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2022-06-08

  摘要: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诚然,史书总是给人一种历史上的教诲和警示。因此,人们总是对历史充满好奇,总是不遗余力的投入到历史的研究之中。民国期间也不例外,当时,我国历史学家层出不穷,纷纷对中国近代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同时也被很多人所误解。但是,不管如何,希望本文对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进行探讨,以期挖掘前人智慧,为今后更好地从事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国年间;中国;近代史;研究


  引言: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偏重于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外交史上的丧权辱国。鲁迅、蒋廷黻、郭廷以、钱亦石、李平心、梁启超等学者名家纷纷对中国近代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立足于民国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对中国近代史、民国时期的历史环境进行简要说明,从名家名人、著作书籍中提取要点、进行比较,主要从宏观、微观角度对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近代中国内忧外患


  1.内忧。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压在人民肩头的三座大山,时刻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封建小农经济是制约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2.外患。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国内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领土瓜分、经济掠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役,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落后地位。


  二、民国时期的内忧外患


  1.内忧。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军阀为了割据瓜分国内领土,勾结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劳苦大众进行剥削,人民群众奋起反抗,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国内大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和多数政党,促进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2.外患。19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列强经济、政治、文化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基本完成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原材料需求更加旺盛,使得中华民族劳苦大众重新陷入困境中。


  三、史学研究的目的


  1.明智。历史总是给人无限启示,从史学中我们可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启迪智慧,给当下面临的事情一些启示,更好的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像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曾说的:要经世致用。


  2.警示世人。历史总是时刻在提醒人们,要避免悲剧重演,要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3.为政治服务。民国时期的历史研究,多用于政治目的。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都是一代史学名家,他们对历史的研究,主要用于从事革命事业,建立政党,争取舆论支持,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四、民国时期名家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1.中国近代史学研究“大家”概览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其后涌现出无数名人名家。涵盖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全过程。期间,产生了徐光启、利玛窦、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中外名人名家,产生了包括公文档案、野史笔记在内的一系列相关历史文献。


  2.中国近代史学研究“大家”的发表渠道


  近代中国,中国受西方政治文化影响,出现了《文汇报》、《申报》、《国闻报》、《强学报》等报纸,涌现出近代一批著名的报人。其中,报纸、电报是人们的史学研究主要发表渠道。研究民国时期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不一定拘泥于当时的历史文献,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网络,不仅可以查询到当时中国国内的历史文献,也可以借助当时国外的历史文献,对当时国内史学的研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著作概览


  要想对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的研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学习研读历史文献只是其中一小步,其次,要深入了解当时作家的写作背景、写作环境、作家自身的背景等客观因素。在当下的研究中,我们要以马克思的历史观为指导,客观真实的反映历史现状,但同时,不能固守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完全相信前人的判断,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观见解。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上的一股清流。他抛弃以往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范式,从中国近代外交史的角度出发,仔细分析当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愚昧、无能,他认真分析每一次中国面临的战争,从战胜的成败中总结原因,将学术与政治,历史与现实有机融为了一体,别出心裁的提出了中国近代史只是中国在重回世界中心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李鼎声撰写的《中国近代化史》,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对西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领土、官商勾结抢占中国市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描述,同时也充分描述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原因,对当代历史的发展提出警示、借鉴,语言幽默风趣,内容完整充实、富有感染力,值得一看。


  结语:


  20世纪初,中华民族对外来列强的侵略消极应对,内忧外患使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众多学者报人纷纷投身史学研究,以期为国人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借鉴与历史上的教训。在這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学家。他们以“救亡图存”为目标,寻求历史演变的真相,学潮、思潮不断涌现,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贡献了无尽力量,激励了当时年轻一代纷纷投身革命事业,为建立新中国贡献了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康妮. 从中国摄影镜头管窥民国思潮变迁(1912-1931)[D].东北财经大学,2016. 

  [2]陈一丁. 课程理论与清末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编纂[D].扬州大学,2014. 

  [3]罗珍.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J]. 黑龙江史志,2014,(05):37-38. 

  作者简介:马天良,西北师范大学,专业:历史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