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当代雕塑在材料使用上的观念更新分析

2022-06-08

【摘要】雕塑作为美术形式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该艺术作品前需要根据作品主题等选择不同的材料。雕塑如果从物理角度来看,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存在的物体,从精神层面来看是艺术家表达其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的具体化事物。雕塑材料是除了雕塑的空间、色彩之外另一重要的雕塑语言,雕塑材料的肌理、触感、纹理、颜色有不同的变化,表现出了该雕塑作品的思想情感与文化内涵。本文就是在我国当代雕塑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材料选择上的观念更新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当代雕塑;材料;雕塑语言 
  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是艺术家为雕塑赋予的一种语言,雕塑材料通过雕塑家的雕琢就具有了审美价值,这是以艺术家对雕塑材料的合理应用为基础的。而材料的选择则是雕塑艺术家在进行雕塑创作时最先要解决的工作。当代雕塑艺术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出现变化,传统的雕塑艺术的材料,如泥、石、青铜等表现材料能够得到艺术家的不断挖掘,但是缺乏新意。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要积极地应用当代生活中的各种材料,使创作更具创意,这也就使得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就要思考选取不同的雕塑材料来对其内在的思想内涵进行阐述。考虑怎样通过改变雕塑的组合形式来更新对雕塑材料的选取观念进行雕塑语言的创新,从而能够给人们带来新的艺术美感。 
  一、对雕塑材料进行组合与混合 
  所谓的对雕塑材料进行组合与混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雕塑材料进行混合,这一观念毕加索很早就已经进行了尝试与挑战,在当代的雕塑艺术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雕塑家也进行了更加大胆的探索与创新。在雕塑艺术的现代、后现代时期,材料选择显得比较疯狂与肆无忌惮。在我国的当代雕塑艺术家中有几位艺术家在使用材料的时候,却与之恰好相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当代雕塑艺术家隋建国先生的作品,在其作品中一般都是使用传统的材料,但是他通过将这些传统的雕塑材料组合起来,使雕塑作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通常会将传统雕塑材料如石头、铁、木这些看起来比较沉重、厚实的材料应用封、箍捆、钉等方式呈现出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结构》,在该雕塑作品中应用了铁与石两种传统的雕塑材料进行有机对接。通过两种具有冲突性的材料的对接,更能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压抑和反压抑的不断抗争的思想,这两种材料都显得比较沉默与厚重,将二者混合,更能表现出其凝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另一雕塑作品《亟》也将两种不同材质的材料进行混合,引入了软质的橡胶材料,并将其嵌入铁钉,这样一刚一柔的表现形式使得对比效果更加明显、中心思想更加明确。 
  二、材料的错位应用法 
  雕塑材料的错位也可以被称作仿拟或置换。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和对象本质表现意味上相去甚远的材料来表现该对象,也就是说在组合型材料使用方法的雕塑作品中,人们一般会看见至少有两种材料,这两种材料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互相独立与并列不存在某一材料从属于另一材料的关系,将该观念应用到雕塑材料使用上,使人们通过所看见的材料来对该材料本身进行联想。所使用的材料是虚实相生的关系,比较常见的雕塑艺术形式就是对假山这一雕塑形式的应用。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展望动用假山这一传统的雕塑形式,可以向人们传达出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之间的矛盾,创造出一种与现实生活较为陌生的效果,其在雕塑作品中置换了制作假山的传统石材,使其变得更富金属效果。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用石材这种艺术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审美需要了,因此人们在进行雕塑作品创作时就选用了更加贴近现代文明的材料——不锈钢,使假山这种传统的雕塑艺术形式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应用错位材料来表现假山,一方面表达了现代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现代都市生活中充满了冷漠,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与冰冷的假山等雕塑作品一样的隔膜。在近年来,他还将这种雕塑材料使用观念应用到其他表现形式中,如流放太平洋、安置到珠穆朗玛峰等行为创作。就像当代雕塑艺术评论家所说,在其雕塑作品中应用错位这种雕塑材料使用方法,一方面对雕塑哲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出其对雕塑艺术的客体以及外部环境关系的思考。这也是我国的雕塑艺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强势影响的一种突围与探索。这种通过应用现代科技雕塑材料来对中国传统的雕塑符号进行阐述的艺术构思,能够反映出当代的雕塑艺术家面对当今西方文化强势影响对中国本土文化影响的思考,将两种因素融合在一起,成为现代与传统、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纽带。通过雕塑材料的错位这一应用方法,给观看者带来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陌生感的效果,激发人们思考与反思,从而对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兼容性问题进行思考。 
  三、提炼材料中的抽象概念 
  所谓的提炼雕塑材料使用观念中的抽象概念,就是当雕塑艺术家在看到雕塑材料时,不仅要看到材料的物质本身,还要能够透过材料本身看到其内涵。与上述的两种使用观念不同的是,其更加注重对发掘材料的精神内涵。我国当代雕塑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中国老子》就充分使用了这种材料使用观念,虽然该雕塑作品仍旧使用了传统的雕塑材料,但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使观看者能够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在该雕塑作品的雕塑过程中,因为雕塑家陈云岗本身就有比较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因此在进行作品塑造时,他能够根据作品的主题来深入理解对象所要表达的精神,在雕刻过程中可以比较自如地将另外一个艺术领域的符号引入雕塑,使雕塑作品更加充满内涵。观看其作品《中国老子》,就可以看出他铸钢材料所表现的厚重感和精湛的雕刻技术刻画的飞舞的衣纹交织在一起,就可以向观看者传达出老子在其端庄稳重之中还有一种悠然的洒脱感,能够展示出老子玄奥博大的精神世界。但是要想在雕塑艺术作品中使用材料时应用该观念,首先要求雕塑家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广泛的艺术积累、深厚的艺术修养、并有娴熟的雕塑经验与技巧。 
  四、材料的改造,化虚为实 
  在当代雕塑材料的选用上,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观念,就是说雕塑家在进行雕塑创作的时候,可以把类似于人的心理变化、文字所包含的意蕴等一些抽象化的元素应用在雕塑作品中,并在雕塑作品中将该精神意蕴转化为具体的雕塑形式展现出来。我国当代雕塑艺术家徐冰的作品《鸟飞了》,就是充分利用了这种化虚为实的材料使用观念,该雕塑作品中应用了文字所包含的意蕴来进行设计,整个作品是由数百个“鸟”字组成的,这些“鸟”字都应用了不同的文字形式来表达,这其实是应用我国的“说文解字”的思想,即每个文字都包含了一定的意蕴,这些“鸟”还呈现出一种渐渐飞翔天空的感觉,这也意味着鸟逐渐摆脱表意的局限,也使得该雕塑作品的意蕴外延不断扩大。这就是雕塑艺术家在雕塑过程中能够将一些无形的精神上的东西转变为更加具体的实物,通过具体可感的雕塑形象来表现一些比较抽象和玄奥的内涵,使雕塑作品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进而拓宽了雕塑材料的使用范畴。 
  结语 
  在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中,雕塑艺术家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积极更新雕塑材料的使用观念,不再将思想局限于传统雕塑材料的应用观念上。将雕塑材料进行组合与混合、材料的错位、化实为虚等多种创新的雕塑材料的使用观念应用到当代艺术雕塑中,并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发展。这也启发了其他的艺术家,在雕塑选取使用材料时,能够继续探索雕塑材料的分类、表现形式,以及其更深层次的内涵等不同方面,并积极创新雕塑材料的使用理念。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