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近代安徽水利事业述论

2022-06-09

  摘要: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传统社会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致使安徽水利事业步履艰难;频发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水、旱灾害,促使人们对水利问题的思考与关注,也迫使安徽人对淮河、长江及其它水利设施进行不同程度地治理。近代安徽水利建设与水旱灾害、科学技术、农业生产等关系密切,这些水利事业的兴办,对防止自然灾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安徽;淮河中游;长江中游;水利事业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传统社会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关系国计民生,至深至巨!”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致使安徽水利事业步履艰难。频发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水、旱灾害,促使人们对水利问题的思考与关注,也迫使安徽人对淮河、长江及其它水利设施进行不同程度地治理。对此问题,学术界尚无专题研讨,仅在相关著述中有所涉及,如,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安徽省志·水利志》、李修松等著的《淮河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卞利的《清初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其治理对策》、陆芹英、汪志国的《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等等,这些论述仅从某一个侧面对近代安徽水利予以讨论,因此,很有必要对近代110年的安徽水利事业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对淮河中游的治理

  淮水流经安徽省境内属淮河中段,南北两岸支流众多,北岸支流较长,流势平缓,河床淤浅,渲泄不畅,各支流均为西北—东南流向,典型的平行状水系,洪水极易泛滥成灾;南岸支流较短,多发源于大别山区,河床比较陡,水流湍急,各支流均为南北流向,呈树枝状水系。在宋代以前,淮河泥沙较少,自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夺淮起,淮河遂成为全国多沙河流之一,造成安徽境内淮河流域绵延不断的深重灾难。治理淮河也就成了安徽水利事业的重点之一。

  1、1931年以前对淮河中游的治理

  在近代,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主要以除害为目的,因而主要在滨淮城镇和沿淮临近湖洼地区筑堤防洪。据史料记载,淮河干流最早筑堤防洪的是寿县城墙。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重建于现在位置的寿县城墙,具有军事防御和抵御洪灾的双重作用。涡河口以上,淮河北岸的最早堤防,应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建于焦岗湖滨湖一带入淮口的防淮水倒流的堵坝,光绪十五年(1889)为了抵御淮河和西淝河的大水,又筑永安坝。涡河口以下,淮河北岸自光绪五年至二十七年(1879至1901)断断续续地筑有防水堤坝;南岸自清乾隆四十六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781至1901)先后在方邱湖、长淮卫、花园湖等处修筑堤防。

  1912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水,沿淮堤防溃决,洪水漫溢成灾。大水之后,在涡河口以上,修筑了鲁口孜经贺家塘至禹山脚下的沿淮堤防,以及西淝河东岸的禹山坝和六坊堤。在涡河口以下,除了对涡河口至五河县间漫决的淮堤堵合以外,还修筑了一些河堤,将五河口以下原来间断的堤防连成一线。1914—1918年,北洋政府拨盐税及附捐,修筑了淮河北岸南照集至鲁口孜的淮堤。1921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沿淮堤防多被冲决。灾后,当时官府仍沉溺于“导淮”计划的梦幻与争议之中,而在行动上仍是一筹莫展,沿淮百姓只得将决口堵合起来,而对进一步修筑堤防只能是望水兴叹。1931年大洪水之前,正阳关以下的淮河北岸堤防,仅颍河口至峡山口、怀远涡河口至小蚌埠段较为完整,其余均残缺不全,或者没有堤防。

  除了修筑淮河干流堤防外,还对洪河、颍河、涡河、濉河、淠河等支流进行治理。洪河源于河南省驻马店西部山区,流经安徽境内的下游河道弯曲,排水能力弱,经常漫溢成灾。光绪九年(1883),洪河决口,阜阳方集、地理城一带群众用了近13年时间,才将决口堵合。1930年,洪河流域大水决口,阜阳百姓再次将决口堵合,自此至1949年,洪河没有溃决过。颍河发源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山,流经安徽太和、阜阳、颍上等县,是黄河夺淮的主要泛道之一,洪涝灾害极为严重。1912年,颍河流域大水成灾,北洋政府拨盐税及附捐,先后耗时10年,修筑颍河、淮河堤防,还在沿河湖洼地区开沟建闸,对防御颍河水患起了一定作用。涡河发源河南省开封县境,是黄河南徙主流入淮的通道。光绪十五年(1889),知州陈晋对涡河河道进行疏浚,既利于防洪,又便于通航。濉河源于河南省,流经安徽宿州、灵璧、泗州等州县。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对濉河进行小规模的治理,1915年,又对濉河进行疏浚。淠河发源于大别山北麓。道光三十年(1850),监生项润生出资建造长达380丈的堤坝,并在坝上遍植柳竹;是年秋冬,又沿河筑长堤。同治元年(1862),霍山知县彭广钟又继续筑堤。1874年,前首事刘俊仁筑永安坝和东岳坝。民国初期开始修筑淠河干流堤防,至1921年,在淠河右岸建成30里的竹丝三合堤和25里的东孟家湾堤。1923年,在右岸又筑成张马淠堤;还在左岸建成西隐贤堤和民生圩。

  上述堤防质量并不高,大多矮小且断断续续,大水溃决之后,往往只是局部的堵复或增筑,在抵御洪涝灾害方面作用并不明显。

  2、1931年以后对淮河中游的治理

  1931年江淮大水灾,淮河两岸堤防上自霍邱,下至五河,节节溃决,洪波所及,人畜漂流,庐舍荡然,被淹土地38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64%,财产损失138,000,000元,死亡达4万余人。面对残酷的灾情现实,促使了人们对淮河流域水利问题的深刻反省,也使得争议近百年的“导淮”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并提到南京国民政府的议事日程。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工赈处,为永久消弭江淮水患计,决定将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制订的《导淮工程计划》中游部分择要施工,修复水毁工程,建筑部分新堤,且使淮河流水有一定可循之路径。

  此次工程包括筑堤、浚河、修建涵洞3个部分,共分勘测、设计、施工3个步骤。勘测工作是由导淮委员会组织进行的,其目的是“洞悉皖淮灾区内各堤防之确实情形,俾修理时于土方估计及工赈办法有所根据”。整个工程所用劳动力均采用工赈方式,严格管理,科学施工。

  共修复与新建堤防318.9公里,完成土方10,844,203立方米,赈工98350人,每立方米土方发放赈粮2.23斤,共用赈粮12092吨(见下页表1)。据表1的统计结果,怀远县所筑堤防最长,凤阳次之,盱眙最短;怀远县所属赈工所得之赈粮约为5328吨,可救活灾民数十万。

  根据当时勘测的结果,仅筑堤防“已不足为治本之策,疏浚之工终不可或省矣!”而茨河和北淝河则是实施计划中两大“心腹之患”。尤其是北淝河,“在淮河支流中之祸水,遂以北淝河为首迎之指矣!”此次疏浚范围自怀远刘桥至沫河口,全长25.855公里,共挖土方2,117,683立方米,赈工工数为1,256,886。其中,在怀远县境内长5.115公里,土方48653立方米;灵璧县境内长9.740公里,土方567,720立方米;凤阳县境长11.000公里,土方1,063,433立方米。此外,在张家沟口、茨河口、小溪河口建筑阐门,对调节淮河水位,预防水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8年黄河大堤被炸溃决以后,皖北有18县受灾,据统计,被淹田地约2300万亩,灾民达200万人,财产损失在2.5亿元以上。是年,南京国民政府和安徽省政府均成立了治淮工赈组织,决定沿溃水所到之处,以工代赈筑堤救灾。1939年,安徽省成立淮域工赈委员会,省政府主席兼任主任委员,主持工赈事宜。1946年,导淮委员会设立淮河流域复堤工程局,配合安徽省水利局办理淮河复堤工程。由于经费困难等原因,受灾18个县中,以工代赈,筑堤救灾的只有阜阳、太和、颍上、凤台、霍邱、涡阳、蒙城、临泉、寿县、亳县等10县,1939—1945年间,共修筑堤防约2000多公里,完成土方179,252,228立方米,受益价值约为490余亿元。

  二、对长江安徽段的治理

  安徽长江干流左岸始湖北、安徽交界处段窑,下至和县驻马河口出境进入江苏省;右岸上自江西、安徽交界处的牛矶,下至安徽、江苏交界处的和尚港进入江苏省境。

  长江安徽段江面开阔,沙洲众多,致使水患频繁,因此,堵合与修筑长江堤防成为近代安徽水利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1、对安徽长江干流堤防的修筑与堵合

  长江安徽段两岸堤防多是独立民圩,为两岸百姓生命财产防御洪水的屏障。大的堤防有同马大堤、广济圩大堤、枞阳大堤、无为大堤、芜当大堤等。

  同马大堤位于安徽省境长江左岸,系同仁堤与马华堤之合称。大堤上接湖北省黄广大堤,经宿松县小孤山、望江县华阳镇、皖河农场双河、怀宁县镇江庵,抵广成圩后西拐沿皖河而终至官坝头。同马大堤系由零星圩堤连接延伸而成。道光十八年(1838)至1916年,自上而下依次建成同仁堤、丁家口堤、初公堤、泾江长堤和马华堤,诸堤连接而成同马大堤雏形。同仁堤分为康宁号、乐字号、和字号、亲字号、安字号、平字号6小段,“该堤与初公、御江、泾江、马华各段堤工,均有密切关系,唇齿相依。”“其堤防存废,关系至巨。”民国时期对其多次堵筑。1920年安字号堤段崩塌,安徽省联合湖北省、江西省会修堵合。1929年和字号堤段崩溃,安徽宿松县、湖北黄梅县、江西九江县共同出资出力,堵合加固。

  枞阳江堤位于长江干流左岸,由枞阳县的永登圩、永赖圩、永丰圩、永久圩及普济圩农场和无为县梳妆台至洪土庙堤段组成。鸦片战争以前,枞阳县沿江上自永镇坝,下至陈家洲,以圩为体,形成堤防。自此至无为梳妆台堤防是分3次先后筑成的。由于老洲头至灰河口一带明清时期曾围筑了72个小圩,而堤防极为单薄,经常洪涝成灾,灾情惨重。1845年初桐城县令史丙荣与邑人周如海采取工赈方式,筑成江家圩下叶家拐至王家嘴(老洲头)江堤,该段江堤长2520.5丈,堤高5尺,顶宽1.5丈,脚宽3.5丈。1845年底至1846年初,又筑成王家嘴至灰河口江堤,该段江堤长7759.35丈,堤高5—11尺,顶宽1.5—2.0丈,脚宽3.5—5丈。道光二十六年(1846),江水徒涨,该堤安然无恙,故命名为“丰乐堤”。但,自灰河口至梳妆台段尚未筑堤,1849、1869年大水均遭灾,1931年大水,损失更为严重,在当地士绅一再要求下,南京国民政府拨赈麦200吨筑成自老洲头至梳妆台段长24里江堤。1933、1935年两次大水后,1936年,桐城县长奉命修复该段堤防。1939、1940、1946、1947年又对该段堤防进行了零星培修。

  无为大堤位于安徽省长江左岸,上起无为县的果合兴,下讫和县的黄山寺。早在宋代,无为沿江圈圩筑堤,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所筑江堤屡筑屡溃。

  道光年间至光绪二年(1876),先后筑刘渡上及侯王庙拦河坝堤、新河南岸堤、杨湾长堤、三坝埂、李莹外堤、东滩圩横直堤等15处,同治九年(1870),筑万滩堤。宣统三年(1911),筑五里碑堤。1931年大水,无为大堤多处溃决,合肥、巢县、和县、含山等县涨水1米多,是年底至次年初,筑戴家龙塘堤、散斗门堤和神塘河横坝。1943年12月至1944年5月,皖中抗日根据地吕惠生率领无为、繁昌、南陵等县百姓修筑长达7.25公里的黄丝滩大堤。

  此外,近代安徽还多次修筑广济圩大堤、芜当大堤、和县江堤,贵池县境的秋江圩江堤,跨贵池、至德、东流三县境的广丰圩江堤,铜陵县境的西联圩江堤,繁昌江堤,芜湖县境的麻凤圩江堤。上述江堤的建设,对保护两岸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2、对安徽段长江支流的治理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