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核桃不同品种(系)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2022-06-09

摘要:选取辽宁地区12个核桃(Juglans regia)主栽品种(系)的两年生嫁接苗,采用5种方法分别接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进行抗病鉴定,并比较各品种(系)苗期抗性差异,同时比较及筛选接种方法。

 

  关键词:核桃(Juglans regia);抗性;细菌性黑斑病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中图分类号:S664.1;S436.6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058-03

 

  胡桃(Juglans regial) 原产中亚,又叫核桃、羌桃、合桃等。是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属(Juglans)多年生落叶乔木。中国的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中医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1]。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科学家通过营养学和病理学研究认为,核桃对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康复治疗和预防效果。随核桃的种植面积扩大,核桃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最为严重,尤其是在辽宁地区,造成大量的落叶、落果,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药剂试验证明用锌铜波尔多液和细菌灵防治效果较好。

 

  本研究对我国核桃黑斑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辽宁地区12个核桃主栽品种(系),采用5种接种方法,系统地测定了不同核桃品种(系)对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的抗性差异,从而为核桃的抗病育种及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核桃在幼果期受害后,果面上出现黑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呈不规则下陷斑,并深入果肉,果实黑腐早落。成熟果实发病后,外果皮变黑,果仁呈现不同程度的干瘪和黑斑,出油率和食用价值大大降低。叶片受害后,在叶脉处形成多角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病叶皱缩畸形。嫩梢受害后,病斑长条形、褐色稍凹陷,病斑包围枝条一圈时,病斑以上枝条枯死[2]。

 

  病菌在病枝、芽内及病斑内越冬,翌年春季核桃展叶期借雨水和昆虫活动进行传播。先感染叶片,病芽初展开时嫩叶极易受害,然后由叶片传播到果实和枝条上。花序也易受侵染而产生水渍状斑。雄花受侵染时,花粉也可以传病。蚜虫、蜜蜂、壁虱、蚂蚁和举肢蛾也能传播病害。气温在4~30 ℃时对叶片感病,5~27 ℃对果实能感病、潜育期10~15 d,侵入的细菌主要破坏柔膜组织。发病的轻重与雨水有关。温度高湿度大的雨季发病高峰期一般在核桃展叶期至开花期 [3]。

 

  陈善义等[4]采用针刺法接种健康核桃枝条和叶片进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病原菌分类地位,分析证明该病原细菌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1 材料与方法

 

  1.1 栽培品种(系)

 

  核桃品种(系)辽宁1号、辽宁4号、辽宁5号、辽宁6号、辽宁7号、礼品1号、礼品2号、寒丰、薄壳香、“30301”、“19-12”、“19-21”共计12个,均为两年生嫁接苗,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核桃研究室提供。其中“30301”、“19-12”、“19-21”为选育的优系;辽宁5号、“30301”、“19-12”以核桃楸为砧木,其他品种(系)是以核桃为砧木。4月定植于温室大棚中,5月底进行接种试验。

 

  1.2 菌株准备

 

  采用常规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5]。在肉汁胨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并于28 ℃下培养。分离纯化后所得菌株于斜面中4 ℃保存。挑取单菌落用肉汁胨培养基扩大培养,4 d后接种,菌体悬浮液接种,浓度为108 CFU/mL。

 

  1.3 接种方法

 

  采用5种方法进行接种。(A)喷雾接种叶片。接种前24 h喷雾保湿,以保证叶片气孔张开,每棵植株随机选取20片叶片做好标记并用菌体悬浮液喷雾接种,重复3次(共60片);(B)针刺喷雾接种叶片。每棵植株随机选取10片叶片做好标记并针刺后用菌体悬浮液喷雾接种,重复3次(共30片);(C)针刺涂抹接种叶片。每棵植株随机选取10片叶片做好标记并针刺后以棉签涂抹接种,重复3次(共30片);(D)针刺喷雾接种新梢。每棵植株上随机选取5个新梢做好标记并针刺后用菌体悬浮液喷雾接种,重复3次(共15枝);(E)针刺涂抹接种新梢。每棵植株上随机选取5个新梢做好标记并针刺后以棉签涂抹接种,重复3次(共计15枝)。以上每种处理以不接种病原菌为对照。接种后48 h内控制湿度90%,接种后15~17 d调查各处理的发病率。

 

  发病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核桃品种(系)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抗性鉴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12个品种(系)的核桃苗接种后感病情况差异较大。由于A、B两种方法最接近田间自然发病条件,因此苗期核桃抗性以方法A和B的平均值作为主要参考。其中辽宁7号发病率最低,抗性最好;其次是礼品1号和辽宁4号也表现出较高的抗性。而“30301”发病率高达74.17%,抗性最低,其次是辽宁1号,发病率为55.00%。新梢发病率也有差异,其中接种后辽宁7号和寒丰未发现病斑,而薄壳香新梢发病率较高。

 

  各品种(系)的发病症状见图1,其中辽宁7号症状最轻,在叶片上仅表现出轻微的退绿斑,礼品1号的病斑也极小,表现为针尖状褐色斑点;最严重为“30301”,病斑最多且逐渐融合,辽宁1号病斑较大。

 

  3 小结与讨论

 

  国内外关于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发病规律等均已有较系统的研究,而关于病害的防治中多为药剂防治的筛选等,关于品种(系)抗病性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就辽宁省核桃苗期主栽品种(系)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做了初步试验,并对接种方法做了比较,结果显示,人工接种条件下不同栽培品种(系)表现明显的抗性差异,其中辽宁7号、礼品1号和辽宁4号抗性较强; “30301”、辽宁1号和“19-21”抗性较弱。

 

  本试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接种材料为两年生的嫁接苗,与成株期相比树势、树体各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试验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并且人工接种,与露地自然发病条件相比有较大差异。但试验结论能对抗病育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时珍.本草纲目(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 张永强,朱惠英,冯 强,等.核桃黑斑病病原研究与防治试验初

 

  报[J].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41-42.

 

  [3] 李海菊,郝新科,牛 卿,等.核桃黑斑病发生与防治[J].河北果树,2004(5):44-45.

 

  [4] 陈善义,陶万强,王 合,等.北京地区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J].果树学报,2011, 28(3):469-473.

 

  [5]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93-19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