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2022-06-08

TEXT,任民

【摘要】数字媒体语境是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介环境,主要有四大特征:数字化、交互性、整合性、时效性。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深受数字媒体语境中各种特性的影响,视觉习惯、视觉心理以及创作手段都出现了巨大变化。未来,视觉传达设计开始由单向传播向多向、交互式传播发展,视觉心理体验得到重视,数字化技术的交互式特性为此提供了可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关注与受众间的体验与互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为互动式的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可能,也是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影响

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给现代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及生活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变化与发展展开研究,有助于探寻两者之间促进与制约的关系,有助于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方法、新形式。

一、数字媒体语境的概念与特征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为实现这一延伸,主要是通过纸张或固化的媒体来实现。上世纪70年代微软桌面系统进入普通家庭,标志着一种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信息传达业已成为社会商品的最佳传播形式,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来临。

数字媒体语境是基于数字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介环境,它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它的定义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类定义,如果按时间属性分,数字媒体可分成静止媒体、连续媒体;从计算机运用的角度解释,数字媒体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国际电信联盟把数字媒体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五大类。上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研究更为细化,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论人的延伸》等著作在艺术界影响巨大。

数字化媒体语境是数字形态,能直观地通过受众的各种感官去实现信息传达,由于它是计算机语言在电子显示屏中展现,所以它的特征极具技术性,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不可能脱离这一语境独立产生或存在。数字化媒体语境主要有四大特征:第一是数字化特征,所有信息的构成都是由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包括图文影音等,所以“无数字不生存”;第二是交互性特征,受众可自主选择信息并参与到信息传达的全过程,在此意义的数字媒体语境下受众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交流互动者;第三是整合性特征,数字化媒体语境下各种海量信息通过网络不断地整合、变换,信息传达的范围实现了全覆盖,呈现内容、形式被不断整合的特征;第四是时效性,数字化生活中信息大爆炸,所有的视觉传达信息会被快速地消化、遗弃,存在极大的时效性;这四大特性对现代视觉传达的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数字媒体语境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技术改变世界、技术改变生活,技术也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语言。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深受数字媒体语境中各种特性的影响,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创作手段等变化巨大,设计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关系变得模糊,设计人既是传递者也是接受者,接受者也会主动参与设计中。

影响首先体现在视觉习惯上,传统的媒介满足不了受众“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需求,而数字媒体可以满足,这即带来了视觉习惯的变化。鲜艳夺目、可自由变换、跳跃式等受众的视觉习惯得到满足、遵从,“读图时代”就是例证,“读图”视觉习惯的养成,促进了数字媒体语境的形成。与纯文字的幻想不同,数字化后的信息能够带有更直观的动态信息,通过画面传达一切真实或虚拟的事物,数字媒体语境也最终改变了现代人的视觉习惯。

其次,受众的视觉心理因阅读习惯的变化也产生了改变。由于人的视觉心理是通过感官而产生的,所以视觉器官作为一种主要的感知器官,对心理机能影响是巨大的。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类需求”中,社交需求甚至高于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更高的是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超自我实现。数字媒体语境完全满足了这些需求:网络依赖、黑客、网络交友、即时交互性等虚拟行为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当代人的社交需求,虚拟社交需求的出现导致了视觉心理出现变化,视觉传达由静态单向的传播向多向动态的传播转变。

另外,影响也体现在视觉传达创作手段的变化上,数字媒体语境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视觉传达创作手段(多使用“笔墨纸砚”等具体工具来完成)迈向数字化、虚拟化。数字媒体语境下,需要创作人员完全依靠虚拟的方式来实现创作意图,所使用的工具、表现出来的作品都是以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各种专业软件工具针对性越来越强,比如动漫类的3D、flash,视频类的Ptemiere、After Effect,平面类的Photoshop、Freehand等。设计师要全面掌握这些软件工具,并不断学习、适应软件的升级换代,往时通过传统工具所能达到的创作效果可能会因为技术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三、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展望

由于数字媒体语境的形成时间较短,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是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使得“我的设计我做主”,没有系统接受过甚至没有接受过艺术设计教育的人开始做“设计”,学了几周的Potoshop、Coreldraw就开始动手做“设计”,低俗、不可理喻的设计比比皆是。其次是设计个性特征缺失,数字化生活也催生了信息的泛滥,视觉传达作品同质化情况严重,抄袭、模仿扼杀了创新思维的动力。最后是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创作人员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者一时难以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技术的更新也会使得传达信息的兼容性变得更专业,不同版本软件在读取数据时会造成数据错乱或丢失。

数字媒体语境下,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无限的释放,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对于前面所谈到的问题,设计师不能简单地以为,设计就是把素材放在各种软件中组合。没有创新思维及文化底蕴的设计是失败的设计,工具永远都是工具。设计师应做到在加强吸取传统文化技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学科知识,借助技术的进步创新设计理念、创作手法,做到对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

数字媒体语境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数字技术的运用必将是全面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未来,视觉传达设计开始由单向传播向多向、交互式传播发展,视觉心理体验得到重视,数字化技术的交互式特性为此提供了可能。视觉传达设计必将是建立在多学科知识的交融之上,同时开始注重人文关怀。因此,受众的功能性需求将在数字媒体语境的影响下向深层次的情感层需求发展。

四、结语

基于数字媒体语境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创新也是传承,数字化对设计领域的影响是空前的,数字媒体平台的出现给了视觉传达设计新的空间,数字化传播改变了生活的方式、艺术创作的工作模式。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关注与受众间的体验与互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为互动式的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可能,也是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向。

注释: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基于广西创意文化产业的数码快印企业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04LX568

参考文献:

[1]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5.

[2]张金,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1:12.

【任 民,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