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途径研究

2022-06-09

   摘 要: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这不仅是由高校自身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通过分析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论述了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提出地方民族院校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地方民族院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16-03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战略积累,深度协调经济建设总体布局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占国土面积64%的民族地区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与挑战,民族地区能否探索出不同于现有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将成为决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民族地区人才和知识积聚的地方高校,应当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努力探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实践途径。

   一、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地方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多样化的特殊样式,兼有民族属性和地域属性两大显性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两种属性决定了地方民族院校在办学定位、服务价值取向等方面异于其他高校。此外,地方民族院校数量不多,发展规模不大,加之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归结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功能决定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高校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创新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创新的重要动力,肩负有明德、新民、追求至善价值的历史使命[1]。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来看,人类社会是具体的历史存在,也是文明创新过程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统一。正是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高等学校存在的价值合理性不断彰显,并逐渐形成作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功能。纵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所构成的高等教育社会功能,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高等教育不断在调整其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增强与社会的最大关联度,在高等教育步入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今天,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突出,不但要服务社会,而且要引领社会。

   2我国教育法规要求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服务社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贯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高等学校服务对象和要求有区别。如,“文化大革命”时期,高等学校适应的是阶级斗争的需要。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才转移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面,并通过政策法规体现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视。

   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以上政策法规可以看出,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对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为高等学校顺利实现服务功能提供了法律保障。

   3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是地方民族院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民族院校的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为依托,地方高校能否彰显办学特色和独特发展模式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办学特色和发展模式能否立足于所处的服务区域,并做出正确的前瞻分析,利用所处的区位优势开拓为自我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弥补服务区域的知识弱势和区位黏性不足,打破原有的发展结构惰性,突破技术创新相对隔离的状态,积极探索校地互动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所在地区产业链的知识重新整合[2]。

   二、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民族地区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科技和智力服务的支撑,这就决定了地方民族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三个”不可替代性。

   1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地方民族院校可以通过设置和扶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学科专业;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解决少数民族考生读书难的问题。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将时代精神、地方人文资源、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形成具有地方民族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不可替代性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高原、山区等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老少边穷”地区,在地理区位上“先天不足”,设在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大多远离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与利用程度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此,地方民族院校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院校,可以立足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科技研究的价值取向,面向地方找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文化引领的不可替代性

   大学和文化有着天然的逻辑与历史的联系性,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因子,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大学文化的凝结和提炼便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既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传承、创造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大学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情感和健康价值追求的各类人才是大学的中心任务,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方民族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通过实施文化引领发挥潜在优势,使其成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文化引领的主力军,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队。

   三、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途径开展民族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和引领富于个性的地方民族文化是地方民族院校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自身功能的主要途径,地方民族院校服务所处区域既是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空间,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立足当地,科学定位,注重内涵,凝练特色,面向区域,服务基层,就一定能增强自身的服务功能。

   1科学定位,明确自身使命

   地方民族院校要履行自身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科学定位。定位是否科学而合理,关系到地方院校能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影响到自身的创新程度和服务广度。因此,科学定位是地方民族院校实现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原点,也是实践和探索校地互动模式的关键。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