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国画黑白色彩对比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2022-06-08

TEXT,赵乾雁

【摘要】黑白色彩是中国画所展现出的特质,这种东方式的黑白色彩以墨汁和宣纸的组合加以展现,与西方强调对比的纯色黑白有着本质的区别。浓郁的墨汁依靠宣纸的渗化性能产生焦、浓、重、淡的墨色变化,包含了天地、虚实、相生相克的生命真谛,蕴含了刚柔、静动、水墨丹青的美学思想。中国画黑白色彩对比是产生中国画独特美学思想的源头。

【关键词】中国画;美学艺术;审美思想

中国画展现出的黑白色彩对比与西方以油画、版画为主体的黑白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渐变与韵味,后者强调色彩本身的反差与存在。在西方画作中,光影的展现是其灵魂,黑白色调的强烈对比是塑造事物明暗关系的主要手段。中国画则展现出另外一套从底层心理结构就差异巨大的艺术思维体系,墨汁与宣纸所展现出的黑色产生了焦、浓、重、淡的变化。中国画的黑白色彩对比超越了简单的色彩学定义范畴,有更深刻的美学内涵。

一、仁礼和贵,中国画黑白色彩对比彰显中国传统哲思

中国画的传统布局大气恢弘,画笔所到之处是画,画笔未到之处亦是画。在中国传统经典里,易经八卦最早蕴含了对立统一的观念,阴爻、阳爻对立统一,黑、白二色和谐共生。相生相克的古朴中国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国画美学思想的基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追求对于自然的理解,文人雅士看重空灵的意境;在唐朝时期,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派画家崛起,追求道家普法自然的美学思潮。可以说中国画所展现出来的黑白,正是道家老庄的辩证统一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展现了承载的厚重与勃勃的生机。

二、水墨丹青,中国画黑白色彩对比意蕴深厚

(一)焦、浓、重、淡的墨色

中国画使用特制的画具——毛笔,特殊的颜料——墨汁,特殊的纸张——宣纸,特殊的材质造就了特殊的中国画韵味,构成了中国画黑白为主的基石。中国画最早绘制于宣纸和画绢上,墨汁接触宣纸会天然地蔓延开来,产生多层次的纹理效果。中国画很少使用大红大紫的色彩,墨色是核心,所以在国画圈内有着“色墨相和”的说法。墨汁加上水,在宣纸上展现出了的独特效果就是墨色。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的诗人王维、唐寅、苏轼等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画家。在中国画中笔墨是画的灵魂,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云:“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指笔法,墨指墨法,阴阳指黑白。通过墨法、笔法的使用,能产生奇妙的黑白灰的墨色变化效果。梁楷在《泼墨仙人图》中发挥无边际的想象力,使用极度夸张的泼墨技法,以形态的诡谲传递出仙人的神韵。《泼墨仙人图》通体以墨色为主,浓重淡渴的笔法控制,笔触末端的自然留白,给予画作丰富的质感和触而可及的层次性,简便的视觉效果动势感极强。用笔上的不拘一格在中国画式的黑白概念下,不仅表明了画家本人高超的技术,还展现出画作自身狂放不羁的艺术美感。

(二)笔、破、水、章的技法趣味

元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是士人阶级崛起的时代,也是文人为主的中国画兴起的时代。追求上古时期大同的古韵、追求前朝的俊逸之风,倡导人格修为、书法入画是这一时期的鲜明特色。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画作皆性情,这个时期的作品更加注重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在文人的中国画作中,画家积极采用浓淡结合、干湿相宜的纯净的水墨技法来创作,意蕴深远而格调脱俗。在文人的中国画作中除了展现墨色的变化,还体现了对于线条的合理掌控力。通过满含张力的线条加以约束,实现向画作的转变。著名画家谢赫提出了用骨法来驾驭笔法的观点,这一观点强调的就是用笔要有一种深厚的力度,入木三分。

三、书画同源,中国画留白的大美至境

(一)“留白”的非形象化与抽象化

由于材料的独特性质,墨色是中国画的主要体现形式,其他色彩只起到了辅佐的作用。中国画的黑色是通过墨色的浓重来展现,中国画的白色通过“没有”,即留白来展现。留白不能够单独存在,必须在墨色的应承下才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对中国画所表现出的黑白有一种确定性的感受了。此外,借助于西方画作中构图的思想,留白也是一种中国式的构图技巧。构图是在绘画时依据题材与主要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科学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过程。例如,在花鸟画中常常提及的“留眼”,山水画中常常提及的“聚散”,都是留白的具体实现。再比如宋代诗人苏轼认为空故纳万境,这也展现了中国画历来所追求大境。一幅好的画作也是水上浮冰,七分之一是能够看到的,七分之六需要想象,而中国画的黑白对比正是这种巨大想象空间得以生存的养分,是中国画展现独特况味、体现作者情感的不二法门。由虚虚实实丰富的想象空间成为大家竞相追逐的意境表达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这样的追求中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八大山人在《鸟荷图》中仅仅画了一只小鸟孤立在一朵荷花上,其余部分全部是通体空白。色调的反差展现出空旷与茫然,而这正好与作者本人逃遁于现实、面对现状无可奈何的情感相吻合,而后人感知到这种情感的手段正是其画作。留白的价值可见一斑。

(二)留白的艺术韵味与美感

留白具有虚实相生、黑白转换的东方美,这种美学平衡和谐,符合传统的儒家与道家理论。留白的现实目的是把画作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统一处理主次与重点的关系,最终形成融合。我们熟识的道家标识是有黑白两只“鱼”咬合而成的,“阴阳鱼”是典型的留白,或者说典型的留白中蕴含着这一思想。宗白华曾对留白中的虚实艺术韵味做出过评价,那就是虚实是辨证的统一,正是虚实的存在才形成了留白的艺术美感。著名画家潘天寿也曾说中国的绘画历来是以黑白两种颜色为主色彩的,有画的地方就是墨黑,没有画的地方就是留白。墨黑是实在的存在,留白是存在的虚无,虚实结合故而黑白有之。

留白的艺术韵味与美感还体现在其强烈的写实特性上。我们熟知的中国山水画元素,比如兀山、烟岚、雾气、瘴气、溪泉、冰雪等都是利用留白的写实特性加以完成的。看似虚虚掩掩的事物,本身却用“不画”的留白去写实,使人不得不慨叹中国画留白的博大精深。倪瓒在《枫落吴江图》中用极简的笔法勾勒出小径、水木、石草、亭桥,利用枯笔、皴擦的技法创造大量的留白,近处的水与远处的山都用留白去写实,这也就是我们科学统计之后发现68%左右的画面是“空的”,却依旧对具体画作事物形象可感的原因,《枫落吴江图》大片的留白展现出了山水画中特有的钟灵蕴秀之气,在视觉之外更加多了一份自然的出圃大美。李可染在《牧牛图》中同样利用了留白手法,牛最有特点的背部在寥寥数笔下勾勒出来,茫茫然然。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与站在真实的草场相去甚近,但是在视觉形象上却大相径庭,由此可见留白的写实性更注重对于情感的写实,进而创造出特立独行的中国画意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画黑白色彩对比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彰显了中国传统哲思,焦、浓、重、淡的墨色与笔、破、水、章的技法趣味体现了黑白色彩中的深厚意蕴,非形象化与抽象化的留白展现了中国画的大美至境。在黑白色彩对比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美犹如是一段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展现出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给予人们悠远深邃的情感体验与充沛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谭晶.高师国画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李晓伟,中国画色彩观念的产生与发展,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2011(1).

【3】王景艳略论中国画的色彩【J】.美与时代,2008(9).

【赵乾雁,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