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教育中的此在师生及其价值

2022-06-08

  从师生到此在师生,这是从存在论的视角对教育中师生生命的再次审视。对此在师生的分析与追问,也意味着对师生作为此在而在的生命强调与追寻。"当教育哲学一旦达到生命哲学的层面,问题不是结束了而是才刚刚开始"[1],对此在师生的生命关注,也仅是问题的开始。教育中的师生从存在论上说原就是此在师生,那么,此在师生的内涵是什么?有何种别样的存在特征?此在师生对教育的现实又能带来何种别样的价值启示?
  一、此在师生的存在论内涵
  把师生作为此在,这是对教育中师生生命的本体性追问。教育中的师生之间有着特殊的存在性关系,即共在、共处的存在性关系尤为紧密,这种尤为紧密的关系使得师生不仅仅作为师生而存在,更作为此在师生而存在。如果说师生指向的是教师与学生这一类角色的生命存在者,那么此在师生则指向的是教师与学生这一类"存在着"的生命存在者。在教育中,师生之间正是以"存在着"的方式相互即时性地交流与对话、理解与共鸣的。从存在论时间性上说,首先是此在师生的自在存在,继而才有此在师生的共在。因此,对于此在师生的本质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领会。
  (一)从时间性自在存在领会
  存在(Sein,Being)是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根基,没有存在之在,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将无从谈起。但显然,存在不是一种存在者,世界上任一存在之物都可以称为存在者,任_能够定义的东西,也都只是存在者(DasSeiende),但"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2],存在只可显示,显示存在者存在着,因此存在即显示。存在虽显示着存在者,但在一切众存在者中唯有"此在"(Dasein)这一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领会存在,这是此在与众存在者最不同的独特之处。自在存在(An-sich-sein),即存在者具体自我的存在,只有"此在"才能够对自我的自在存在进行追问与领会。"此在是_种存在者,但并不仅仅是置于众存在者之中的一种存在者。"[2]此在是时间性意义上对当前存在着的"人"的一种独特称谓,它指向的是人的当前存在,关注人当前的存在方式。在世间一切存在者中,唯有"此在"这一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领会存在,也只有"此在"这一存在者能够领会自身的存在,也即领会自在存在,并与自己的存在打交道,从而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这一能够领会自身存在的独特存在者被哲学家海德格尔称为"此在",简言之,此在"以对存在有所领会的方式存在着"。
  在教育的存在畿域中,"此在"无疑指教育中正"存在着"的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所有人,包括教者(教师)、学者(学生)、管理者、研究者等等,他们可统称为教育此在。但本文的"此在"主要指在教育中正存在着的教师与学生,属于教育此在的一部分,我们则统称为此在师生。此在师生并不是指从古至今所有与教育活动有关的师生,也不是指师生的"曾在"与"将在",曾在师生与将在师生并不在此在师生所指范围内,此在师生仅指在当前教育活动中正"存在着"的师生本身,指向具体存在着的师生,强调师生生命的自在存在。"存在着"(seiend)是时间性上师生生命当前的存在状态,这一状态处于动态生成的时间过程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只有真正关注当前存在着的师生生命,才能真正走进师生的生命哲学。"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况)于人乎!"[4]人的生命状态一如自然的景象,也处在不断地流逝与变迁中,只有努力做好当前才是生命真正拥有的。古往今来的教育之思与变革,无不源自对当前生命的观照与敬畏。因此,此在师生从不是一个新名词,其所指仅限于当前鲜活地正存在着的师生本身,是对当前存在着的师生本身的生命观照与关注。"学如不及,犹恐失之"[3],这是对当前生命存在的感叹,也是对教育中"存在着"的生命之最高敬畏。当然,此在的生命之为生命,不仅在于领会自身,更在于领会他者。从时间性上说,自在存在的此在师生在教育的存在畿域内不仅能领会自身的存在,还能同时领会对方的存在,这一对对方存在的领会即构成了此在师生在时间性上的共在存在。
  (二)从时间性共在存在领会
  共在(Mitsein)即共同存在、共同在此,共在不仅关注存在者个体生命的自在存在,而且关注与自在存在相联系的他者生命存在,这一自在存在与他者存在在时间性上的共同到时则构成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的共在存在。此在从不是绝对的孤立的自我存在者,此在总是生活在与他者相连的共同生活中,"鱼不脱于渊"[4],此在亦不脱于自己生活的世界,此在在世界中以共在的方式存在着。在教育的存在畿域中,此在师生除了作为自在存在之外,其更大的生存意义乃体现在教育的共在存在中。共在存在是以师生相互领会为前提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作为活生生的存在者共在着。学生不是教师刻意加工、制造的存在物,教师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情感的仓库,师生之间只有在领会着自身存在的同时也领会着对方的存在,才能真正构成教育的共在。这种在教育共在、共处基础上以相互领会的方式存在着的此在师生,才能真正心心相印地观照到对方的存在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可见,在时间性共在存在的层面,领会是此在师生之为此在师生的灵魂,正因为有了领会,此在师生的共在才有了教育性的存在意义。"我们是因存在而存在,并且通过对存在的领悟而存在。"[5]领会是此在师生的一种先行存在方式,此在师生因能够对自己及对方的存在不断领会,才成就了此在师生存在的意义,进而成就了教育共在的意义。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