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校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

2022-06-08

  【论文摘要】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论文关键词】文章阐述了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强调在我国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论述了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提出了构建高校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并阐述了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实施的策略。
  1背景
  互联网时代,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水平是互联网时代的新课题。我国学者在各自的领域对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进行了研究。图书馆界非常重视阅读推广与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1];传播学界在引进介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同时,主动推进媒介素养教育[2-4];信息素养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力推,学者们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标准、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及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5-6];在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实践中,有学者打破学科界限,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观点[7],但学者对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念上。罗文华、唐芬芬认为随着媒介的融合,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日益融合,分析在高校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8]。笔者提出把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从互联网时代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出发,构建高校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2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
  2.1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作为人的基本素养,能帮助个人在新媒体环境下完善自我、享受权利、成就自身;个人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的提升客观上也提升了全民素养,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跨文化对话和交流,更好地实现我国“文化强国”和“走出去”战略目标。1982年的格伦沃德声明、2005年的亚历山大声明和2014的媒介信息素养巴黎宣言反复强调媒介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国际图联媒介和信息素养建议书》非常重视这种权利的落实。我国也非常重视新媒体环境下国民的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2国外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全民阅读,力推阅读推广及阅读教育[9]。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注重阅读教育,尤其是儿童早期阅读教育,还把阅读推广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来计划[10]。20世纪以来,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分别是新闻传播学和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933年,英国学者F.R.Leavis,DenysThompson率先提出并倡导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20世纪7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逐渐被许多国家纳入学校正规教育,并取得可喜的成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是防御、抵制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之后逐渐发展成提高媒介受众批判性认识、吸纳媒介信息与创造媒介信息的终身教育。在世界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过程中,英国的文化保护、加拿大的文化抵制和澳大利亚的文化融合教育极具特色和影响力。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要求人们具备一种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即懂得自己何时需要及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怎样去获取信息,又将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素养是由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技能演变而来,图书馆的用户教育逐渐发展为信息素养教育。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国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主要有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等4种。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媒介信息素养政策和战略指南》,首次将媒介与信息素养定义为一个复合型概念,把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统一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进全球媒介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11]。
  2.3国内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2006年,我国首次开展了以“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200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牵头设立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全民阅读工程”被列为新闻出版总署五大工程之一。全民阅读战略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把“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引进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我国新闻传播学学者做了大量工作。1997年,卜卫首次将媒介素养引入国内学者视野。2003年以来,媒介素养教育受到国内学者的热切关注。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学界研究从不同层次推进了国民媒介素养教育[12]。1999年,王吉庆教授首次将信息素养引入国内学者视野。2000年起,我国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1984年,教育部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清华大学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并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制定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李希光教授撰写出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信息素养课程方案》。学界从各自的学科领域论述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方法[7-8]。
  2.4高校构建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教育帮助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在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人。互联网时代,媒介如影随形,媒介信息资源异常丰富,阅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培养信息检索和信息解读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从社会文化视角、信息素养教育侧重从科学技术视角来培养人的素养。随着媒介的融合,教育目标日益趋同,即注重成人教育,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教育并举。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殊途同归,最终落实在人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培养人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高校具备开展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融合教育的资源优势,构建高校阅读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能大大提高教育的成效。
  3三位一体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