故事《助人为乐的小乌龟》以及《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助人为乐的小乌龟》改编自网络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俗易懂。《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由研究者自编,从爱心捐助、爱护弱小、帮助同伴家人三个方面编制,共14道题目,设置五级评定法,分别为“一定不会帮助”“可能不会帮助”“不知道”“可能会帮助”“一定会帮助”,分别计分为1、2、3、4、5分。经过资深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反复修改后,这两份材料均符合5—6岁大班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三)实验过程

本实验由两名研究者共同完成,实验在安静的房间里进行,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所有幼儿说明本实验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要与你们共同完成一个有趣的小测试,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回答我的问题。”第二阶段,道德认知诱发。按照三组编号顺序,分别由主试A(l名学前教育系研究生)实施不同的实验处理。对于故事产生组,要求被试讲述发生在近期的自己所做的帮助他人的事情,比如在班级里帮助老师发放物品或者帮助小伙伴解决问题,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等,引导被试尽量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及感受等信息。对于故事复述组,要求被试认真聆听主试讲述的《助人为乐的小乌龟》,故事讲完后,再由被试向主试讲述刚才听到的故事。复述过程中,主试可以向被试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等信息。第三阶段,自愿帮助行为施测阶段。由主试B(另一名学前教育系研究生)协助被试完成《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研究者以客观的立场以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设置问题情境,询问被试在此情境下会如何做,在得到被试的答案后,再询问其做法的原因,以确保被试作答的态度是认真的。最后,收集完成的测试表,向被试表示感谢并奖励。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以被试自愿帮助行为测试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以叙事类型为自变量,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描述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儿童在各条件下的道德认知得分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启动条件对儿童道德认知影响的差异是显著的,F(2,56)=3.89,P<0.05。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故事产生条件下,儿童的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s<0.05,而故事复述组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当儿童回忆近期所做的道德行为时,在随后的自愿帮助行为测试中会表现出更多的自愿帮助行为,即当儿童叙述过去自身发生的道德行为时,会出现道德同一性效应。

研究者还分别考察了被试在爱心捐助、爱护弱小以及帮助同伴家人三类任务上的帮助行为表现。以叙事诱发方式为自变量,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即儿童道德认知差异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爱心捐助方面,不同启动条件对儿童爱心捐助影响的差异是显著的,F(2,56)=6.46,P<0.05。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故事产生条件下,儿童的爱心捐助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s<0.05。故事复述组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爱心捐助测试中,被试回忆并讲述自己近期做过的帮助行为比复述他人的道德叙事表现出更多的捐助意向。而在儿童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方面,不同启动条件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s>0.05。

四、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故事产生条件和故事复述条件下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均高于控制组,这表明叙事确实会影响儿童的道德认知。同时,故事产生组的道德认知得分又显著高于故事复述组,这表明不同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不尽相同,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儿童从道德故事的听者转变为叙事者,是儿童道德自我的解构与建构过程。现代记忆心理学认为,儿童所听或所读的大量道德故事最终会积淀成指导他们行动的脚本或图式。特别是个人生活道德叙事,不仅充分利用了自身的道德教育资源,还使儿童有机会整理、反思自己的道德生活,进而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这种合作与对话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儿童道德不断地自我建构,在陶冶和培养儿童本性的同时,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了提升。其二,已有研究发现,抽象的道德自我知觉会激发道德同一性。本实验中,道德叙事产生条件使儿童进入了回忆道德行为的情境,儿童在描述自己近期做过的好事或助人行为时,多以概括化的方式描述,且多集中于帮助情境以及帮助后的感受,如“看到妈妈在扫地,我就帮妈妈扫地,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这种回忆的帮助行为情境带给儿童道德体验与反思回顾,因此道德叙事的产生可能启动了儿童的道德同一性。而道德叙事的复述虽也带给儿童道德情境以及道德体验,但可能并没有激发儿童内在的道德同一性,因此儿童在道德叙事产生条件下的道德认知得分显著高于道德叙事复述组和控制组。

在爱心捐助、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这三个方面的帮助行为测试中,仅有爱心捐助的帮助行为符合道德同一性理论,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这两类帮助行为的测试得分与控制组得分差异不显著。儿童在4岁左右就已经产生道德,且儿童的道德认知是逐渐发展的,这种发展不但以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儿童的道德认知以他所处的道德环境及其影响为基础。根据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别是受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较大。已有研究表明,幼儿和学龄初期儿童的道德观念,都是从家庭或学校教育中接受个别的、具体的道德条目,具有较多的情境性。爱护弱小、敬爱父母是在幼儿生活中常被提及的要求,而这种情境也经常发生在儿童的生活中,是儿童已经具备的道德认知,因此道德叙事对其影响不显著。爱心捐助属于社会化层面的道德,受家长和教师影响较小,是儿童尚未具备的道德认知。同时,爱心捐助测试能排除影响被试道德行为的其他因素,方便实验操作,所以多数道德实验都会采用捐助行为来测试被试的道德行为或道德认知水平。捐助行为对道德认知通常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实验结果也证明,道德叙事产生能够激发道德同一性机制,对儿童在捐赠行为上的道德认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五、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及相关研究展望

第一,道德叙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教师和家长要深刻认识幼儿道德获得的特点,采用道德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取代知识灌输和规则教导,采用体验、练习的方式取代解释和说教,充分发挥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利用道德故事的价值,让儿童在情境化的故事中深度卷入,唤起儿童的道德感知和情感体验,促使其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认知。中国有着悠久的道德叙事历史、悠久的讲故事传统和丰富的故事资源,优秀的美德故事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够自然地向儿童传递“正直”“信赖”“公平”“诚信”“关怀”等核心价值体系,促使儿童获得道德认知。

第二,幼儿道德教育应是一种启蒙教育。“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未泯的善对道德有着天然的情感,其“泛灵论”倾向也使得幼儿具有更丰富的道德情感和更敏锐的内心感受。幼儿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构成了他们理解道德的重要内容,因此幼儿德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真实生活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故事是真实生活的体现,人类经验以叙事的方式建构,并以故事的方式存在,揭示个体经验意义的最佳方式就是叙事。日常生活是与个体生命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个体生命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是个体生命成长的根基与主要领域,因此教师和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接近儿童道德经验的叙事素材,以故事为载体,以生活事件为主,展示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激发其道德情感,建构其道德学习,提高其道德能力。

第三,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儿童拥有良好的生活层面的道德,也要帮助儿童树立社会层面的道德,从小培养儿童的社会道德责任感,让儿童成为一个大写的社会人。在未来研究中,我们还有必要考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叙事状况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不同故事类型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以及验证儿童道德是否存在道德许可和道德净化效应等问题,以推动道德叙事方法的运用与儿童道德发展。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