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022-06-08

◆江苏省沛县歌风小学 王淑玲

【摘 要】文章探讨了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内涵、方法的创新以及观念的改变,为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旨在帮助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教学成果突破提供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小学;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90-01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小学的义务受教时间为六年,比中学教育整整多出了三年,小学是一个学生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的黄金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成长存在很大影响,甚至对一个人一生的性格爱好都会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一直以来也是义务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的内涵

我国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在国家进行新的课程改革之后正式提出的,目前已在很多学校正式开设,但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长时间以来教师的脑海中存在着教材就是课程的想法,这种想法正好迎合了当前教育中“应试教育”的现象,这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阻碍了他们健康、稳健的发展。

1.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目标。综合教育行业各位权威专家研究讨论的情况来看,品德与社会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主要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活动要依靠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目标的中心点,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自主学习,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实现个性化发展。课后作业方面,应该改变传统作业的内容单调、数量多、机械重复且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缺点,从品德与社会教育理念出发,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作业设计的首要目标,达到知识巩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

2.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生活既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终点,教育过程中体现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只有把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评价与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

3.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从课程的资源方面来看的话,课程的资源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等)、文本资源(教材、报刊、图书)、网络资源、社会资源,等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无论使用何种资源方式,都不能忽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因为其他资源的获得与教师和学生密切相关。比如,文本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依靠教师们的作用去落实各项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自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另一方面,学生本来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资源,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施的,并以此加工和改造,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到“我爱爸爸妈妈”时,上课前让学生回忆放学回家后表现出爱爸爸妈妈的事情,然后记录下来,并分享各自的感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并结合课本内容,在教师进行授课过程中,学生就能深刻理解爸爸妈妈的爱,并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能愉快、轻松地学习知识,还可以提高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发现课程中与孩子实际生活有关的现象。

二、品德与社会教育评价内容方法的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小学生身心还没完全发育,正是培养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就能够自主、轻松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和课后训练。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息息相关。品德与社会要紧紧联系生活实际,创新课程的评价内容和方法,从关注学生的生活出发,课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如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课程上,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行为方式以及在家的行为表现。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家记录一周来自己所改掉的坏习惯,请父母对学生进行评价打分,然后学生再进行班级的评选活动。评价的内容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因为这些小事最能够影响学生习惯的养成。通过这种创新的评价激励方法,利用小事来塑造学生们的良好品性。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种种问题,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2.品德与社会课程着眼于创新。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日新月异,已经突破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方法,它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通过游戏与课本知识的结合,课堂效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反映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确实能够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的知识,更好地把握课程的教学目标。如在苏教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教师在讲到“学会感恩”这门课时,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父母对于自己的付出,通过这节课学生能理解父母对于自己的管教行为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感恩父母、报答父母。如果像以前说教式的教学,学生很难真正明白父母的关爱。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游戏兴趣点出发,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即学生经常玩的“过家家”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父母教育孩子的辛苦。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的课堂效果无疑是最好的。学生既学到了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感情,又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观念上的变革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演变的角度来看,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道德存在观上,从知识形态道德向生活形态道德的转化。新课程认为,道德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它存在的基本形态通过生活来表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建构有道德的生活,教师要进行针对性评价,循序渐进,注重学生的差异体验。由于学生的认知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人道德知识的积淀差异,教学中要多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有的学生需要在认知上多深入;有的学生应在行动上多实践;有的学生需要在情感上多体验。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创新和改变,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教学成果突破奠定基础。

(编辑:秦俊嫄)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