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2022-06-08

白建英

【摘要】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以意象造型为其特征,以写意表现形式为其手段,它既不单纯模仿客观对象追求真实,也反对纯主观的臆造,意象造型可以说是一种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形态,“似与不似”的造型观贯穿了中国水墨人物画从传统到当代的始终,虽然到了20世纪,西方绘画的写实观念渗入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之中,使当代水墨人物画在把握形似的方面,取得了超越历史的突破,但在继承与追求“不似之似”的中国传统绘画造型艺术规律方面仍不失“古为今用”、勇于创新的特征。本文将从三方面来浅谈自己对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关键词】造型;笔墨;写实;当代水墨人物画

一、当代水墨人物画继承了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一)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渊源及造型特点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是出现最早的画种。中国绘画的开始应以人物画为起点,迄今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战国的《人物御龙图》和《龙凤人物画》帛画就是以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绘画作品。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水墨人物画雏形。到了东晋南朝,水墨人物画渐趋成熟,在造型上出现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造型观念,此观念的推出者是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

五代两宋时期,水墨人物画兴起,其“写意”味道更浓,在人物的造型上减弱了色彩的作用,而加强了笔墨的表现力度。宋代梁楷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水墨写意人物画的集大成者,他善于运用极简的笔法抓住人物的精、气、神,以泼墨大写意的手法将人物的神情气质传达出来,其代表作品有《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

晚清人物画家任伯年更是以意造型的大家。他创作的《钟馗像》,很注意人物神态的处理,头部和上身扭转,虬须虎眉,怒目圆睁,仿佛鬼魅就在眼前。又如清代石涛、金农等都是以神造型的大家,他们将人物造型特征定于“似与不似”之上,这种以传神为最高境界的水墨人物画造型特点,不仅成为我国历史上水墨人物画传统特点之所在,而且对以后水墨人物画艺术的发展与完善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吸收传统水墨人物画用笔、用墨的造型特点

传统水墨人物画在表达“传神”意趣的同时,还特别强调笔墨在人物画造型中的表现力度。

先说用笔。南齐谢赫曾在《古画品录》中对人物画品评提出过“骨法用笔”的标准法则,并将其列为第二,即“气韵生动”之后,可见传统人物画中用笔的重要性。传统人物画用笔特点沉稳、厚重、滞留和具有气韵,在于自然、灵变,得之于心而运之于手。

用墨也是传统水墨人物画中不可缺少的造型方法,它与用笔相互依存,墨无笔则不立,笔无墨则死。传统水墨人物画用墨造型要求层次分明,变化丰富,如此才能妙合神韵而具有艺术感染力。梁楷是水墨人物画造型泼墨大写意的大家,他的《泼墨仙人图》中的人物形象身上衣服全用大笔浓墨横扫而出,墨色淋漓,酣畅痛快,将动人飘逸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开传统水墨人物画以泼墨造型之先河。以上所淡的各种用笔用墨之特点,正是我们当代水墨人物画在造型上吸收和继承了传统绘画之精华所在。

二、当代水墨人物画造型受西方绘画风格的影响

20世纪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植入到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语言体系中来,力求改良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观念。随之在中国水墨人物画界便出现了写实主义人物画创作流派,其开创者的代表是徐悲鸿和蒋兆和。此时的“写实”具有两种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人物形体结构之写实

20世纪初,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一批写实主义画家倡导中西绘画融合和创新。主张应该以西画的造型方法来补救历史上中国水墨人物画造型不准的缺陷,力求人物形体的准确度。徐悲鸿的这种认识观念在其作品《愚公移山》中就可见到明证,画中前面几个裸体男子,其身体结构、造型骨骼与肌肉的形象,都是严格接照科学的造型规律而表现的,同时,裸体的描绘形式也显然是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背景也注意了空间的透视关系。符合现代人要求,满足表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的新型的水墨语言体系,为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发展创造了新的原动力。

(二)人物造型中的光影效果

与徐悲鸿的写实观有所不同,蒋兆和认为中国人物画的造型规律“主要在于用线去勾勒具体物象的结构,这是国画造型的传统特点:以笔墨的轻重曲直、浓淡虚实体现物象的质感和量感”。将素描的精华融会在国画的造型规律中,就要从素描中吸取某些因素,所以他首次大胆将“光影效果”融人了中国水墨人物画中来,使体面造型与笔墨黑白虚实变化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一种更具写实语言的视觉效果。如他在其作品《一篮春色卖遍人间》和1939年所作的《蒋风之先生像》中大胆融入光影效果,使以平面造型为主的中国绘画又拓展了表现空间,从而更加强了人物造型的真实感。

三、当代水墨人物画造型上的新形式

(一)墨色相结合,以色为主的人物造型

当代一些人物画家另辟蹊径,借用了西方表现主义的造型方法,将色彩大规模地引入了水墨人物画艺术中来。他们的造型方法是:解构传统笔墨的表现规范,使水墨与空白构成特殊关系,色彩为主要造型元素,强化了色彩在人物造型中的作用。如田黎明在其作品《三个游泳者》中弱化了水、墨的传统造型方式,强调了色彩与光线的表现力度。他用墨色结合,以色为主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造型,使人物与画面共同构成光影斑驳、色彩绚烂的梦幻般意境,可谓别开新风。

(二)大胆抽象的造型,笔墨关系对比强烈的水墨人物画

由于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方式及艺术追求都较容易与西方表现主义对接,如强调用笔的自由、个性的表现、所以,早在80年代中期便有一些艺术家通过借鉴西方表现主义的观念、手法来改造传统水墨人物画。他们的造型方法是:在尽力保持笔墨及宣纸本性的同时,选用新的艺术符号及画面造型方式,表现水墨人物画在造型上比较夸张变异,在笔墨处理上比较激烈动荡,在题材处理上则较多涉及私密性的内在经验,表现水墨人物画派将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带入了一种光怪陆离的全新境界。如梁占岩的《浮梦》一画在笔墨布局上,画家安排了几个墨色不同的块面,用笔旋转豪放,墨色交融深厚,在空白处,飞翔漂浮着人与鸟,人物和鸟造型夸张变异,线条迅疾,无边界、无时空,表现了一种梦呓般的境界。在这幅画中,传统的笔墨结构被完全解构重新组合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墨人物画发展至今,造型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从最为原始的人物帛画到宋代梁楷的泼墨写意人物画,直至发展到20世纪初的写实风格以及到当今群奇争艳的水墨人物画,无不涉及造型问题。而在处理诸多造型问题上,笔墨与造型的矛盾处境首先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障碍,其次便是笔、墨、色和构成形式之间的表现规则。随着实践、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当代水墨人物画造型只有靠笔墨语言的发展完善才会真正地促使中国水墨人物画形态的发展。综观当代水墨人物画的造型特点,无论其如何变化创新,如何借鉴西方观念和反传统,但其在造型上总与笔墨脱不了干系。所以,发展传统的根本之处在于发展笔墨的运用,立足于改善笔墨与造型、笔墨与意境、笔墨与现代形式观念的共存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迎来更为欣欣向荣的春天!

【白建英,山西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