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性别属性”看中国当代女性绘画

2022-06-08

TEXT/闫冰

【摘要】本文分别从历史背景、女性艺术的发展历程等多种切入点出发,以“性别属性”为视角来看中国当代女性绘画的发展,分析并阐述了其特点与现状,以及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女性艺术;性别属性;当代女性绘画

“女性绘画”,顾名思义就是指女性画家以自身的女性视角为出发点,凭借自身的直觉和才能,从女性自身的感悟和体验出发,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来描绘生活,从而展现女性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创始人西蒙·波娃曾经说过“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而女性艺术也同样在艺术中处于弱势的地位。一部完整的艺术史应该由男性艺术和女性艺术共同组成,二者应该处于同等的地位,但是无差别的前提其实已经肯定了差别的现实存在,正如当我们将女性绘画作为一个单独的群体提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默认了某种“少数性”与“特殊性”。这种潜意识里的区分对待恰恰是来源于现实存在的艺术性别差异性。1971年琳达·诺克林在美国专业期刊《艺术新闻》发表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一文中就曾指出:“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艺术史上确实没有像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塞尚或毕加索那样伟大的女艺术家,然而,造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待遇。”

纵观漫长的艺术史,一些被世人所熟知的、有名望的艺术家几乎清一色的全是男性,女性艺术家在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中,99%都被社会的选择刷掉了。女策展人、女批评家、女艺术家则是凤毛麟角,能被载入艺术史册的更是“屈指可数”。西方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文明趋于完善,完善的文明原则确定了女性的终极价值处于艺术作品中被欣赏和关照的地位,女性的裸体形象居于主导地位,裸体女人强化了艺术的女人性质。在男性画家的作品中不乏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对于他们而言,首先女性是作为被观赏的被动地位,有的仅仅是他们表达情感的创作题材之一。西方艺术文明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自古以来男人就占主导地位,女人地位相对低下的中国,女性在中国从一开始就被标榜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所影响和束缚,即使有绘画作品问世也是依附于男性的审美趋势,由于男性画家人数的优势,对于女性画家而言不得不自觉的向男性艺术看齐。女性要想成为艺术家就别无选择的继承男性艺术的传统,极力靠拢、模仿男性艺术,缺少自己的内心独白及独特的女性艺术特色。

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妇女的第二次运动浪潮后,女性主义艺术在此契机下蔓延开来。受西方思潮影响,中国当代的女性艺术家自我意识逐渐的觉醒,开始敢于尝试和创新,特征也越来越鲜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当代女性艺术家,如陈庆庆、林天苗、崔岫闻等,她们在材料媒介方面大大拓展,有意无意地运用多种媒介材料的综合装置方式以寻求新的语言,突破原有的局限,从而更贴切地诠释了女性的内心状态。

但是相对于男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优势,女性艺术家却往往被自身的情绪与感觉所蒙蔽。华伦尼在《百科全书》中就曾指出:“男性的大脑结构中,以执行理智与高度心灵的前脑叶较为发达;而女性则是主控情绪与感觉的后脑叶较为发达。”正是这种生物学上生理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男性的理智与心灵活动更适合于艺术的创作,而女性与生俱来的敏感性却往往使其对自身以外或和自身缺少联系的世界视而不见,难以达到超越自我的精神世界,创作题材也往往受到局限,容易在艺术中再现自己。如:只描绘女人、描绘自身生活有关的周边、或是展露自己的某种特殊情感。在当代中国女画家中,以画母子而出名的阎平,她曾说:“我自成年,就想当一个好画家,也不知从什么时候,理想中又添上了好妻子、好妈妈、好教师……每每想起,感慨万千,心里有点嘀咕,总觉得似乎是应了‘女人终成不了大事的说法’!可来世让我再选择一次理想,我恐怕还是要选择好画家、好妻子、好妈妈……”正是这种情愫似乎反映在作品中的只是女性画家自己铸造的封闭世界或是狭窄的性别隔离空间内。可能大部分女性艺术家在创作题材上会受到某种局限,但是在这样的精神意识驱使下,从某个方面来看,她们的感受却比男人更深刻、更透彻。女性绘画侵入了更多的女性思想,融合了女子情怀,洋溢着女性的独有风采,同样是以女性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女性画家笔下的女人则更具女人味,更有女性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的女性当代艺术代表着女性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她们的作品与思想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90年代,中国女性艺术进入自觉时期,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陈淑霞、喻红、韦蓉三位女画家的作品。陈淑霞的《午餐》,以马蒂斯式的抽象而单纯的色块拼成绚烂的画面,画面感强烈,一改以往写实绘画注重细节性写实的套路,让人耳目一新。喻红的《肖像系列》则是写实中包含着复杂的情感,塑造出一组当代少女肖像,虚化背景突出人物的表现手法,强化了画面,使观者与画家达成共鸣。韦蓉的《自画像》则是表现了画面中的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无意识片刻,将这一瞬间摄入画面,作者画的所有的细节都藏着故事,艺术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双眸,你就能发现作者画作背后的故事。90年代末喻红、夏俊娜、阎平、申玲等一批女艺术家把中国当代女性绘画艺术又推向了成熟期,21世纪以后,女性绘画的创作方式更是丰富多彩,与现代生活接轨,题材也是五花八门,表现手法日新月异,女性的自我认识、人文关怀和自我表达进入一个由感性向理性层面上升的全新阶段。

女艺术家们力求在共同的艺术时代潮流中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创作的作品也力求真实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周思聪、郑小娟等女艺术家都在力图用自己的创作体现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审美需求。郑小娟在她的作品中虚拟了一个纯粹的女性世界,重在表现女性的气质意味,减弱了绘画性而增强了精神氛围,强烈的女性意味和作品人物紧密结合,使人感受到这才是真正的女人的美。相比于何家英等男性艺术家作品中的女性有更强的趣味性。历史进化的开放性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艺术的自由化,使女性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脱颖而出,表现女性意味已经成为当代女艺术家的主要艺术目标。

中国的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出场和优秀作品的涌现虽然不占中国当代艺术的绝大部分,但在中国也是前所未有的。当代女性绘画艺术已经从一颗幼苗不断地吸取阳光和雨露,破土而出,如一面旗帜,已经冉冉升起,随风飘扬,在这沉寂了太久的土地上,道路是任重而道远的,但前途一定是开阔、光明的。女性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必将为中国当代绘画艺术拓展出更加宽广、幽深的文化艺术空间。

注释: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②琳达·诺克琳.失落与寻回一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③姚玳玫.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M],广州:岭南出版社,2010.

④李蒲星.美术视窗内的女性世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闫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