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

2022-06-08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界定,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技有效发展,以实现其整体建设目标而实行的各种重要制度及施政方针。因此,中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无疑始终与国家科技整体建设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在不同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特点不同,科技政策的发展演变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将1985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作为我国正式启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标志。大体上可以把我国科技政策60多年来的演变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一、我国科技政策起步及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年)
  1978年以前,我国仿照前苏联的科技发展体系,实行计划式的科技体系,实施赶超发展的战略。采用的科技体系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以计划来推动科技项目和任务,带动技术的转移,相应的组织结构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政府是科技资源的投入主体。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特点便表现为运用行政的力量来推进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运用计划的方式来部署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
  1.第一阶段,奠基阶段(1949~1955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科研机构和学科,组织队伍和人员。新中国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三条规定"努力发展白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明与发现,普及科学知识。标志着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开端。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科技工作总方针。与此同时,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对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整、改组,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在北京成立,成立了四个学部。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这一阶段我国主要采取对旧中国知识分了实行留用、争取侨居海外的科学家回国,另通过《高等学校暂行规定》、《专科学校暂行规定》等文件,实施自主培养科技人才等。到1955年底,我国以苏联为榜样,初步建立了以科学院为中心,以政府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为辅助的科技新体制。
  2.第二阶段,体系初步形成阶段(1956~1965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科技政策体系。1956年是新中国科技政策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一是根据世界新科技革命已现端倪、威力日显的形势,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阐明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二是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和国家技术委员会,二者于1958年合并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即国家科委)。三是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即《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它标志着中国科技走上了以科技政策为指导的有计划的发展道路。
  随后,在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1958年"大跃进"的过程中,中国科技政策出现暂时的偏差,党中央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1961年拟订了当时被誉为"科技宪法"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极大的提高了科学界的积极性。1962年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周恩来作了《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广州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一系列科技条例制定出台,国科技工作出现了明显的成效。
  3.第三阶段,严重摧残阶段(1966~1976年)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科技政策发生重大扭曲。1966年至1976年,中国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浩劫,而科技教育领域又是公认重灾区。"四人帮"攻击《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广州会议,撤销科技管理部门,肢解科技管理和科研机构,否定基础研究,遣散科研人员,解散高等院校,毁弃仪器设备和情报资料,中国科技事业因此而蒙受巨大损失,这一时期党的科技政策发生重大扭曲。
  4.第四阶段,过度阶段(1977~1978年)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政策开始出现转折。1976年,粉碎"四人帮"为科技政策转折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条件。1977年,邓小平主管科技和教育工作,并发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提出"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这个讲话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到战略高度,揭开了科技事业拨乱反正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科技政策历史性的转折点的开始。同年9月,重建了国家科委,年底至第二年年始,制定了《1978年-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了包括农业、能源、材料等在内的8个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学习外国,洋为中用"的开放措施。
  二、我国科技政策体系重建与充实时期(1978~1984年)
  以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为标志,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也是我国科技政策发展史上重要的制度法规建设期。除了恢复和重建在文革中损失殆尽的科技系统外,在大的科技方针政策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第二,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政策,中组部印发《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第三,通过《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我国科学技术工作8年奋斗目标:部分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接近或达到7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专业科学研究人员达到80万人;拥有一批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基地;建成全国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第四,调整科技政策发展的战略方针。1981年4月,面对世界新产业革命的挑战,国家科委在《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中提出"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新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198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前身。同年,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由计委、科委牵头的"科技攻关计划"开始实施。中国科技体制随即进入了"竞争与市场"阶段。三、我国科技政策体系初步确立时期(1985~1998年)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