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兼容兼顾并举

2022-06-09

  【摘要】社会发展水平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尽快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国家既要大力普及大众教育,又要锐意推进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在内涵上是兼容并蓄的,在国家发展策略上是兼顾发展的,在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应该是并举推进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两翼齐飞是推进教育全面发展与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兼容兼顾并举大众教育精英教育

 

  一个国家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教育质量标准及其成果,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及其成果的显现都体现在人的发展上。考量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水平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有素养的人的数量,二是人的素养指数的高低。这主要就是从群体、个体两个层面去衡量,有素养的人的数量可以通过大众教育来普及,而人的素养指数的提高则需要精英教育的培养。

 

  在普通高中,这两种教育应该以何种姿态存在与推行,这历来都是个难题,也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目前,包括教育人士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认知争论,实际可以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找到答案:这两种教育在内涵上是兼容的,在国家发展策略上是兼顾的,在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学术性高中)应该是并举的。

 

  一、兼容: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紧密关系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大众教育关注的是群体,注重面上的普遍、普及和普惠;精英教育关注的是个体,注重点上的个人、个体和个性。本人对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看法是:两者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彼此兼容、相伴相生、相互促进的。

 

  (一)大众教育是基石、沃土、氛围,精英教育是潮流、趋势、典范。大众教育能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为精英教育提供可能性;大众教育在孕育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只有植根于大众教育的沃土中,才有可能取得预期成果,进而培养出精英,各类拔尖人才才有可能脱颖而出。与此同时,精英教育的独特理念、创新机制、思维方式对大众教育无疑具有极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会引领大众教育体系的发展,带动大众教育不断改良,从而提高大众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精英教育也不能脱离大众,要在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精英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培养出社会的精英,而这些精英也会对大众教育乃至整个国家的教育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影响其性质与发展走向。

 

  (二)大众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精英教育是教育优化的必然选择。教育有其固有规律,并会受到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纵观世界各国,教育发达的国家必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很发达。美国、英国为什么精英教育发达,因为经济发达,大众教育发达。中国为什么精英教育还不发达,因为中国的大众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从发展到发达是有过程的,大众教育就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初始和开端,没有经历大众教育的普及、普惠,没有大众教育的积淀和反思,就没有精英教育的诞生和发展。精英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是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经过大众教育的探寻和实践后的选择,也一定是社会发展对大众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国家的发展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迫切需要精英教育所带来的强大“驱动力”,精英教育的培养成果可以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时使人的个体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精英教育是教育优化的必然选择。

 

  (三)社会有赖于经过大众教育、具有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公民来推进,但是更加需要经过精英教育、具备卓越素质和修养的精英来引领。通俗地讲,我们需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大众教育的义务。全社会受教育、有素养人群的扩充,这是社会推进的基础与保障。但是我们更需要跑在前面带领方向的、才能卓越的领队,这是精英教育的责任。人是生而平等的,那是法律层面所赋予的人权。但是必须承认:在个体思维、能力上,人与人是存在差异的,甚至是巨大的。回顾人类发展历史,最伟大的自然和人文科学成果,都是极少数人类精英完成的;历史上多少亿的人来了又走了,都没有留下痕迹,而极少数精英人物,却留下了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预期成果是不一样的,终极影响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是有显著区别的。尤其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我们需要推动大众教育不断提高水平,让大众教育覆盖更多、惠及更广。同时,我们更需要回答“钱学森之问”,改革创新我们教育固化的体制和模式,实施精英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卓越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科学素质的精英,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而努力。

 

  二、兼顾: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二选其一,还是两者兼顾,这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的难题。既然两者是兼容并蓄的,那就要找寻到合适的途径,从而兼顾推行。

 

  (一)尊重教育规律,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是大众教育、什么是精英教育,也没有明确阐释两者的关系,但是从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国家教育的发展端倪。从《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我国未来教育指导思想、总体战略发展目标的内容来看,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例如,关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述内容实际在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基本国情,我国教育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这是一个基本定位。关于我国教育的总体战略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等”,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上述内容无不在强调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强调教育要为广大人民服务。因此,从我国现阶段教育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来看,现阶段我国教育总体上是倾向于实行大众教育的。

 

  (二)开设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基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纵观《教育规划纲要》内容,在强调我国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同时,虽然全文中没有出现“精英”二字,但是纲要全文有18处提到“培养创新型人才”或“拔尖创新人才”,并明确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拔尖创新人才”正是现在我国社会紧缺和急需的出类拔萃的精英型人才。把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来论述,是《教育规划纲要》最大的亮点和重要创新之一。

 

  (三)以大众教育为主,兼顾精英教育。从这份《教育规划纲要》的亮点和创新来看,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是选择了以大众教育为主、兼顾精英教育的发展之路的。一方面考虑到现阶段国情,教育基础仍旧比较薄弱、大众教育仍然亟须提高水平。另一方面“钱学森之问”直指目前教育的弊端和无奈,这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视也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高度。最终的理性选择归结为一句话:国家的教育首先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又必须正视个体的差异,注重个性潜能的发挥,营造培育拔尖人才的氛围和机制,提供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教育,最大限度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也正应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哲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驱力”。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