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助力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发展策略

2023-01-10

  摘要:终身教育既是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的重要理念,也是促进高校继续教育事业转型发展的保证。在新时代,我国持续推出具有可行性的终身教育政策,弥补传统继续教育体系的缺陷,为继续教育院校学员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简要探究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针对终身教育政策助力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理念、强化管理技术应用效能、发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特色等策略,为发挥终身教育政策的功能,解决培育卫生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终身教育;教育政策;继续教育转型;高校教育

  

  继续教育事业承担着提升学员工作素养、促进学员工作能力提升的责任。从传统的继续教育过程看,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理念还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各项政策在落实环节受到许多阻碍。为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实现终身教育政策的目标,参与继续教育的主体应当承担责任,落实终身教育政策目标,增强自身在继续教育中的参与感。

  

  一、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发展价值取向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全民化的终身学习体系,高校继续教育正在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但从终身教育政策的实施状况来看,高校继续教育需要建立新目标,落实政策细节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1]。终身教育政策体系立足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等战略展开,探究终身教育政策的价值应当明确继续教育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协调性、体系性不强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终身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在推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终身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一)终身教育政策坚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政策价值取向是制定政策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因素,政策价值取向指导着各项政策活动,并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继续教育从业者需主动承担终身学习的责任,并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起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将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与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重要价值追求。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且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将学员视为教育中心,注重提升学员的学历层次与学习、工作能力。在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将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起来,通过完善的政策实现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模式、办学结构、治理体系等方面的改革[2]。另一方面,在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的同时,关注继续教育效率的提升,基于提升质量的要求不断健全政策制度,突破传统继续教育的办学瓶颈。

  

  (二)建立起系统化的终身教育政策体系,将精细化、系统化视为重要价值取向

  

  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政策发挥着弥补传统教育政策不足的作用,持续解决现有政策存在的滞后性问题。从培育卫生人才的角度来看,我国与之相关的终身教育政策不断增加,但大部分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继续教育中存在的较为紧迫的问题,这些政策通常没有形成有黏度、强系统性的制度体系。在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需着眼于内部存在的不足而强化改革工作,并通过研究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政策体系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卫生人才继续教育培养体系中,各项教育政策还不够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以构建系统化政策为导向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不仅能为培育高水平卫生人才贡献力量,还能从宏微观的角度出发提升培养卫生人才的质量与水平,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体系的长远发展。

  

  (三)将健全政策执行流程,提升政策的协同性作为主要价值取向[3]

  

  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涉及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这意味着成人教育逐渐走出传统教育框架,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培育卫生人才的目标而言,高校要提升治理水平和能力,必须建立起协同性的政策与执行机制,尤其注重完善跨部门的治理机制,提升自身统筹与协调的能力。此外,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推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各项政策的透明性与科学性。

  

  二、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助力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终身教育意识缺失

  

  终身教育政策助力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首先存在意识缺失的问题。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至今,部分高校依然没有充分理解继续教育的内涵,甚至将继续教育与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混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学校并没有根据继续教育的标准开展教学,这导致继续教育达不到目标[4]。在培育卫生人才的过程中,高校模糊的人才培养标准会导致学员对教育体系的有效性质疑,教育实效无从保证。从实际调查数据来看,在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卫生基层人员中,有超过40%的学员工作年限在6—15年,23.66%的学员工作年限在16—29年,近10%的学员工作年限大于等于30年。这表明许多参与继续教育的学员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传统理论化的继续教育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继续发展的需求。部分继续教育院校提供的教学课程不具备专业性,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只是重复过去的知识与技能,这导致他们对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质疑。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暴露着其在意识上的缺陷,继续教育应当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育,针对学员的现实工作情景开展教学,但实际教学状况并非如此。此外,高校设计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员的工作状况。调查结果表明,86.24%的基层卫生人员认为工作任务繁重而复杂的现实状况正在严重影响基层卫生人才的终身教育。高校设计的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学员的实际状况,学员无法科学平衡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在继续教育中的参与度不高、体验感不强。由此看来,高校需结合我国终身教育政策的要求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实现继续教育实际效能的提升。

  

  (二)继续教育方式同质化

  

  新医改政策实施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发展基层卫生人才的宏观调控,但在各地的具体推行运用中效果参差不齐,多数队伍的医疗服务水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仍有较大差距[5]。我国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方式存在同质化问题,学员在参与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许多选择,这加剧了医疗服务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部分学员希望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获得能力上的发展,但继续教育以讲座等方式为主,学员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学员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理论水平也逐渐下滑。从德阳市基层卫生人员调查数据来看,在受调查的基层卫生人员中,约七成通过成人教育的方式接受终身教育,同时,通过参与学术交流、讲座等方式提升自我的学员占比约41%,通过短期进修方式提升自我的学员比例约占37%。实际上,三类数据之间存在较强联系,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许多学员参与教育的方式以理论化形式为主,学术交流通常穿插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在参与继续教育的学员中,约35%的学员脱产学习,由此看来,基层卫生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但大多数学员选择理论学习的方式参与继续教育,且学员的学习意愿普遍较强。在大部分学员工作年限较长的前提下,许多学员依然愿意选择脱产学习、成人教育等方式提升自我,高校需基于学员的学习意愿开发多样化的教育方案,为学员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此外,基层卫生人才流失严重,且城市基层卫生人才的流失较乡镇更严重,应与任务重、考核紧、待遇差、培训教育机会少、个人价值感低等因素有关。在终身教育政策的助力下,我国高校对基层卫生人才的教育需求理解不够深刻,继续教育依然存在服务方向错误的问题,尤其是在针对基层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中,高校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学习需求把握不够准确,这导致基层卫生人员的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如部分高校在教育之外做了许多超出自身教学范围的工作,或是盲目寻求和知名高校的合作,这和我国培育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并不完全符合。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教育资源被浪费,学员的期望也得不到满足。

  

  (三)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

  

  从高校继续教育现状看来,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阻碍着继续教育转型。许多学校从医院中抽取优秀人才承担教学任务,但没有充分考虑在职人员的工作与教学负担。部分兼职教师无力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频繁请假,这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部分高校聘请专职教师开展教学,但这部分教师通常直接来源于其他高校,实践经验匮乏[6]。教师对实践的形式、内容和效果反馈理解不深刻,在教学中无法获得学员的信任。参与继续教育的卫生人员通常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教师所讲内容缺乏专业度,学员耗费大量时间却无法提升综合素养,这与学员的学习期望相悖。从数据调查结果看来,30%的学员认为学历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加强专业素养,高校应针对学员的期望引入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此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助力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策略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调研,编制“基层卫生人才终身教育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对德阳市辖3个区、1个县和3个县级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生、护士、技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推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理念

  

  社会主体广泛参与是凝聚共识的主要路径,社会多主体参与到高校继续教育中,共同为培育优秀的基层卫生人才建言献策,这是实现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重要方式。在终身教育政策下推动高校继续教育治理理念的变革,这有助于融合多样化的社会资源、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推进各项基层卫生人才培育工作。

  

  1.高校需与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合作,发挥各自在教育领域统筹与协调资源的作用。教育管理部门在推动继续教育转型时发挥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在社会愈加关注基层卫生人才成长的新背景下,继续教育治理体系将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7]。继续教育的转型离不开完善的顶层设计,教育部门在汇集教育资源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教育部门提出的政策理念将对实施继续教育的主体产生深刻影响。正因为如此,转变教育主管部门的治理理念,使教育资源更多聚焦于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作,这是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能的主要方式。教育部门应强化研究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关注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为制定完善的方针政策提供充足依据。支持部门则要寻求不同主体的利益平衡点,通过协调资源、协商共治的方式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

  

  2.为实现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目标,建立继续教育发展与转型工作的共同体,教育主管部门需引入更多外部资源,鼓励社会组织、行业、企业都参与到制定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培育基层卫生人才应当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景,只有多主体协调配合,才能既为基层卫生人才的发展提供充足资源,也为实现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当前,不同社会主体在参与继续教育转型工作时,由于对终身教育政策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主体的参与感与贡献度相差较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承担起引导者的责任,创新现有继续教育管理机制,提升不同参与主体的专业度,为不同社会主体参与推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相关工作奠定组织基础[8]。

  

  3.继续教育主管部门需加强对公民精神的宣传,培育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同时,加大对卫生人才培育政策的宣传,保证基层卫生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卫生人才培养政策,疏通政策信息传递管道[9]。基层卫生人员对人才相关政策了解及需求的调查数据表明,57%的基层卫生人员对《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有一定了解”,31%的基层人员表示“不了解”,此外,6.88%的基层卫生人员表示“完全不了解”。在“您对《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卫生类人才在职培训项目的了解程度”一项的调查数据中,超过一半的基层卫生人员表示“有一定了解”,超过四成的基层卫生人员表示“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这表明在宣传卫生人才培养政策与项目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在“您对基层卫生系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评审制度了解程度”一项中,52.47%的基层卫生人员表示“有一定了解”,但超过四成基层卫生人员表示“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而在乡村卫生人才支撑晋升和倾斜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中,53.66%的基层卫生人员对相关政策“有一定了解”,35.27%的人员表示“不了解”,认为“完全不了解”的人员占比为6.45%。由此可见,传统的基层卫生人才发展政策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基层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与把握不够全面、深刻。这启发着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相关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当代新媒体等工具的作用,拓展宣传渠道,增强宣传效果。随着宣传渠道的拓展,基层卫生人员将对政策有更全面的掌握,对政策倾向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为他们正确选择学习方向,利用相关政策支撑自身学习奠定着良好基础。

  

  (二)强化管理技术应用效能

  

  终身教育政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将学生视为教育中心。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将学员学习的质量、权益和保障作为考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但从实际状况看来,部分继续教育院校对基层卫生人才的发展规律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将继续教育视为常规教育体系中的边缘部分[10]。学校对自身办学条件不加重视,对学员的学习状况把关不严格,面向基层卫生人员的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出现漏洞,继续教育证书在社会中得不到认可。高校应当发挥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作用,逐步实现对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动态治理,并将严进严出的教育原则贯穿于推动继续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在面向基层卫生人员的调查中,28%的基层卫生人员认为当前终身教育效果一般,45.7%的基层卫生人员认为效果比较好,24.73%的基层卫生人员认为终身教育效果非常好。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面向基层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已经取得部分人的认可,但在细节上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强化基层卫生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学员体验感的提升并增强终身教育效果,解决当前基层卫生人员对继续教育认可度不高、在推动继续教育转型过程中配合度低的问题。

  

  高校应减少继续教育转型过程中涉及的行政化元素,推动管理工作朝着自主、协商的方向转化。一方面增强管理主体的法律意识与制度观念,管理主体应遵循终身教育政策的要求来改革教育模式。虽然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对继续教育的转型方向作出指导,但具体到各个学校、领域的要求不够细致,因此,管理主体应当结合本校与不同学院教育需求的变化对政策进行解读,对政策内容进行精细化分析[11]。另一方面,高校需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深入研究培育基层卫生人才的理论,探究符合本校、本区域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在高校继续教育具有同质化特征的当下,明确终身教育政策方向,突出高校自身办学特征显得尤为必要。德阳市基层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远落后于城区,人才队伍的构建要合理,必须关注现有队伍的素质提升,通过构建地区性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弥补当前基层卫生人才结构困境的最佳途径[12]。高校可结合德阳市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把握终身教育政策的方向性要求,探求德阳市基层卫生人才发展的机会点。

  

  (三)发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特色

  

  高校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继续教育进行优化,尤其是在许多基层卫生人员需要兼顾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下,信息化技术能够减轻基层卫生人员协调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升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卫生人才培养资源的流动,许多高校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加快继续教育转型,为卫生人才获取优质资源提供便捷路径。在终身教育政策逐渐落实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对继续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的模式,也给基层卫生人才创造新的学习体验。互联网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基层卫生人员接受教育的成本,解决基层卫生人员参与的费用问题[13]。从调查数据可知,约八成基层卫生人才能够接受公费或按一定比例报销的终身教育出资方式,只有26.77%的学员能够接受自费。由此可见,对基层卫生人才而言,终身教育应当具有一定公益化特征,而非处于盈利考虑向学员征收高额费用。从现实角度看,终身教育费用高的问题正在阻碍许多基层卫生人才接受教育。信息化的继续教育方式不仅能体现终身教育政策以学员为中心的思想,还能降低学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物质压力,为培育更多基层卫生人才服务。

  

  1.高校可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技术与基层卫生人才学习需求之间的衔接点,根据基层卫生人才的现实需求,为他们开发差异化的教育方案。例如,面向希望提升综合素养的卫生人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课程,要求他们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具体技能。结合基层卫生人员面临的真实工作场景开发课程内容,将现实工作场景融入教学内容中,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学员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鼓励所有学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集思广益的方式解决传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再如,高校和基层医疗机构合作,为学员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或与企业合作构建培育基层卫生人才的实训基地。学员只有获得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其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员参与实践的案例也可转化为网络课程中的案例,成功与失败案例都将成为重要教育资源,供其他学员使用。

  

  2.高校需建立起一体化的线上学习平台,为学员的沟通交流开辟顺畅渠道。在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共同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学习、培训中遇到问题却无法及时解决。学校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料分散在不同平台,这对累计教学资源、增强教学交互性不利。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多以宏观政策、机制等方向为主,虽然关注到教育培训对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缺乏伴随基层卫生人才终身的持续性教育工具。如今,许多学校已经具备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的能力,学校需发挥自身优势,完善一体化服务平台,体现继续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在终身教育政策逐渐落实的背景下,信息化、一体化的服务平台能够记录学习主体的学习数据,发挥大数据系统的作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系统获得学习反馈,遇到学习或实践问题都可在讨论区与业界学者、学员共同探究。教育主体则可根据学员在平台中讨论的问题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并调整教学计划,这体现着新时代继续教育模式的灵活性。目前,部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受到物质条件的约束,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受到影响。高校需寻求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研究政府的教育优秀政策,为学校争取更多物质利益,夯实学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重视信息化教育档案的管理,完整地保存学员的学习档案数据。提升数据安全意识,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学员学习数据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为进一步优化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建明,沈洪兵.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6):621-623656.

  

  [2]张忠,等.公共卫生人才医德培育模型构建[J].中国公共卫生,2022(6):739-742.

  

  [3]“公共卫生人才提升项目”启动助力我国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30.

  

  [4]管德坤,孙自学.我国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医院,2022(1):69-70.

  

  [5]陈思铧,钱卫国,席彪.新形势下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挑战、镜鉴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21(12):105-111.

  

  [6]邹亮.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卫生人才教育及队伍建设[J].中国果树,2021(10):111.

  

  [7]武诗淇.现阶段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4):17-19.

  

  [8]段志光.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20(4):33-36.

  

  [9]王朝昕,等.我国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的“痛点”思考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297-305.

  

  [10]谈在祥,等.农村定向医学人才配置成效与路径优化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卫生经济研究,2020(2):38-42.

  

  [11]祝嫦娥,等.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9(9):24-27,51.

  

  [12]段志光,等.大健康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61-68.

  

  [13]陈东明.Seminar教学法对基层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探索—以《卫生法》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105-107.

  

  作者:林静 李湘华 谌雷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