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以新史观解读高中历史教材之《辛亥革命》

2022-06-08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今天的我们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解读,而在不同的时代对于相同的历史可能出现不同的解读观点。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近代史投入了较大的版面介绍,近代史包含了中华民族在列强的侵略下的屈辱历史、革命先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奋斗的辉煌历史,而随着时代对于振兴民族精神的要求,对于我国近代历史的解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辛亥革命》在高中近代史内容中属于承上启下的部分,上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本文主要分析站在新史观的角度如何解读《辛亥革命》。


  一、新史观角度下辛亥革命史实解读


  据高中历史教材中介绍,辛亥革命发生于公元1911年10月10日中国农历辛亥年,直到公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不仅从政治上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辛亥革命之所以会成功与革命党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辛亥革命最终也没能彻底推动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因此在新史观中,辛亥革命完成的史实应当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也有学者认为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1912年2月13日提出辞呈,推举袁世凯作为民国大总统,并在同年4月1日卸任。而袁世凯则在1915年废共和称帝,妄想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从而引发护国战争,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局面。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全程应当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5年军阀割据。


  二、新史观角度下辛亥革命的思想解读


  辛亥革命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进程而言无疑是有着推动作用,首先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让民族、自由的思想第一次在中国民族历史中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时才会受到激烈的反抗。虽然辛亥革命最终结果没有实现孙中山先生心目中的三民主义社会,但是无疑为后来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新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仅如此,首先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思想阀门,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做好了铺垫,指导后来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因此才将民主主义完成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伟大事业。即使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与变质后国民党政治思想产生分歧,但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民主、共和这一概念依旧得到了广泛支持,并延续至今。


  另外一点,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实则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的中国,在中国辛亥革命思想斗争与武装斗争都成功之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再也无法一帆风顺,也无法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这一点为未来的民族独立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与思想基础。


  三、新史观角度下辛亥革命的人物解读


  辛亥革命中的核心人物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为辛亥革命做出的贡献从1894年起,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为核心目的,并且在1895年10月密谋广州起义,失败后逃往海外。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1907年组织镇南关起义,但最终失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就职中华民国政府临时总统。孙中山先生毕生都在为革命奋斗,之后的袁世凯复辟后,孙中山先生发动二次革命,并成立国民党。1914年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且曾经努力争取日、法、英、美等过援助中国革命建设,但均未成功,因此孙中山先生意识到中国独立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


  虽然孙中山先生毕生都在为革命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但是最终仍然没有建立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但是站在现代的角度上来说,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民族独立、民主共和等思想仍旧是引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面旗帜,另外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不仅在中国的革命事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亚洲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反殖民主义斗争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列宁将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将孙中山先生作为先驱模范,都以孫中山先生的后继者自励。


  虽然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实现,孙中山先生在晚年也曾反思自身的错误决定,在遗嘱中提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从影响上来说,辛亥革命仍旧是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早期的中国共产党认为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具有强大的民众基础,因此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重要路线,在革命中广泛发展群众基础建立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并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最后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新中国的诞生做贡献,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总之,辛亥革命从本身意义上来说是我国首次完整的反封建斗争革命,此次革命吸取了戊戌变法等革命的失败教训,以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以实现三民主义为核心,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从这一点上看,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但是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主要参与者都是军人、资产阶级,在革命成功后国家实际权力仍旧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但是近代中国平民阶层才是最广大的群体,这种方式使得清政府推翻后,农民、工人等平民阶层并未获得利益,生存条件未发生改变,因此导致革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作者:王季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