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参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综述

2022-06-09

  摘 要 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弱的集中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和课余的学习效率以便于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并且能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人际困扰从而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就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大家当前所关注的问题做了较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 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 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1世纪,与人交流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单独存在。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觉的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沟通上。亚里士多德曾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困境的综述

  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对于尚未真正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学习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相悖、以及人际交往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诱因。而其中人际交往更是重要的一部分。人活着不可能会没有烦恼,但这些烦恼倘若一点点堆积,积少成多,最后就像是电脑,内存再大,也会有存满的时候,最后结果只会是一个——死机。然而人所能承受的也许还不如电脑,所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通过体育活动来打破人际交往的困境,学会更好地与人沟通是我们的必修课。

  现在的大学生总是沉迷在幻想和“宅”,不善于珍惜眼前的资源,并且一个人总是抱怨现在的生活不如以前的生活好,人与人之间没有以前的纯洁,其实也并非是社会造成如此的。例如,上初中时,我们觉得小学多好多幸福,上了高中又认为初中同学间的感情多么的纯洁无暇,而到了大学,再次的怀念起了高中时朋友间的疯狂和一起流过的汗水。可曾想过,如今的大学也是,身边都是同龄人,再不济也不会有大的冲突,更没有所谓的大的利益这堵墙。只是每个人都会觉得失去的或者过去的是最美好的,然而一再地回顾曾经,却忘记了展望未来,未来是不可预料,是可以憧憬并且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的。未来人生路上的朋友也是用真心换真心交往出来的。并且不仅仅如此,大学生可以算是初入这个大社会中,还不适应的时候有可能就会结交一些不良的人际关系,甚至还有一些酒肉朋友,更谈不上可以交心并真心相待了。因此当遇到了困境的时候找不到真正的朋友可以来倾诉和帮助,有的还会因为交友不慎而逃避人群不敢于交朋友,久而久之和人群的疏远导致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不相信,不愿意与比尔接触交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俗话都是这样说的,你是如何的一个人,那么你周围的朋友也不会和你相差太多。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个地方在等待着你,是最适合你,专门为你而准备的。在这之前,你要做好真心相对每一个人,以善良之心来交朋友。

  然而这些问题很少会发生在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的身上,在接下来的综述里边会进一步的探究讨论。

  2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大学生行为分析的综述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除了每个星期必须上的自选体育课以外,很少会有人主动进行运动,然而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都会对人有积极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还有心理。就生理而言,合适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加强身体各个器官的技能,有利于促进骨骼及肌肉等各个方面的生长,增大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对于提高协调性、速度、耐力、力量等人体基本属性有很大作用。在心理方面,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心情,对于改善心态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人调整积极良好的状态,这其中就包括了可以帮助他们降低压力、缓解紧张的情绪、消除抑郁等等。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机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接触和认识新的朋友,拓宽自己的朋友圈,结识一生的好朋友。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合作也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集体的意识。尤其在当代的社会,人们都用汽车作为代歩工具,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使用时间也较长,加之生活就业的压力较大,有必要通过体育活动来进行身体的放松,预防各种劳损型疾病,摆脱亚健康,调整到良好的精神状态。

  自身个体愿意投入到体育活动中进行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多是因为如下原因:男生有半数以上是为了强身健体,按比例依次递减,原因有休闲娱乐,掌握体育技能,了解体育信息,课堂要求,跟随时尚,社交需求,从众心理及其它;女生也有半数的比例是为强身健体的目的进行身体锻炼,按比例依次递减,原因有休闲娱乐,掌握体育技能,课堂要求,跟随时尚,社交需求,了解体育信息,从众心理及其它。

  3参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如运动会、公益志愿活动等,这些活动都需要群体之间相互友好、团结合作才能得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只有用心地去与人交流,学会交流,互相帮助,才能进一步地提升自己,同时培养良好的集体精神对于将来大学生步入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而体育中的集体运动项目就是一种有效的工具来培养和发展团结合作意识。一个团队要想获得成功,每一个参加队员就必须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去完成。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和成就,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作战,即使个人有再大的本事,终难成大业。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包容,通过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学会团结合作,学会更好的与人交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学会尊重他人,认识自我,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体育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通过不断努力锻炼从而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的喜悦,从而可以延伸到生活学习中,培养不畏惧困难、勇敢面对、敢于挑战的优秀品质。在体育活动的比赛竞争过程中,挑战自我生理极限的另一方面的同时也在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有助于培养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理解和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都有帮助,也培养了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可以以更为乐观的态度和人相处。

  体育活动也可以增强大学生个人的自信心,首先论文网站从生理上,男孩越来越健美,可以吸引更多的女孩子的青睐,对于女孩子的“终身瘦身计划”进行体育活动也是最健康最有效最佳的途径。在心理上,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进步可以完善自己对自己的信心,在生活学习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参考文献

  [1] 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

  [2] 王玉.人格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

  [3] 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

  [4]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5] 张灵,郑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 育,2007(2).

  [6] 佐斌.大学生心理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欧阳柳青,杨梅.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大学生体育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

  [8] 张又新,徐国营.大学体育与健康[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9] 颜世富.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 袁磊,赵克俭,杨世局,肖毅志.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11] 曾仕强,刘君政.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