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立象以尽意——观李峰工笔重彩之应物象形

2022-06-08

岑小莹

【摘要】自宋以降,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从辉煌渐入低谷,其间虽有杰出者闪现,终难入主流。近年来,在众多艺术家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工笔重彩人物画逐渐迈向繁荣。本文从深入实践、意象造型、意境等方面对当代著名工笔重彩画家李峰的艺术创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峰;中国画;工笔重彩;意象造型;意境

80年代后,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中国,尤其是各种形式的前卫艺术,使人们的观念、审美意识开始发生转变。现代艺术的来势汹汹,文人水墨画的笔墨至高,使工笔重彩这门最先发展成熟、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雅艺术魅力的艺术样式一度陷入低潮,对其价值的认识在美术界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然而一批有志于承前启后、发扬光大工笔重彩的画家重新审视历史与现实,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从外来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探索与创新,通过艰苦实践,赋予工笔重彩人物画以新的价值,使之被人们所重新认识,李峰就是这群有志者之一。当代著名工笔重彩画家李峰,长期从事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创作,他渴望创新、勤于钻研、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多次在大展中获奖,在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及巡展,作品深得行家与众多观赏者的好评。

工笔重彩人物画有着深厚传统的绘画形式,然而任何艺术语言都必须随时代艺术背景的转换而改变,才能为当下的观者所认可。李峰清醒地认识到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从生活的本原出发,深人生活,多角度体验现实与内在精神。他认为只有描绘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形象,才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摆脱概念虚空的表现手法,才能契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向更为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转换,以自身感受的形式反映生活,从而体现一种率真质朴的情感。为此,李峰多次北上甘南藏族自治州偏远的甘加草原,南下云南西双版纳最具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从大自然中感悟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另一种心灵呼唤,那些留下他汗水和足迹的山水,以及那里原生原色的住民,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永久精神家园。“天穹压落、云欲擦肩”的那份豪迈与洒脱,枝繁叶茂、轻雾缭绕的那份宁静与悠远;藏家女儿的淳朴敦厚,傣家女儿灵秀娇艳,苗家女儿的婀娜多姿,这种来自于亲身体验后的顿悟,使他笔下的人物清新脱俗,充满生活气息,促成了他的一系列呈现民族精神、赋予时代含义、极具艺术感染力、符合国人审美情趣的作品问世,如:表现藏族牧区妇女生活的《心原》《远芳》,以云南民族风情为背景的《香蕉园》《南风》《唯韵清扬》等,其素材都来源于深人生活体验。

80年代以来,各大美术院校加强了工笔人物画的教学,这种教学是建立在以传统工笔人物画为前提,以西洋素描、速写(去掉光影、较为平面化的科学造型方式)为基础的。李峰国画系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依然是工笔重彩人物画。系统的接受了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教育,不仅开阔了艺术家的视野,也在工笔重彩人物画写实造型上夯实了创新的根基。纵观李峰多年来艺术创作,恰如其分的融合中西艺术表现技法是李峰艺术创作的特色之一。他极善于把中国画造型的白描与西画的写实造型、日本岩彩画的体面效果等相互糅合,应用于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体系之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以便将传统主观倾向甚为明显的意象造型观,转变为更为客观化的科学写实的逻辑观,对所描写的客观形体及画境进行真实的描绘。然而这种真实描绘的写实造型并非如照相机般纯客观的描写,而是指画家对物象观察、认识后所寄予的精神取向在造型过程中物化的结果。它不受物象本身质量、形态的约束,而取“移情”后物象最本质的内容,是物象的内在规律和生命力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在物象上最典型的表现,这使描绘者不受“形似”的绝对约束,具有了更加自由的表现手段和广阔的造型空间。尊重客观物象的外在形貌,而又不被动于客观物象外在形貌的束缚,在对客观物象形神兼备的总体把握中,寻求自身审美情趣的形式表现。在宣扬民族特色的传统美学的同时,开辟“以意取象”的全新绘画理念,画家对生命及自然的全新感官呈现带给工笔重彩人物画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在西方透视与写实技法早已渗透中国传统绘画的今天,异常难得。邵大箴先生说,融汇中西对于李峰来说,是其艺术创作的一大优势,由于早已具备扎实的写实造型功力、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极为重要的现代创造意识,素描造型在李峰麾下已成为充实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这使他的工笔重彩画如虎添翼,上升到了不同于传统工笔重彩的新层面,这种全新的创作风格不仅延续了中国画的传统,也更为中国画坛注入一股活泉。

李峰认为意境是由触景生情所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格调,是情与景、意与象的交融与统一,也是创作者的理念、思维与客观景物的相互融合。任何意境的创造都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营造的,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而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也是不成功的意象。在追求“以己之意,塑彼之象,传己之情”的意象造型的同时,李峰根据工笔重彩这门艺术的特点,以及他自己的个性,在创作中努力追求一种静谧、安逸、悠远的意境。其作品画面表现均以恬静飘逸为主导情感,以高雅优美为画面意趣,以直抒胸臆为表现语言。构图大都饱满、充实,色彩与作品情调和谐一致。如《家》这幅作品主要是表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画家在构思时,力求在现实与理想、真实与虚拟之间寻求审美意向的切合点。因此,有意识地将届家环境移至香蕉林中,人、树、动物祥和安乐,画面动静相宜,是一种客观取形、主观造景的构成方式,追求一种内在的意蕴,力图将自然环境家园化,以表达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生存状态,在仿佛熟悉的心仪传递中拥抱生活。画中人物形象都经过了深刻的提炼,以端庄、温柔、感性、优雅等极富魅力的艺术特性出现在人们眼前,格调甜而不媚,毫无艳冶之态,既有强烈的理想化成分,又不失其现实感。为营造这种画境,画家选择了传统壁画式的构成因素,让人物在一个想象的平面空间中伫立,有意识地压缩画面的三度立体空间,使之产生较强的二维视觉张力。为了强化视觉效果,尽量将形线与团块分切处理得自然流畅,使主体人物既有线的清晰轮廓,又有面的恰当过渡。在色彩的应用上,一改传统工笔灰冷沉重的调子,以主观意象表现物体的同时,表达作者对色彩的独特理解,更多地注入作者对色彩的主观意象,使之具有色彩的诗意化和意象化,以每幅作品的立意、气氛为出发点,让色彩为之抒情添彩。他借鉴敦煌壁画着色表现,通过传统技法的层层渲染,辅以较强的黑白构成对比,使每个色块都有冷暖变化,并相互呼应、融合,画面因而显得明朗、沉稳,格调高雅,整体效果上完美的体现了画面的完整性。静静观赏《家》这幅作品,犹如置身于热带丛林之中,蓝天空明,气息温润,造型奇特的树木植物,悠闲无束的南方家禽,身材苗条、相貌美丽、双眸水灵的傣族少女,氛围宁静安适,一派融融生机,使“家”的意境得到延伸,达到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三方面的高度和谐统一。《在水一方》《憎陪版纳》《清露》《版纳印象》等傣族系列作品中都体现了他独特的画风。有人说李峰的作品,清新淡雅耐人寻味,仿佛雨后荷叶上滚落的露珠,是诗篇,是歌谣。无论是“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香蕉园》,还是《静》中“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这种美都在李峰的作品中则发挥到了极致。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一种追求清新古雅的倾向,但是在集成前任的基础上不落俗套。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意境”有三层含义: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作品要有自然再瑚的真实性;要直接引起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李峰的画作正是体现了这一观点。

李峰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建构,是一种绘画语言的再建设。他深知笔墨与线造型是传统中国画形式语言的灵魂,在创作中,线条的运用是主体,他采用了与传统勾勒线条一脉相承的技法,但却有自己的个性。他严格使用毛笔勾线,起笔落笔交代得十分到位,同时强化了线条的书法性节奏,以疾徐、抑扬、顿挫等丰富的用笔和墨色变化来提升线条的味道和品格,将线的表现力由形而入神,以此将线条从结构再现的写实层面提升到写意境界。这使工笔画“工”的界限被打破,水墨画或写意的语汇都在为我所用,从而使工笔画在不断超越表达上的界限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对其自身的超越。在作品《香蕉园》中,画面中心位置一女子端坐芭蕉叶旁,其身后两女子正在喁喁私语,画家通过线条的浓淡、粗细、徐疾、刚柔、曲折表达事物的质感与量感,使色形的变化和过渡变得更加含蓄微妙,极富节奏感、韵律感,构成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人物衣纹用圆转俊畅的中锋细捕,细节处理精致到位,富有装饰之趣。作为背景的大片芭蕉林郁郁葱葱,画法尤为工整细润,蕉叶、叶筋,皆用清圆细劲的线一气呵成,在传统用线的基础上强化线的质感,在色形对比强烈的画面中起到强调平面界形,恰如其分地过渡衔接色块的作用。画家始终用扎实稳健娴熟的技巧渲染着画面的每一角,仿佛精雕细琢的玉器,细腻、温润、精湛,每一个细节都表达了李峰对作品的专注与珍视,反映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对感受与思路的梳理与思考。

李峰不仅勇于实践探索,而且善于独立思考,勤于理论研究。在不断有画作问世的同时,《中国画构图法》《工笔人物画教程》《李峰国画作品精选》等多本专著、教材、画册出版,《传统中国画对“形似”的褒与贬》等十余篇论文发表。这些论著结合工笔重彩画的现状,探讨了绘画创作规律和原理,如当代工笔人物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的同时,如何深入挖掘工笔人物画创作风格的表现深度;在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在发扬工笔重彩传统的基础上,推进这门艺术的革新等。良好的艺术修养,为李峰逐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在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领域独树一帜奠定了基础。邵大箴先生说:“这些著述说明李峰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实践家,而且还是一位视野开阔、学养全面、有独立见解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郑春泉评青年画家李峰工笔人物画创作[J]美术,2001(1)

[2]邵大箴意象造型和高雅画境——李峰的工笔重彩画[J]美术观察,2005(8)

[3]李峰现代仕女画的写实主义风格[J]书与画,2002(6)

【岑小莹.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