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2021-02-08

  常新平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 辽宁沈阳 110000)

  摘 要: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家园合作既有利于营造更加适宜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又有助于端正家庭教育态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以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首先需要构建家园互动常态化机制、密切家园联系;其次应当尝试家长进课堂,提开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水平;以及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丰富家园互动模式。

  关键词:家园 合作 幼儿 心理健康

  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制定的《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化教育是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及各方面健康发展的核心。完善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奠定学龄前儿童健全身心及良好人格的基础。接受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学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而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龄前儿童接受社会化教育与学习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与成人、同龄人间密切的互动,包括游戏、交往与生活。因此,包括幼儿园和家庭在内的各种社会单元都需要为学龄前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提供必要且适宜的机会和条件。且幼儿园和家庭亦需要在此过程中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家园合作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

  (一)营造更加适宜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在允许生育“二胎”之前的很长时期里,“独生子女”是唯一的法定生育政策。这诚然是对人口过快增长隐患的强力遏制,但也造就了一批批独生子女家庭,由此连带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模式。“四二一”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家庭结构模式。正是这种颇为独特的家教氛围逐渐培养出一代代个性极其鲜明的独生子女儿童。除了独立性强和较为擅长自我表现外,自我中心、唯我独尊也是这些独生子女群体逐渐渐具有共性的心理特征之这些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进入学龄前阶段的集体生活状态后,心理健康层面潜藏的缺陷便逐渐暴露。除了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期外,这些幼儿的社会交往、游戏互动等方方面面也不同存在障碍。而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不适宜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的表现。

  而开展家园合作正是为了扭转这种亚健康的家庭教育负面影响,通过幼儿园集体生活、共同教育的理念、手段营造更加适宜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二)端正家庭教育态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经验往往是家长教育年幼子女唯一遵循的原则。然而这类经验型教育的主观性甚至随意性却很难为普通家庭所意识。尤其是当年轻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年幼子女时,祖父母的隔代教育便顺理成章成为主导。这些高龄教育者或受制于自身知识水平限制,或对自身教育者定位缺失,导致只育不教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不仅严重制约了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家庭教育的品质和效率。

  因此,开展家园合作正是为了端正家庭教育态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幼儿园引导和帮助实现家庭教育的理性化、系统化、科学化,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二、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

  (一)构建家园互动常态化机制、密切家园联系

  家园合作不能脱离家园联系,构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首先需要的正是形成家园互动常态化机制、密切家园联系。

  比如利用各类节假日,在家长有空闲的时间组织家园互动的亲子游戏或相关活动。包括安排幼儿集体表演、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游戏、家长与幼儿合作完成手工劳动等。

  在这种过程中,幼儿园一方面要设计富于趣味性、娱乐性的表演或游戏节目,另一方面则要在这些活动中强化针对幼儿集体观念、合作意识等社会化品质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要让家长充分意识并领悟到传统家庭教育氛围中常见却不自知的不足之处。

  比如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玩跳圆圈舞的游戏,期间要穿插使用包括“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常用礼貌用语。这类游戏与活动旨在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礼貌、理性和克制,也帮助家长认识到日常家庭生活过程中对子女教育中的缺失和疏忽。

  (二) 家长进课堂,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水平

  相较于幼儿园专业化的教育,不少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相对被动的问题。许多家长满足于充当幼儿园教师的助手,在课余时间督促或帮助幼儿完成幼儿园布置的游戏或练习等。这种状态其实抑制了家长主动探索家庭教育新方法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参与感。

  因此,构建家园合作模式还应当更加积极地尝试家长进课堂的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水平。

  尤其是对承担特殊社会工作的家长来说,进入幼儿园担任一日教师不仅是更具教育意义的亲子互动活动,也是深入体验幼儿园专业化教育的难得机遇。

  比如家长中担任交警、医生、消防员等职业的成员可以向幼儿普及交通安全、卫生健康、消防安全等专业知识,同时担任一日教师参与到幼儿园专业化的幼教工作过程中。这种沉浸式体验非常有助于家长认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在家庭教育中转变陈旧观念、优化教育手段。

  (三) 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丰富家园互动模式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以游戏式教育为主,既是为了契合幼儿阶段性成长的身心发育特点,也是为了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而家园合作也需要秉承这一基本原则,以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丰富家园互动模式。

  比如为了了解家庭教育成果,可以采取录制小视频的方法,让家长将与幼儿的亲子活动制作为袖珍纪录片。一方面,幼儿园可以从中发现家庭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家庭教育成果展示和历史纪念。这对于家园优化合作模式、共同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构建家园合作模式不仅是为了延续幼儿园教育的成果,也是为了改变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和形式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特别是通过家园合作提升家庭教育的主动性、科学化,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相对统一。这不仅是为学龄前儿童创造社会化发展的适宜条件,也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秉龙.正确评价儿童画促进幼儿人格及智能的和谐发展一对儿童画评价的几点思考及标准要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1):17-18.

  [2]林琼华.试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好家长,2018(11):14-15.

  [3]姜素梅.试论人本管理原则在幼教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8(12):15-1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