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后现代视阈下对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反思

2022-06-08

林榕料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 350007)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学前双语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当下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应突破线性思维,树立多元文化意识;突破传统教育经验模式,突出课程母体构建的关联性;突破跨语言社区瓶颈,促进儿童双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双语教育;学前教育

“全球化”( globalizaion)现象显示出一种全球范围内资本与商业的流通,并使所有国家都进入了一个超国界的市场运作机制,同时影响到了当今文化与教育的全球化。全球化必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语言交流的媒介问题。这正是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受到社会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中国人已然是世界人,而世界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熟悉各国文化,能够与各国人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英语已成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在全球化背景下,合作办学开辟了教育的新篇章,越来越多的国家引进了世界上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这些都意味着学生必须具备双语交际能力,也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应用双语教学的基本功。如此一来,培养学生掌握多门语言也成为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国内多数学前双语教育混淆概念,教学理念偏颇,教学模式生硬,甚至徒有虚名,因此很有必要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当下我国学前双语教育,以此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一、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各校开设“英语课程”一直是政府的规定行为,但只限定在小学及其以上的学校,学前双语教育尚未纳入国家办学计划中。“文革”前从初一开始学英语,2001年秋季开始,教育部要求全国小学从三年级起普遍开设英语课,但是许多经济发达城市都提到了小学一年级。导致这一行为的直接原因就是升学考试的需要。然而,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刻影响,英语学习越来越低龄化,民办英语幼儿园风生水起。在一些大中城市,许多幼儿园纷纷开设英语课程,英语教育成为各幼儿园竞相推崇的特色教育。有调查显示,在经济发达地区,74.1%的幼儿园从3岁起就开设了英语或双语教育活动。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和实施,全国各地民办幼儿园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城市到乡村已基本达到全覆盖,由此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学前双语教育。可见,学前双语教育虽然还不是政府行政规定的主流教育,但它已经是当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教育领域,并占有相当大的教育市场。不过,这也使得当前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社会性矛盾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社会有需求、政府无主导;市场有需求、师资无保障;高校师资培养有计划、就业不对口不对称等,暴露了学前双语教育在我国的窘迫状态,亟待我们调整视角,重新深刻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中国人”培养成“世界人”的过程中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价值。

二、开展学前双语教育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双语教育”( bilingual education)-词出自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之手。在古罗马,拉丁语是他们的通用语言,但罗马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因此昆体良最早提出希望学龄前儿童先学会拉丁语(母语),再学习希腊语(二语)。1959年,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对导入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作出解释,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期在4到10岁。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对大脑的多元功能和不同区域的特殊认识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人具备各种不同的智能,其中即包括语言智能。这些科学发现都支持在早期开展第二语言的学习。

(二)实践依据

当今,学前双语教育不仅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或多语国家获得了成功,而且在许多单语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也获得了成功。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的语言,更多是源于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的需要,也是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只有借鉴世界各国学前双语教育丰富的实践经验,并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对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它以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为出发点,倡导异于现代性的新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要求教育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性目标,注重精神与个性,强调知识的整合与生活的本源性等,这对发展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一)突破线性思维,树立多元文化意识

首先,后现代教育弘扬多元文化思想,注重文化与价值的多元性,反对灌输与压制,提倡创造与实践。在我国,56个民族各有各的语言,而汉语是官方语言,受教育者都应掌握,因此双语教育其实自古就长期存在,而,当下的“学前双语教育”(主要是英语与汉语)是跨国界、跨文化、反传统的,它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但在我国,英语学习可以说是所有学生的阵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间断的学习,最终还是解决不了语言交际问题,其中关键原因就是早期多语言神经元没有接通,错过了“二语习得关键期”,再加上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所以国人皆学英语,但国人皆不会说英语。或许,在学前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将有助于突破我国英语教学的瓶颈。

其次,后现代主义不再把对知识的忠实再现作为课程目标,而把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因此,在学前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并不是在幼儿园完成英语的学习任务,其目的不是教儿童会讲英语,而是通过双语教学活动,加强对儿童语言神经元的刺激,帮助儿童建构“语言机能矩阵”,发展语言智能,其意义非同小可。

再者,后现代主义认为儿童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个体,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视角。儿童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成人世界,他们具有独特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学前双语教育的开展是完全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特征的,应尊重儿童语言学习的需要。

(二)突破传统教育经验模式,突出课程母体构建的关联性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突破传统的教育经验模式,厘清学前双语教育的概念内涵,保持本土特色,建立合理的学前双语教育目标,变被动允许开办学前双语教育为引导开办学前双语教育,将规范教学行为纳入政府管辖范围,狠抓学前双语教育的师资培养,切实营造一个优良的学前双语教育环境。这要求学前双语教育必须遵循《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顺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特征,使母语学习和英语学习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突出后现代教育哲学中课程母体构建的关联性,为双语学习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突破跨语言社区瓶颈,促进双语交际能力发展

所谓语言社区指语言学习、交流的自然环境。英语在我国以汉语为交际语言的“社区”内无法形成交流的自然环境,这是我国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仍然无法学好英语的外部制约因素。但是,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并赢得了社会共识。今后,学前双语教育应把在“自然接触的条件下”(insituations of“naturalistic”exposure)促进儿童双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此突破二语习得跨语言社区的制约。

总之,从国家语言发展规划的战略层面来看,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提升,语言交流媒介成为我国各行各业人才走向国际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学前双语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教会儿童英语(事实上也根本不可能做到),而是在“二语习得关键期”开发儿童的语言智能,接通其语言发展神经区,为儿童将来的语言学习与交流做准备,同时这也是突破跨语言社区学习英语的关键条件。而为保证学前双语教育的质量,还必须关注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学前双语师资的培养,二是实现幼儿园日常教学与一日生活组织的双语化。只有在这种语境下,幼儿才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第二外语的熏陶,达到开发语言智能的目的,最终为日后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