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蚩尤神话的传承与价值取向

2022-06-08

王宪昭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蚩尤作为一个与炎黄密切相关的文化人物,主要是以神话叙事的形式广泛流传,形成文献记载、民间口头传承、民俗传承、文物传承等多种传承形式。在当今文化研究中,应该对蚩尤神话予以必要的关注和科学的价值定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蚩尤;神话;传承;文化英雄

中图分类号:K203;I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1-0135-05

收稿日期:2014-12-06

作者简介:王宪昭(1966-),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与口传文化。

“蚩尤”是与炎黄二帝同时期的文化人物。据中国知网统计数字显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涉蚩尤的研究文献约6000余部(篇),其中期刊论文多达3800余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14年间,涉及蚩尤形象的硕士、博士论文就有785篇,这种较高的学术关注度提示我们,在当今学术中如何看待蚩尤神话叙事的阐释、传承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具有探讨价值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蚩尤名称及相关称谓之辨

“蚩尤”作为一个汉语书写的词汇,尽管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后,但其描述的史实却属于史前文化,其具体“所指”和“能指”并没有充分的史料可佐。因此,关于蚩尤名称及相关称谓之辨,只能基于目前能见到的文献史料、口头神话传说以及相关阐释,尽可能符合逻辑地加以推测或论证,力求最大程度地符合这一形象的历史本真和文化本真。

1.蚩尤名称是客观历史存在。“蚩尤”作为一个特定的名称,在口头神话传说和史书文献中,或褒或贬,都反映出这个人物不容置疑的客观存在。文献资料方面,春秋时期之后的古籍对蚩尤的记录相当丰富,如《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了蚩尤与黄帝之争;《尚书·吕刑》的郑注中说,蚩尤霸天下被黄帝所伐;《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在涿鹿击败蚩尤;《逸周书·尝麦》中记载,炎黄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魏土地记》记载,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等等。神话或传说中方面,蚩尤叙事更为丰满,如山东一带的汉族神话说,黄帝砍下蚩尤头颅,蚩尤发生变形;山西一带的神话说蚩尤的血化为红色盐湖;贵州的苗族神话说,蚩尤是苗族一个勤奋有为的文化英雄,等等。在民俗或民间文物中涉及蚩尤或蚩尤史实的也是举不胜数。如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贵州等地都有反映蚩尤的民俗或遗迹。仅河北省涿鹿县境内,就有蚩尤坟、蚩尤三寨、八卦村、蚩尤泉、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与蚩尤相关的遗址遗存。也许历史上确有“蚩尤”其人或遗迹,也许这个名称只是存在于人们意念中的形象,但直到今日,也无论是文物遗迹,还是附会的民俗阐释,都从本质上显示出“蚩尤”作为一个文化形象在民间的强大的生命力。

2.蚩尤名称词源的几种推测。“蚩尤”名称极有可能是一种动物的名称,源于特定的动物图腾。但这种动物究竟与今天的哪种具体动物相对应,以现有资料为依据很难以确切地对号入座。正如有研究者所提出的“蚩尤多变化,其化形有牛、蛇、犬、虫有诸说。”[1]在此,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归纳:(1)“蚩尤”是一种“虫”的名称。如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蚩,蚩虫也。”在神话或传说中,也有黄帝砍下蚩尤头颅后流出的黑血化成一种叫作“蚩”的虫的说法。还有一种推测是,蚩尤是一种“水虫”的名称,《集韵》(尤部)解释为:“蚘,蚩蚘,右诸侯号。通作尤。”王志平认为,“蚘”和“蜮”可以通转。[2]所谓的“蜮”,在汉族传说中是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口含沙粒射人或射人的影子,被射中后就要生疮,被射中影子的也要生病。从文字学角度也能察觉“蚩尤”与水虫的某些关联,如“蚩尾”又称“鸱尾”,是古代建筑习俗中在屋脊上安放的鱼尾形饰物,既然与鱼有关,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蚩尤”与水的联系。再如《山海经》中说,蚩尤曾以大雨雾恶战太阳神黄帝,暗示蚩尤的雨神身份,这也许源于神话中水虫往往可以作为水雨云雾的原型之说。(2)蚩尤与“牛”有关。“蚩尤”是作为一个合成的族体名或姓氏出现的,如果把“蚩尤”二字分开来看,据《说文》、《尔雅》等解释为“尤,异也”、“尤,怪也”等字义,有的解释为“尤”是中华姓氏,百家姓排列第十九位,等;而“蚩”字的上部颇似牛角的模样,这与一些文献和神话所说的“蚩尤面如牛首”相契合。在《述异记》也有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的说法,也以推测蚩尤与“牛”有关。(3)蚩尤是一种怪兽。如《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龙鱼河图》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等,此处的蚩尤可以看作是一种神性怪兽的形象。(4)蚩尤是一种综合性动物。蚩尤不但“面如牛首”,而且“背生双翅”,这反映的应该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双角牛头又是传统的龙文化里的“龙”。据闻一多考证,“龙”本身就是蛇、鱼、马、鹿等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多个部落图腾合而为一的表征。如此说不虚,“蚩尤”也会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体。

当然,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通过本义演化出许多带有感情色彩的引申义,如《释名》中解释“蚩,痴也。”其他如“蚩蚩蠢蠢”、“蚩蚩者民”、“氓之蚩蚩”等都表现的是“无知、痴愚”之义。这些感情色彩应该是后世附加延伸出的新语义。

3.蚩尤是一个族体的名称而非特定人名。族体名称、人的命名的产生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一般而言,中国远古时代的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如黄帝号称轩辕氏,又号称有熊氏,这里的“轩辕氏”即天鼋氏,是以大鳖为图腾的族体;而“有熊氏”则是以熊、虎等为图腾的族体。人类早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名字,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因此,“黄帝”这个名称并不是一个人的专指,而是作为一个族群的统一的称呼,即“黄帝族”。这样被派往任何一个地方从事治理任务的“黄帝族”的“人”,代表的都是这个族体,人们都可以将这个族体的成员的所作所为归结到“黄帝”身上。今天的不同地区之所以出现很多以“黄帝陵”等命名的遗迹,都是因为有“黄帝族”的人或后裔到那里征战过生活过的缘故。炎帝、蚩尤、尧、舜、大禹等都有类似的情况,如其中治水定九州的大禹,倘若认为凭一个叫作“大禹”的人的一己之力能开山劈河、足迹遍布神州南北,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臆想,正是有了一个族人众多纵横数百年的大禹族,才使整个大禹时代建立了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之所以今天许多学者包括一些历史学家,都将史书和神话中的人物理解为一个特定的人名,主要是凭借了某些所谓的“信史”,以讹传讹的结果,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将三皇五帝等许许多多本来代表着一个族群的名称机械地表述为一个具体的特定的“人”,由此而生发出他的若干后代谱系,形成以统治者血缘关系为主线的历史发展框架,其本质违背了最基本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史前文化表述的内在规律针对“蚩尤”这个特定名称亦然,如三国时期成书的《皇览·冢墓记》所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又传言黄帝杀之实一蚩尤部将,在蚩尤重伤陷绝境处舍身换穿蚩尤衣,为主撞山崖自杀。追兵至,辨衣着为蚩尤。真蚩尤葬于涿鹿矾山镇。我们看到这段关于蚩尤墓的记载中涉及两个传言,特别是有意思的是第二个传言,直接点明“蚩尤冢”中所埋葬的并非“蚩尤”而是蚩尤手下的一名部将,也许这种情况更接近于历史真实。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人记忆的只是那一位功成名就的首领,至于手下部将战士则只能把身家性命的冠名权归属于首领的名下了。这样就箭垛式地塑造出一个族体或族群的代表性名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蚩尤是一个族体的名称而非特定人名。但在蚩尤族生活的时代,族体的命名往往与图腾物名称有关,“蚩尤”名称极有可能是一种动物的名称,这个名称源于特定的动物图腾。他作为图腾标记的一个特定动物名称,在后世的阐释中往往会综合多种文化意义,附加上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以及政治、族体、地域乃至情感色彩方面的因素,使之成为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文化形象。

二、蚩尤神话的多种传承路径

蚩尤神话产生与流传具有复杂性,主要有文献记载、民间口头传承、民俗传承、文物传承等多种形式。从地域而言,主要涉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南、贵州等地区;从民族而言,涉及古代的东夷、九黎、三苗,当代的汉族、苗族等民族。

1.蚩尤在文献中的传承。蚩尤叙事作为史前文化记忆的遗迹常常散见于古代典籍中。无论是信史还是野史往往都能找到蚩尤的记载。这些记载褒贬不一,但相互抄引的现象颇多,如关于蚩尤墓的记载,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中载:“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降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汉书·地理志》称:“东郡,秦置……属兖洲。县二十二,寿良,蚩尤祠在西北洓上”,这里的“洓”据考应为后来的“济水”,即位置在济水之滨,后来黄河改道,“夺济水而行之”,今天我们已找不到济水。三国时期魏国人王象等撰写的《皇览·冢墓记》认为,蚩尤首级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埋葬其躯干的地方在“山阳郡巨野重聚”。十六国时期的《十三州志》载:“寿张有蚩尤祠。”清代钱熙彦编撰的《元诗选·补遗》中,有一首元初诗人王奕的七律诗,题目就是《九月申屠伯骥同饮寿张蚩尤冢上》,可谓言之凿凿。关于蚩尤的身份也有多种记载,如《史记正义·五帝本纪》中孔安国中注:“九黎君号蚩尤。”《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中说的“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在蚩尤时代,根本不会有“君”“臣”之说,应该是后人借今写古导致的附会。总体上看,史书中关于蚩尤的记载相当丰富又表现出碎片化的形态。

2.蚩尤神话的口头传承。民间口头传承中具有大量丰富而饱满的蚩尤叙事群。在山东阳谷一带的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蚩尤冢来历的神话传说,其中一则说,有一年,黄河发洪水,众人都到大高堌堆(蚩尤冢)上躲避。当时下起倾盆大雨,眼看黄河水就要淹没这块高地时,天空一道金光闪过,随着一声炸雷,空中传来一声断喝:“大胆风雨小神,竟敢侵占我的圣地,淹我陵墓,还不快快退去。”只见风停雨住,洪水迅速退去。当晚,众人梦见神人就是九黎之君蚩尤氏。众人感谢蚩尤救命恩德,故捐资盖起大庙,塑其金身,虔诚供奉,祈求风调雨顺。[3]在山西运城解州一带流传的《关公战蚩尤》[4]神话说,蚩尤死后成妖,控制了盐池,使盐池无法晒盐。关羽生前忠勇,死后为神,智勇双全,于是前往灭妖。后来蚩尤战败被擒,盐池上空妖雾逐渐散去,盐池恢复了生产。如果把上一则看作是一般神话叙事的话,显然此篇则是站在正统思想的立场,把不同时代的人物跨越时空地捏合在一起,把蚩尤塑造成一个邪神的形象。而把蚩尤作为祖先的许多地区的苗族则对蚩尤非常尊崇,尽管苗族分布在云贵川湘等三大方言区,语言支系更多,有7个次方言18种土语,但各地苗人把自己的祖先称为“尤公”的现象非常普遍,如黔东南东部方言中叫老祖宗为“榜香尤”,湘西方言区则称“剖尤”、“九黎蚩尤”,云贵川西部方言区更直接称“蚩尤”,流传着关于蚩尤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神话或传说。在苗族地区不仅有《蚩尤智斗饿虎》、《蚩尤传神药》等传说故事,而且更把蚩尤的英勇善战引以为民族的自豪。如流传于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神话说,蚩尤就诞生在苗民中,不仅能应变天下事,治百病,而且还是能呼风唤雨、懂天和地、明阴晓阳,为老百姓斗黄龙公,战雷老五,在与二龙公和雷老五的大战中,蚩尤全家人都献出了生命。贵州西部苗族的口传故事中,都说他们在远古居住在黄河边的平原上,而他们之间的典型人物蚩尤则是一个从小刻苦学艺,本领高强,能呼风唤雨,令人起死回生的大神。

3.蚩尤神话的民俗传承。蚩尤在神话中作为与炎黄对立的人物被杀,并不能说这个形象的消失,更不能在民俗中完全泯灭他的影子。据诸多史书提供的信息表明,蚩尤集团的余部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南迁江南,一部分留在山东、山西,另一部分被俘为奴。在山东有一些传说认为,北方的阚姓、邹姓、屠姓等都是蚩尤的后裔。既然蚩尤的余部犹在,那么,他们就会以各种形式怀念和祭词祖先,其中筑冢祭祀便是民俗环境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方式。特别是在阳谷一带的民间习俗中具有一些与周边地区明显不同的现象。这一带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送寒衣节。其间,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烧纸祭祖,就连出嫁的女子也要回娘家上坟烧纸祭奠已亡故的老人。这种祭祀活动,一般从九月三十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初二,历时三天,以前还曾长期流传“蚩尤戏”表演。据考,这与古代历法中曾认为一年有十月,十月为岁首有关。蚩尤在历史上的一些朝代被尊称为“兵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十月为岁首,在这个盛大节日里不仅要祭天、祭地,还要祭祀“兵主”蚩尤,天下三十六郡争相效仿,阳谷作为蚩尤首级冢所在,蚩尤的后裔们在这时祭祀蚩尤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一年如此,年年如此,在年复一年中形成了地方性民俗。在后来的朝代更替中,蚩尤被定为与统治者作对、犯上作乱的反面人物,祭祀蚩尤的活动逐步被视为不合法的事情,但在十月的祭祀中祭祀自己祖宗则起到双关的效果。在苗族地区现在仍有大量崇拜蚩尤的风俗在族内传承。如黔东南苗族地区流传在丧礼中,要将死者的头巾、腰带、脚巾等焚烧,烧时巫师唱的《焚巾曲》歌词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招魂”,反复吟唱祖先的老家原在黄水之滨,说明与黄河流域特别是山东一带有关,是唱词中的“祖先的地方真好,土地平洋洋,平坦如天上,像那高高的蓝天,地方无限宽,一眼望不到边,两眼望不到边,再望宽无限”,显然是北方平原的历史记忆的再现。在黔西北与滇东北地区,苗族每年六月六日进行的踩山花节则与纪念祖先蚩尤的失败有关,节日期间要追忆祖先为劝慰大家降下一棵花树的遗愿。可见,将苗族族源追溯到蚩尤九黎部落,认为今天的苗族就是当年蚩尤九黎的直接后裔,并非无稽之谈。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文物、绘画等找到蚩尤神话的影子。关于蚩尤神话中蚩尤活跃在上古时期,属于史前文化的遗存,至殷商时期出现的甲骨文以文记事时代,大抵已有2000余年的跨度,那么他当时的事迹最主要的还是靠民间口头文化来传承。口传文化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情节的多变性,即叙述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原有故事进行增减或改动,这种情形即使在后来对历史信息保留相对稳定的书面文学中,也不为罕见。所以关于蚩尤的不同的记载主体或流传渠道,既有一定的共性或稳定性,也有再加工和再创造导致的演化或变异。

三、蚩尤神话的价值取向

“蚩尤”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功绩显赫的人物,无论是官方史书中的神话,还是民俗、口头传统中的蚩尤,大致可以归结为蚩尤是神,是历史人物,是一些民族的文化祖先,也可以作为一个为强化记忆历史而生成的文学形象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表述,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蚩尤神话的价值取向,不能忽视以下几方面问题。

1.蚩尤神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蚩尤作为特定的文化形象本质具有箭垛式的历史文化意蕴。这个带有明显历史原型的文化形象可以被不同的群体和研究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赋予新的内涵,从而生成了这一形象新的价值。如前所述,蚩尤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的名称,而是一个族体或族群的象征性的代表,是一个由不同的族体或曾经发生过争战的部落塑造出的截然相反的文化英雄。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分析蚩尤的文化价值,必须要了解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特殊的文化背景。在目前见到的各种关于蚩尤的文献或口头神话传说,有的把蚩尤说成是神,有的说成是怪物,有的说成是开明的君主,有的说成是忠诚的辅相等等。无论是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铜头铁额,食沙石子”的神话话语,还是把他说成是少昊末期的“九黎之君”、“古之天子”,事实上都是后世的文献编纂者或口头传承者借助于若干经得起考证的历史事实或相应社会形态的遗迹,进行的有目的的文化选择和再创造。一方面,从神话创作的角度看,人物形象本身就有时代性,史书记载“黄帝四面”,既然与蚩尤同时期的黄帝可以长着四张脸,能与黄帝抗衡的蚩尤自然可以“四目六手”;另一方面,蚩尤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族群林立部落纷争的时代,无君无臣更无天子,之所以出现“古之天子”的说法,完全是把蚩尤建立在封建社会等级伦理的基础上。说到底,历史不能复原,而没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只存在于人类的意念之中。人们可以凭借现有资料和逻辑思维做出合理的推测,据此而形成了蚩尤神话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蚩尤神话反映出一定的文化诉求和信仰需求。黄帝与炎帝战蚩尤是中国史前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炎黄胜利而一统中原,成为华夏正统。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中,多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并且在相关的文化渲染中把这种观念不断大众化、合法化。于是许多汉文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充斥着恶评。如《尚书》中把蚩尤视为“乱”者,孔子也责骂蚩尤是“无义”之人,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司马迁的《史记》也都有声讨之声。但与正统记载截然不同的是,蚩尤死后,他的部落并没有被斩尽杀绝,当今较为认可的说法是他的余部一部分南下成了苗族的主体,当然也有一些成为其他民族。尽管蚩尤与黄帝之战,以及炎黄之战,均属于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和争夺食物而进行的部落间的战争,就当时而论,双方并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九黎部落兵败之后,不少就留在当地,并逐渐与华夏黄帝部落融合,其他部分则不断南迁,发展为今天的苗族。值得注意的是,蚩尤对中华文明进程的突出贡献更多体现出不同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诉求。《世本·作篇》说:“蚩尤以金作兵”,表明在当时的黑陶文化时期,蚩尤已开始掌握了金属冶炼,透露了原始社会后期物质文明的曙光;《周书·吕刑》中载:“蚩尤对苗民制以刑”,说明蚩尤所率领的九黎集团在当时就处于中华法律文明的前列;再者《山海经》中说的“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这分明就是典型的原始宗教巫术仪式,宗教的出现也同样引导原始人类进一步走向文明,即使颇有胆识豪气的秦始皇、汉高祖等也对蚩尤立祠而祭,称之为“兵圣”。古人把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发明者加以崇拜并尊之为神,是合情入理。本质上讲,蚩尤集团在当时是率先突破了当时原始氏族社会的一些旧俗,并改进了生产力形式,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贡献。从考古资料和民间传说来看,蚩尤所属的九黎部落在当时的农耕、冶炼和巫教等方面都达到领先地位,他们的不少先进文化因素后来被炎、黄部落所吸收和发扬,成为古老中华文明发展的推动器、催化剂。事实上,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集团之间的征战并不能完全用简单的“胜”、“败”概括,更不能片面地认为若不是因为当年黄帝平定作乱的蚩尤,就没有今天的炎黄子孙和华夏民族。相反,古代民族或称部落都是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是其发展的主旋律,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战争既残酷,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蚩尤神话的传承构成了民族的民间信仰,甚至把蚩尤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或人文始祖之一,也不无道理。

3.分析蚩尤神话价值要秉承“各美其美”的立场。上古时期的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集团经过坂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而逐渐发展为炎黄集团,之后又融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历经夏、商、周以及楚、越等,而发展成为华夏集团,直至汉朝才开始出现“汉族”的称谓,蚩尤作为一个多族群的文化祖先,究竟涉及哪些民族,从现有资料看已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但蚩尤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形象和符号,却存活在大量的民间物质文化遗存和口头神话传说中,尽管有褒有贬,却无盖棺定论。特别是在蚩尤活动过的北方汉族地区和南方苗族地区大都持赞美的态度,《皇览·冢墓记》曾记载蚩尤“身首异处,故别葬之”,现实生活中,蚩尤的墓也像炎、黄的陵墓一样,在全国的多个地方都有分布,如山东的阳谷、巨野、汶上,河北的涿鹿,河南的台前、濮阳,山西的运城等地以及南方的许多苗族地区都有“蚩尤冢”的古迹,这一方面说明蚩尤在历史上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蚩尤信仰的不同价值取向。如果了解了神话传说中的姓氏文化、人物命名、事迹表述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分析蚩尤时,就应该保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正确态度,进而将蚩尤神话研究真正推向深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萧兵.“虫形玉龙”的象征功能[J].艺术研究,2004,(3).

[2]王志平.一则蚩尤传说的新解释——兼论神话传说中的语源迷误[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4).

[3]许广录.蚩尤喝退风雨二神[N].聊城晚报,2008-11-21.

[4]关公战蚩尤[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077966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