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辛亥革命云南关河起义的过程和意义

2022-06-08

  【摘要】同盟会会员赵端先干武昌起义发动的云南关河起义,客观上起到配合、支持和援助武昌起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关河起义过程的梳理,对关河起义取得胜利原因分析,对关河起义不被提及原因分析,声明关河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对关河起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赵端;辛亥革命;关河起义;川南革命军


  辛亥年发端于云南的关河起义的史料,和卷帙浩繁的“重九”起义的史料相比,显得非常不协调。云南史料中列举同盟会在云南领导的起义,常常将重要的关河起义遗漏。从辛亥年九月初就从关河出发,在四川南部和清政府激烈较量的关河起义的史料,和四川省丰富的保路运动史料相比,也很不协调。全国性众多关于辛亥革命的史料集中,对辛亥年云南四川关河起义的纪录基本缺失。导致大家对关河起义知之甚少,遮蔽了云南四川交界地人民对辛亥革命的巨大贡献,同时,这一历史纪录的遗漏,也妨碍了人们全面地立体地了解和理解辛亥革命。


  我们现主要根据关河起义的发动者赵端的回忆录《辛亥革命关河同志蜀战难记》,先来简要回顾关河起义的过程:


  关河起义的重要组织者,是大关翠华镇人赵端(1882—1946),赵端字毅佛,号华杰,赵端年幼时在重庆天顺祥票号当学徒,后回家乡就读于昭通书院,时昭通书院掌教为李言龙,后赵端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不久后考送越南巴维学校学习,不久又留学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是中国同盟会初期会员。赵端在日本积极参与同盟会各种活动,1906年,同盟会云南支部正式成立,创办了同盟会云南支部的机关刊物《云南》杂志,赵端经常将《民报》《云南》《滇话报》三种报刊传递回家乡,以新思想影响了他过去的老师、同学和少年时的好友。


  1908年,同盟会在云南策动的黄兴领导的河口起义,杨振鸿领导的保山起义先后失败,消息传至东京,同盟会同志极为愤恨,加之帝国主义对云南的侵略越来越盛,在日本的云南学生尤其愤怒,东京同盟会总部马上召开了留学生全体大会,组成了救亡机关国民会,决定马上分别遣派革命同志回国,继续在各省组织起义,云南依然被列入发动起义的重点省份。


  1911年初,广州起义失败消息传到日本,赵端认为四川为长江上游,如果在四川首先起义,能够支持长江中下游的革命力量,赵端主动要求担任入川组织起义的任务,他联络了在日本的云南四川同乡,在日本期间,赵端已经通过书信,密约了在滇川交界处的中国同盟会会员他在昭通书院学习时的老师李龙言,并通过李龙言,再联络了李龙醒、曾俊生、赵瑞卿、赵义泉、李华峰、李联乙、谭源等人,在云南、四川交界处秘密结社,进行起义宣传和准备活动。


  1911年6月,赵端抵达武汉,他冒险在武汉谋刺端方,结果没有成功,幸得他本人得以逃离。随后,赵端到达重庆,与重庆同志会同志密谋,但认为此地会众“勇于争路,昧于远图”,和他是“道不同不相远谋”的,于是放弃在重庆组织起义,回到了家乡朱提江,朱提江在云南称为关河,在四川称呼为横江,赵端和事先已经联络好的李龙言、李龙醒、李华锋、谭渊增等人汇合密谋起义。


  赵端认为关河横江是滇蜀交通要道,这里的绅士、商人、學生和民众对清朝统治者的反抗意识很浓厚,于是,赵端等人就以横江、关河为据点,成立了团练公所,创立了起义军筹备处,任李龙醒、李龙言、李华锋、谭渊等人为筹备员,分头到附近回龙场、淮头场、普洱、串丝、落雁等乡镇发动队伍,发动李午初、赵义泉、李敬亭、李绍白、李华峰、曾云阶、曾竹坞、冯肇周等人分别去筹备枪械。通过众人几个月的秘密活动,金沙江流域和朱提江流域各县的武装力量,都表示将支持起义,并约定了9月在横江汇聚队伍。


  赵端本人则来到了昭通府,约见了昭通镇总兵苏抡元,和苏抡元总兵达成了两项协议,一是赵端等人起义之初,苏不发兵追击和阻击。二是待赵端的起义在四川进攻到一定时候,苏抡元发兵支援。赵端和苏抡元达成协议后,回到横江,得到百姓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的欢迎。八月底,发动的各处人马都赶到串丝、滩头、横江、普洱等镇。关河一带起义者风起云涌。起义筹备处扎营在普洱渡,起义军白天训练枪法,夜晚集中讲授打仗布阵的战略战术,还在附近山地训练野战战术。


  川南革命军9月1日正式宣布起义,革命军从盐津麻柳湾战斗开始,一路昭告天下,同申义举,一边战斗,一边宣传革命,一边接收前来参加起义的军队,集结了队伍一万多人与清军作战,从宜宾挥军直指成都。9月13日革命军在距犍为县十余里的幺姑沱的战斗尤为激烈。傍晚时分,革命军谍报来告:清军从正面三路向革命军扑来,同时,还以数百人进攻隔江李云亭、李云谢两将驻扎的阵地。赵端一面飞快命令隔江警戒,一面整顿军队从三路迎击来犯之敌。革命军奋力苦战,终于将正面敌人击退,击毙敌人二百余人。清军马上组织五百多精锐部队偷袭革命军驻扎的后山,准备合围革命军。赵端激励军士分三路杀出,到江边汇合,等待关河后援到达。这时,李云亭的阵地起了火,清军乘火势,攻陷了李云亭、李云谢两位将领驻扎的阵地,李午初率队救援。这时,驻扎在达苍岩前线的先锋司令曾雨亭也中弹牺牲,梯团长童金亭前去支援,被清军炮弹击中脑部,翻岩坠涧。随后,传来李敬亭、彭九皋、陈联升也牺牲的消息。此时李午初的增援队伍抵达岸边,立即登岸杀敌,李午初尽管腰部中弹,仍冲锋陷阵,踉跄迎战,杀死清军无数,终因体力不支,倒在魔芋田中敌我两方阵亡者的尸体上,傍晚时分,清军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李午初,残忍地割下他的首级回营邀功。其他的革命军一直拼杀到黄昏,山下尸横遍野。幺姑沱血战经几进几退,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革命军消灭了精锐装备的清军五百多人。战斗结束后,当地民众自发地将一百三十多位革命军烈士遗体归集在一起,合葬于幺姑沱边,并在李午初阵亡处立碑铭功,碑上镌刻“大汉国魂”四个大字,以表敬仰。


  一、关河起义有广泛的群众反清基础


  关河起义的策源地朱提江流域,人民历来富有反抗精神。1858年李永和、蓝大顺反清队伍最初的五六千人,就在距离关河起义的出发地不远的大关屯上整编出发的,李蓝义军挥师成都,转战滇、川、鄂、豫、陕、甘诸省,罗曾,坚持战斗十多年,产生的影响极大,李蓝起义军的部分后人,也参与了这次关河起义的积极准备工作,并联络大量族人加入了起义军,加上1911年5月,清政府与民争利,将商民筹资集股开办的川汉铁路、粤汉铁路强行收归“国有”,以路权为抵押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借款,激起四川商民的强烈反对,四川省保路运动风起云涌,四川各地相继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保路同志军,成为川南革命军的主要加入力量,而四川人民对清政府的反抗情绪,使得革命军深入四川后,得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


  二、川南革命军得到了滇东北昭通后方和四川北部两部力量的策应和支持


  川南革命军的顺利进军,和昭通府总兵苏抡元不闻不问,不追不阻,并已经和革命军达成协议,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后援支持。同时,川南革命军能够势如破竹,还和留守在关河的革命军人士,不断组织后援跟上有关。


  同时,川南革命军的顺利进攻,还和在江津任重庆警察厅提调的吴良桐有关,吴良桐和赵端同是大关县翠华镇人,虽然没有史料证明他们在起义前联络过,但是,吴良桐对江津保路运动和保路同志会活动持支持态度,成都惨案消息传来后,吴良桐立即召集下属和地方耆宿、各界代表集会,反对清政府丧权辱国,还派员与重庆和周边各县保路同志会联络,吴良桐也在九月初,就发表公告宣布江津独立,这对川南革命军起到了呼应的作用。


  关河起义是辛亥革命重要组成部分,关河起义是武昌起义的先声,客观上起到了配合、支持和援助武昌起义的作用,关河起义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关河起义在昭通境内和四川南部起到了革命宣传作用,起义组织者在金沙江和朱提江流域展开了广泛的民主共和宣传,这次起义使得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以至于辛亥革命爆发20天后的10月30日,蔡锷、李根源利用云南陆军讲武堂官兵发动“重九起义”,大中华民国云南省军都督府总都督蔡锷将军派兵出师川、黔,队伍经过昭通,从朱提江大峡谷出川,又得到了关河人民大力支持,在蔡锷出师路上,受关河起义胜利的鼓舞,大量昭通青年参军,其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如龙云、卢汉等。


  关河起义为什么长期不被提及?原因有:


  一是起义的重要组织者死亡过多,仅就赵端的回忆,关河起义阵亡的司令有四人,阵亡的梯团长有二人,支队长三人,营、连、排长有十五人,起义的重要人物死亡过半。二是参与起义的人士后来在国民党政府中没有显贵,辛亥革命后所列辛亥元老,往往忽略关河起义人士。三是解放后一些史家对辛亥革命的考察和记录,往往狭义地理解辛亥革命就是武昌起义,慢慢地造成了辛亥年同盟会只是组织了武昌起义一次起义的印象。四是在四川省的众多史料中,将关河起义的战斗纪录在保路运动的史料中,将川南革命军混淆为保路同志军。


  当然,关河起义被遮蔽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和赵端不愿意卷入军阀问的内杠有关,在得知武昌起义后,四川省已经光复,赵端认为主持四川已经有人,就将这支已经有近万人经过了战斗洗礼在人民群众中很有人望的川南革命军以资遣散,主动放弃了“枪杆子”。如果这支军队保留时间稍长一些,将会在随后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会参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运动,如果这支队伍长期存在下去,对关河起义的纪录、褒奖和纪念,都将是另外一会事。


  解放后,參加关河起义的人士和牺牲烈士的后裔的调查也没有进行,关河起义的遗址未保护,关于关河起义的传说在朱提江流域的民众中过去长期被以多种方言演绎,但是,随着参加关河起义人士后人的迁居,慢慢地在关河起义兵力集散地串丝、滩头、普洱等地,许多年轻人也不再了解这场在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起义。


  关河起义是云南、四川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中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云南人民西南人民的骄傲,关河起义应该成为云南辛亥革命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陈英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